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陪邻居老张去年检,他那辆开了四年的三元锂电轿车,当场就被检测员拦下了。充电测试时屏幕跳到 62℃,人家直接说 “电池不合格,要么换要么报废”,老张脸当时就白了,嘴里反复念叨 “上个月快充还好好的啊”。
这可不是个例。三月刚实施的那个新能源汽车年检新规,把动力电池充电检测设成了必选项,尤其盯着三元锂电池 —— 明确说温度不能超 60℃,超了就算不合格。说实话,以前谁关心过充电时电池多少度?顶多夏天摸着凉不烫就行,哪想到现在成了 “生死线”。
老张后来跟我吐槽,检测站那机器太较真,快充枪一插就往死里怼电流,跟平时自己在家慢充完全两码事。我查了下才知道,三元锂电这东西就是娇贵,热失控温度本来就比磷酸铁锂低得多,有的甚至不到 300℃就扛不住了。检测时电流一猛,温度蹭蹭涨,老车电池性能降了,可不就容易超标?
最头疼的是后续。老张找 4S 店,人家说过了质保期,换电池要小十万;找检测站理论,人家拿新规当挡箭牌,说这是国标要求。你说这事儿怪不怪?新规只说不合格要报废,可没说这责任算车主还是车企,也没说有没有缓冲办法。这不明摆着给车主挖坑吗?
想起去年看美国加州那个储能电站火灾,就是三元锂电池老化,加上监控不到位,最后烧得一塌糊涂。现在新规抓得严,估计也是怕出过类似的事。可问题是,新车还好说,那些开了三五年的老车,电池本来就有损耗,哪经得住这么严苛的测试?
有懂行的朋友说,其实三元锂电循环次数也就两千次左右,开四年差不多到中期了,电池活性下降,充电时发热自然会比新车厉害。以前没这规定,大家凑合用,现在一卡标准,好多车都得 “中枪”。反观磷酸铁锂的车,检测时温度限值放宽到 65℃,通过率明显高得多,这不明摆着引导大家选磷酸铁锂吗?
老张最后没换电池,找了个二手车商低价处理了,亏得肉疼。他说以后再换车,死也不买三元锂电了,哪怕续航少点,至少年检能省心。其实想想也理解,新规是为了安全,可也得考虑老车主的实际情况啊。那些只开了几年、电池没鼓没漏的车,就因为检测时超了两度就判死刑,也太一刀切了。
前几天在小区群里聊这事儿,好几个三元锂电车主都慌了,纷纷问 “要不要提前去做个体检”。有个开网约车的大哥更愁,他车天天快充,电池温度肯定低不了,真怕年检过不了砸了饭碗。
现在的情况就是,新规把安全门槛提上去了,可配套的解决方案没跟上。既没有明确不合格电池能不能维修,也没说车企要不要承担部分责任,就这么硬卡标准。真希望后续能出点补充规定,别让好好的车,就因为个温度数字毁了。
昨天又碰到老张,他换了辆磷酸铁锂的新车,说起上次年检还一肚子火。“花钱买教训吧,以后买车先看电池类型,再不敢跟风选三元锂了。” 这话听得我都有点犯嘀咕,家里那辆三元锂电明年也要年检,到时候不会也栽在温度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