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带娃去4S店做保养,旁边刚好凑着俩大哥在聊车,一个开理想L6青春版,一个刚订了问界M5,俩人争得面红耳赤的。我本来等着无聊,凑过去听了半天,倒真摸清了咱们新线家庭选这俩车的门道——毕竟这个价位,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选车都得戳中实打实的需求。
先说开理想L6的张哥,他是做建材生意的,后座常年堆着样品和工具,偶尔还得拉着老婆孩子去周边露营。“你瞅这后备箱,我那套测甲醛的设备塞进去,再放俩折叠帐篷都富余。”他边说边拉开后备箱给我看,里面还扔着个孩子的奥特曼玩偶,“最关键是后排地板平的,我家小子放学坐中间,腿能随便伸。”
我记得之前坐过朋友的老款混动,低速时总有点发动机介入的顿挫感。张哥摆摆手说这个倒没感觉,“上次拉着三个客户跑高速,提速的时候挺顺,也没听见发动机瞎嚷嚷。”不过他也吐槽,市区开着还行,要是连续开三个小时以上,副驾老婆总说座椅有点硬,不如家里的沙发舒服。
再看订了问界M5的李姐,她是小学老师,每天通勤来回五十多公里,周末常带学生搞户外活动。“我选它纯粹是图个省心,智驾太好用了。”李姐翻出手机里的行车记录给我看,“我们小区门口那条路特别窄,两边全是电瓶车,它自己就能慢慢挪过去,比我老公开车还稳。”
说到续航,李姐算了笔账:“平时上班纯电模式就够了,一周充一次电,电费才二十多块。上次带学生去郊外写生,来回两百多公里,混动模式开下来,油耗也就五个多,比我之前的燃油车省太多了。”不过她也有点纠结,订车的时候销售说要等一个月,现在天天开老公的旧车,空调都不太制冷。
旁边卖车的销售悄悄跟我说,这俩月新线城市来问这俩车的家庭特别多,选理想的大多是看重空间和舒适性,家里有老人小孩的居多;选问界的更偏向通勤方便,对智能配置要求高的年轻人。“上次有个客户更逗,本来订了理想,坐了朋友的问界试了次智驾,转头就改单了。”
说实话我自己也琢磨过,这个价位的混动,真没绝对的好坏。像张哥那样经常拉货带家人的,理想L6的大空间确实刚需;要是像李姐那样天天通勤,问界的智驾和低油耗就更香。我之前还见过有人纠结配置表上的参数,真坐进去开一圈才发现,那些冷冰冰的数字,不如后排孩子能伸直的腿、老婆不抱怨的座椅来得实在。
临走的时候张哥和李姐还互留了联系方式,说等李姐提车了一起约着去露营。你说这事怪不怪,本来争得面红耳赤的俩人选,最后倒成了车友。其实选车不就是这样嘛,适合自己家情况的,就是最好的。
你们身边有没有人开这俩车的?要是你家选,是更看重空间还是智驾啊?评论区聊聊,让我也参考参考,下次换车心里有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