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焦点从“电动化”逐步转向“智能化”,传统车企的转型路径再次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8月国内传统燃油乘用车销量达到90.2万辆,同比增幅高达13.5%。燃油车市场销量连续第三个月保持增长,出现企稳回升态势,其中智能化配置成为拉动销量增长的关键因素。在这一背景下,上汽大众以“油电同进 油电同智”为战略指引,在智能制造、智能产品、安全标准三个维度同步发力,展现出传统车企在智能化赛道上独特的突围路径。
智能制造新突破,认知机器人赋能未来工厂
智能制造是上汽大众智能化转型的基石。10月16日,上汽大众与德国顶尖机器人公司Neura Robotics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联合开发认知机器人系统,应用于总装任务、质量控制及智能厂内物流等场景。Neura Robotics的Neuraverse平台可让机器人实现“自学习”,未来有望大幅提升工厂灵活性与生产效率。这并非孤例,自2015年起,上汽大众便开启智能化工厂建设:安亭基地完成升级,2021年新能源工厂成为创新孵化基地,今年8月投产的上汽奥迪AUDI智造基地,更实现关键工序100%自动化与全流程数据溯源,深度融合德系精工与中国智造。
油电同智成果丰硕,智能产品矩阵全面落地
在产品端,上汽大众“油电同智”战略持续落地,打破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智能壁垒。8月初,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上市,作为全球首搭华为乾崑技术的燃油车,其依托E³ 1.2电子架构与VMM车辆运动管理模块,实现高阶辅助驾驶与德系操控的无缝协同,32个高性能传感器与81%高强钢占比车身,筑牢安全防线。
9月中旬,奥迪E5 Sportback上市,搭载与Momenta联合开发的“德系Driving DNA+端到端飞轮大模型”,覆盖全场景辅助驾驶,还以高通8295车规级芯片与火山引擎“豆包”大模型赋能,打造iPhone式的人性化智能座舱。
9月底,Pro家族2026款上市,搭载上汽大众携手卓驭开发的IQ. Pilot增强驾驶辅助2.0,通过非线性优化算法与创新散热方案,解决燃油车辅助驾驶痛点,实现“人机共驾”的出色体验。
这一系列成果的背后,是上汽大众“科技朋友圈”的强力支撑。2025上海车展期间,其已与酷睿程、Momenta、华为等10家头部企业签约,合作并非简单“拿来主义”,而是基于大众、奥迪标准定制化适配。以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为例,华为乾崑技术需与奥迪PPC平台深度融合,历经海量测试才实现稳定落地。正如上汽大众总经理陶海龙所说:“上汽大众始终聚焦在前沿,去年推出三款Pro家族产品的辅助驾驶系统,我们打磨了将近六年的时间,很早就布局了。这几年我们迭代的速度不断地加快,特别是采用了‘在中国,为中国’的技术解决方案后,我们的辅助驾驶体验实现了跨越式的进步。”
当下,新能源汽车势头正猛,但燃油车仍有广阔市场。上汽大众的布局,既为燃油车注入智能活力,也让新能源车延续德系品质。从智能制造到智能产品,从安全坚守到用户体验,上汽大众以全链路智能化能力,不仅全力兑现功能“上市即交付”的承诺,更以布局广泛、贴心周到的服务网络,构建起完整的智能出行生态。未来,随着ID. ERA等新品量产上市,上汽大众或将持续引领合资车企智能化转型,为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