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追赶到领跑!中国大模型1509个,AI诊病又造车,全球占比超四成
创始人
2025-10-29 15:50:01
0

2022年底ChatGPT刚出来那会儿,我身边做AI的朋友天天讨论“咱们离OpenAI到底有多远”。

有人说两三个月就能追上,也有人觉得得两三年,那时候整个行业都透着股“追赶”的紧迫感。

谁能想到,才过不到两年,这话题就没人提了,现在是国外同行反过来关注“中国AI又出了啥新东西”。

就说今年DeepSeek上线那事儿,才20天全球日活跃用户就破了3000万,还登顶了140个国家和地区的应用市场,这增速在生成式AI里真是头一回见。

不光是单个产品火,整个行业都在往上走,之前看数据,咱们国家的大模型数量都到1509个了,占全球总量的四成还多,中国AI早不是单点冒头,而是集群式地往上冲。

从“全员加班赶模型”到全球增速第一,中国AI跑赢了节奏

2023年春节我印象特别深,有个在科技大厂做AI的哥们说,他们整个假期没休息一天,全员围着电脑赶大模型。

那时候行业里全是这股劲儿,几乎每周都有新的大模型发布,后来大家叫的“大模型六小虎”,就是那段时间冒出来的。

一开始我还担心这么赶进度会不会“萝卜快了不洗泥”,但2024年就看出效果了,AI开始落地到咱们生活里,手机上的智能助手、办公软件里的AI功能,慢慢都成了常态。

到2025年更猛,除了DeepSeek爆火,国内用国产算力的大模型厂商也越来越多,不再盯着国外的芯片卡脖子。

企业数量也能说明问题,2020年的时候中国AI企业才1454家,今年9月就超过5300家了,全球占比15%。

本来想觉得只是数量多,后来发现这些企业覆盖了从基础底座、模型框架到行业应用的全链条,不是零散的小公司,而是真的形成了生态。

工信部还说,咱们已经培育了400多家AI领域的“小巨人”企业,2024年整个AI产业规模破了7000亿元,年年都保持20%以上的增长,这节奏确实稳。

专利占全球近四成,Nature登封面,中国AI硬实力出圈

光有规模还不够,技术硬实力才是底气。

之前看《2023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里面说中国AI顶会顶刊的作者数量,从2018年的328人涨到2022年的1674人,现在顶会论文占比都36.7%了,比美国还高不少。

专利更不用说,截至今年4月,中国AI专利申请量有157.6万件,占全球38.58%,妥妥的全球第一。

最让我觉得提气的是开源领域,全球最大的AI开源社区HuggingFace今年7月的榜单,前十的开源大模型里中国占了九席,智谱的GLM-4.5发布才10小时就冲到了第二。

还有DeepSeek-R1推理模型,研究论文直接登上了Nature封面,这可是中国大模型第一次上这个顶刊,而且是全球首个经过完整同行评审的主流大语言模型研究,相当于国际科学界给咱们的技术投了认可票。

之前我觉得开源可能只是“赚吆喝”,后来发现不是这样。

开源降低了行业用AI的门槛,不光国内企业能用,国外开发者也来参与优化,反过来还倒逼国产算力的适配,毕竟模型开源了,得有能跑起来的国产硬件才行。

这种“开源生态+算力突破”的正向循环,现在看真是走对了路。

AI不只是在实验室里厉害,还真能帮到各行各业。

农业上有个丰登育种大模型,能辅助发现没被报道过的作物基因功能,现在全球超100个育种单位都在试用,育种周期都缩短了不少;医院里也有AI帮忙,联影智能的放疗AI系统、北京儿童医院的诊疗AI,都在帮医生提高效率;工厂更不用说,现在超3.5万家基础级智能工厂,不少都能“黑灯运营”,不用人盯着也能正常生产。

就连电商卖家都靠AI赚钱了,我刷到过一个新闻,有卖家让AI分析市场趋势,自动生成新品设计,今年一款AI设计的丑拖鞋还卖到了海外,折合人民币上千块。

不同行业用AI的思路不一样,制造业想降本增效,医疗想更精准安全,农业想突破资源约束,这种“因地制宜”的落地方式,比一刀切的推广管用多了。

至于未来,国务院都规划好了,到2027年AI应用普及率要超70%,十年后咱们就全面进入智能经济阶段。

联想的杨元庆提了个“人工智能双胞胎”的想法,说未来智能终端会围绕人形成体系;荣耀还在研发“RobotPhone”,想让手机变成有AI大脑的机器人。

具身智能今年更是火,10月就有两笔亿元级合作,智元机器人要给龙旗科技供近千台机器人,原力无限也和华文旅签了2.6亿的单,看来工厂、景区这些场景会先用上。

李开复说现在是AI2.0从概念到落地的关键时刻,强推理大模型会催生出“智能体”,帮各行各业找新增长点。

不过我觉得,未来AI不光要技术厉害,还得懂人,就像傅利叶的顾捷说的,机器人得理解语言、行为甚至情绪,能有温度地互动,不然再厉害的技术,用着也没劲儿。

中国AI这两年真的跳出了“追赶”的圈子,从技术、产业到应用,都形成了自己的优势。

接下来能不能稳住,关键看能不能持续突破核心技术,还有怎么平衡创新和伦理,让AI真的服务于人。

不管怎么说,从之前讨论“差多远”到现在成为全球智能创新的核心力量,这步棋咱们走得挺漂亮。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原创 中... 最高法裁决在即,特朗普正在做最坏打算,中美关税战是否就要到头了? 关税战不得人心,特朗普的一意孤行,...
申万菱信中小企业100指数证券... 公告送出日期:2025年11月08日 1 公告基本信息 ■ 2 新任基金经理的相关信息 ■ ■ 3 ...
证券结算风险基金规则发布 多个...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11月7日,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证券结算风险基金管理办法》,以适应证券市场发展和...
从期货市场规模突破2万亿元说起 桂浩明 10月份,国内期货市场传出一条消息:以客户资产总量为衡量标准,当月我国期货市场的规模突破了2...
周五(11月7日)纽约尾盘,C... 周五(11月7日)纽约尾盘,CME比特币期货BTC主力合约较周四纽约尾盘涨2.46%,逼近10.4万...
弘业期货(03678.HK):... 证券之星消息,11月7日南向资金减持3000.0股弘业期货(03678.HK)。近5个交易日中,获南...
中国对美关税,最新调整!保留1... 今天(5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全文如下: ...
易达资本联合广州,设立跨境投资... 投资界消息,10月28日,广州市投资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与易达资本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共同设立跨境投...
佳能EOS R6 Mark I...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近日正式推出全画幅专微相机EOS R6 Mark III,作为6系标准机型的最新...
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称... 来源:滚动播报 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称,10月伦敦金库的白银储备量增长了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