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陪聊城开发区的张哥去提新能源汽车,他一进店就拽着销售问“这车满电能跑多少公里”,差点就为了标称多50公里的车型交定金。我赶紧拽住他——咱聊城车主这两年摸出的经验,买新能源真不是续航越长越好,踩过坑的都知道,有仨指标比续航重要多了。
先说充电速度,这玩意儿比续航数字实在多了。张哥一开始还不服,说“我有家充桩,慢充也无所谓”。你别说,去年冬天我在当代购物中心停车场见过更犟的,开着标称600公里的车,结果高速上跑了一半没电,好不容易找到快充站,从30%充到80%花了一个半小时,饭都吃完两拨了还没好。咱聊城现在新增了不少快充终端,194台快充桩搁在以前够使了,但赶上旅游季或者节假日,充电排队是常事。我那台老车,常温下从30%充到80%四十分钟搞定,冬天也顶多一小时,上次接孩子放学顺路充电,买杯奶茶的功夫就够跑回莘县老家了。那些标称续航挺高,但快充功率拉胯的车型,真不如选个充电快的省心。
然后是电池温控,这对咱北方车主来说简直是命门。去年冬天零下几度的时候,我邻居李姐那车就出了笑话,标称550公里续航,实际开空调跑市区,连300公里都撑不住,半路没电停在路边打救援电话,冻得手都僵了。我那车有独立温控系统,冬天充电的时候电池会自己预热,虽然续航也降,但顶多降个两成,比李姐的强太多。真不是我吹,去年春节开去济南走亲戚,来回二百多公里,去的时候开暖风,回来堵车开着空调听歌,到家还剩30%的电。那些没温控或者温控做得差的电池,夏天暴晒后充电还容易出安全隐患,咱聊城夏天那太阳毒得很,这可不是小事。
最后得说说保值率,这可是真金白银的事儿。我表弟前年跟风买了个小众品牌的新能源,当时说续航比同价位高100公里,结果今年想换车,二手车商给的价直接腰斩。反观我另一个朋友开的主流品牌,开了两年还能卖六成多。你想啊,咱普通车主买车哪能开一辈子,三五年换车很正常。聊城二手车市场我去过几次,那些续航虚高但品牌没保障的车型,车商收的时候都挑三拣四,说“电池衰减没法测,不敢高价收”。倒是那些续航不算顶尖,但市场保有量大的车型,反而更抢手。
对了,张哥后来听了我的劝,没买那台长续航的,选了个快充45分钟、带独立温控的主流品牌车型。上周碰到他,说开着去阳谷出差,来回三百多公里,去的时候在服务区充了二十分钟电,回来直接到家,比他以前开油车还方便。他还说现在聊城充电越来越方便,当代购物中心、主干道上的快充站随到随充,根本不用为续航焦虑。
其实吧,现在新能源技术越来越成熟,大部分车型的续航都能满足日常使用了,除非你天天跑长途跨省,否则真没必要盯着续航数字死磕。咱聊城车主总结的这些经验,都是实打实踩坑踩出来的——充电慢了误事,冬天续航崩了闹心,想换车时保值率低了心疼。
上次在快充站碰到个准备买车的小伙子,也是一门心思问续航,我跟他聊了这些,他说之前根本没考虑过温控和保值率的事。你们身边有没有人买新能源只看续航的?我反正觉得,比起那些虚头巴脑的标称数字,充电快、冬天续航稳、卖的时候值钱,这才是真靠谱。要是你们有别的避坑经验,也跟大家伙儿说说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