10月23日,一则来自硅谷的消息在科技圈炸开了锅。
由OpenAI前高管创立的Anthropic宣布与谷歌达成数百亿美元的云服务合作,将获得最多100万个TPU芯片的使用权。
这笔交易预计在2026年带来超过1千兆瓦的算力,按行业估算,建设这样规模的数据中心需要约500亿美元,其中约350亿美元用于芯片采购。
这个数字放在AI芯片市场里,称得上是一次重量级押注。
更值得玩味的是,Anthropic的首席财务官Krishna Rao并没有用那些华丽的辞藻,只是平静地说:"这次扩容将帮助我们继续提升算力,以定义AI前沿。"一句话背后,藏着的是对英伟达长期主导地位的一次正面挑战。
从数字上看,这笔交易的规模确实不小。Anthropic计划在2026年获得超过1千兆瓦的算力容量,而它的竞争对手OpenAI提出的"星际之门"计划是33千兆瓦。相比之下Anthropic的步子显得保守,但恰恰是这种稳健让它走出了一条不同的路。
Anthropic的年收入运行率现在接近70亿美元,Claude为超过30万家企业提供服务,在过去两年中业务增长了300倍。
今年2月推出的编程助手Claude Code在两个月内就创造了5亿美元的年收入。这个增长速度在AI行业里都算得上罕见。
Anthropic能有这样的成绩,跟它的多云策略分不开。公司的Claude系列模型同时运行在谷歌的TPU、亚马逊的Trainium芯片和英伟达的GPU上,每个平台分配专门的工作负载。
这种做法让它能根据价格、性能和功耗在不同供应商之间灵活调配资源,10月21日AWS出现长达15小时的大规模宕机时,Claude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就是这套架构发挥了作用。
谷歌这边,已经向Anthropic投资了约30亿美元,包括2023年的20亿美元和今年年初的10亿美元。TPU是谷歌十多年前开始研发的专用AI芯片,最初是为了给自家搜索引擎提速。
2018年谷歌把TPU开放给云平台客户使用,但一直没能撼动英伟达的地位。这次Anthropic大规模采用TPU,对谷歌来说算是一次技术验证。
谷歌云CEO托马斯·库里安对这笔交易评价很高,他说Anthropic选择大幅扩展TPU使用,反映了团队多年来对TPU性价比和效率的认可,说得客气但意思很明确,TPU在价格和性能上确实有竞争力。
英伟达在AI芯片市场的份额到底有多高?目前英伟达数据中心GPU几乎垄断了全球超过90%的AI加速芯片市场。
这个数字意味着,几乎所有做AI训练的公司都绕不开英伟达。但垄断也带来了问题,芯片价格高昂,供应经常短缺,而且企业被锁定在单一供应商架构里缺乏灵活性。
野村证券报告显示,目前英伟达GPU占AI服务器市场80%以上份额,ASIC(专用集成电路)仅占8%到11%。
但预测认为,到2026年,随着谷歌、亚马逊、Meta和微软这些科技巨头自研芯片的大规模部署,ASIC的出货量有望超越英伟达GPU。这个趋势说明,定制化芯片正在成为主流。
谷歌TPU项目的老员工如今在芯片初创公司和大型AI公司里担任要职,这些人把在谷歌积累的经验带到了整个行业。
推理芯片初创公司Groq的创始人Jonathan Ross就参与过TPU的早期研发,OpenAI的硬件副总裁Richard Ho也是前TPU团队成员。这些人的流动,实际上在帮助TPU技术向更广泛的领域扩散。
亚马逊在Anthropic身上的投入更大。亚马逊迄今已向Anthropic投资80亿美元,是谷歌已确认的30亿美元股权的两倍多。
AWS仍然是Anthropic的主要云服务提供商,为Claude定制的超级计算机Project Rainier运行在亚马逊的Trainium 2芯片上。
华尔街分析师估计,Anthropic在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为AWS增长贡献了1到2个百分点,预计到2025年下半年贡献将超过5个百分点。
这次Anthropic大规模采用谷歌TPU,让外界开始猜测它是否会改变与亚马逊的关系。但Anthropic的表态很明确,它不会偏向任何一方。
公司掌控着模型权重、定价和客户数据,与任何云提供商都没有排他性协议。这种中立立场在云巨头竞争加剧的当下,反而成了Anthropic的一张底牌。
Anthropic这次数百亿美元的押注,表面上是买算力,实际上是在给AI芯片市场增加一个新变量。
英伟达的垄断地位短期内不会被打破,但谷歌TPU、亚马逊Trainium这些定制化芯片正在证明,技术路线不止一条。
对整个行业来说,多一些选择总是好事。竞争越激烈,技术进步就越快,最终受益的还是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