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日本移动出行展,为何如此安静?
创始人
2025-10-30 08:28:30
0

导读:是继续“向西看”并被动承压,还是“向东看”并重建协同——或许,这正是日本车企站上岔路口的关键时刻。

(文 / 观察者网 周盛明 编辑 / 高莘)

安静——这是观察者网此次在东京探访“2025日本移动出行展”的第一印象。

没有吵闹的舞台音响、没有此起彼伏的展台发布会,甚至就连展台前网络主播的话语声和参展者的脚步声都细不可闻。

2025日本移动出行展ECO MOTORS NEWS

在外界最为关注的乘用车领域,2025日本移动出行展的参展名单近乎极简——10个日本本土品牌、5个海外品牌。而作为对比,今年9月举办的慕尼黑车展有61家乘用车品牌参展;今年4月举办的上海车展则有超过70个乘用车品牌参展,乘用车展馆数量高达8个。

今年的日本移动出行展也被国际政治背景笼罩:就在开展前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于东京举行会晤,日本也首次公布了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机制下的潜在项目清单。

10月28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谈并签署联合文件东方IC

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当天发布的情况说明书,多家日本企业已表达在能源、人工智能以及关键矿产等领域启动项目的意愿。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我们置身于展馆之中,这种“安静”反而显得意味深长。

“愿景”宏大,但回声寥寥

在本次日本移动出行展的乘用车展台上,最醒目的并非那些即将上市交付的量产车,而是一连串面向未来的“愿景”概念。

以丰田品牌为例,除了卡罗拉概念车和Land Cruiser “FJ”之外,其展示了一众面向未来的机器人、电动轮椅或移动出行工具。

运动移动工具boost me、全地形电动轮椅challenge me、四足步行式移动出行工具walk me观察者网摄

雷克萨斯也类似——6轮的MPV概念车、运动跑车概念车和溜背紧凑级车概念车都旨在强调未来趋势,并非可立即落地的产品。

6个轮子的LS Concept观察者网摄

“愿景”为何此时此地被放到最大?因为对日本车企而言,在电动化转型的过程中,理想往往丰满,而现实并不宽裕。

首先,在全球电动化的赛点上,日本阵营的投入与节奏总体落后。在供应链的建设上,日本押注燃料电池路线,错失了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先机。此后,日本汽车产业又押注“固态电池”,但大规模量产的时间仍遥遥无期。

在智能网联技术上,丰田直至今年5月才在新一代RAV4上首次量产导入Arene平台,丰田首席品牌官也直言“我们在打造软件定义汽车的征程中迈出了第一步。”

丰田全新RAV4路透社

而日产和丰田则计划“抱团取暖”。2024年3月,双方宣布签署谅解备忘录,就电动汽车业务展开全面合作。2024年12月,双方宣布将在2026年成立控股公司。

但随着今年2月双方合并谈判的终止,关于电动汽车业务的合作也随之成为未知数。

日产CEO内田诚(左)与本田CEO三部敏宏视觉中国

其次,在中国市场,伴随着本土车企的崛起,日系车企的市场份额已经从2020年巅峰时期的24.1%跌到2024年的11.2%。今年第一季度,日系车企的市场份额仅为10.8%——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腰斩。

第三,美国作为日本车企最大的汽车出口市场,却因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而遭遇严重打击。在25%的关税之下,日本车企对美出口的毛利空间被直接侵蚀:若不提价,利润率下滑;若提价,销量承压、市场份额风险上升。

据彭博社5月的统计数据,日本主要车企预计会因美方关税政策损失超过190亿美元。

在这样的现实坐标中看2025日本移动出行展,就能读懂为何日本车企集中展示“愿景”——这些概念既是对外传递“我们仍在路上”的信号,也是对内安抚供应链与资本市场的必要叙事。

但落地的时间表则暴露了事实:日产2025年相继暂停北美两款电动跨界车项目,本田的“0”系列首款纯电车型也要到2027年才能量产。

在缺乏供应链支撑、研发滞后和关税压力之下,愿景也很难作为现实的支点。即便概念车与路线图铺陈得再宏大,传导到市场与消费者层面的回声,注定要小一些、慢一些。

是“鲶鱼”,也是带动者

10月29日,比亚迪宣布进军日本K-Car市场,推出了首款纯电轻型车Racco。

比亚迪Racco观察者网摄

作为占据日本新车销量35%—40%份额的细分品类,K-Car在日本拥有广阔的市场。作为K-Car车型销量最高的车企铃木,则在比亚迪推出Racco的前夕直言,比亚迪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铃木汽车社长铃木俊宏日经中文网

日本车企对于中国车企的态度,恰似当年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时所遭遇的处境。面对“鲶鱼”,原有的舒适圈被打破,车企和供应链寻找突围的可能。在这一攻一守之间、在政策的激励下,中国仅用十年就建成了全球最完善的新能源产业链——这正是“鲶鱼效应”最本质的注解。

反观日本市场,纯电车型的普及仍在路上。2024年,日本纯电车型的占比仅为1.35%。在追赶的过程中,中国车企成为了日本车企的“参考系”,甚至有多家日本机构开始深度拆解中国新能源车型并发布研究报告。

然而在“鲶鱼效应”之外,越来越多的事实也证明,中国车企之于日本,并不只是竞争者角色,而是正在成为不可忽视的合作伙伴。

日产、丰田已经开始牵手中国高阶辅助驾驶公司Momenta,合作推出NOA等先进功能。此外,这两家车企也正在和华为合作开发智能座舱系统。

以日产N7为例,该车型高度融合中国研发力量,在智能化上和本土新势力车型相差无几,也在中国收获了良好的市场反馈。这一项目不仅加速了日产在华电动化产品的落地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合资体系的“单向主导”模式,用事实证明了“1+1>2”的合作可能。

日产N7参展日产中国

在产业重构的关键节点上,中国车企的到来打破了日本市场沉寂,也在技术与供应链层面成为无法回避的合作选项。

日本应该往哪看?

中日同属东亚核心工业国家,也是全球汽车制造版图上不可忽视的“两极”。

相比横跨太平洋的伙伴关系,中日之间在地理、产业结构的邻近性,反而为汽车产业提供了更现实、更高效的协同空间。

但在现实策略中,日本车企依旧倾向“押注北美”——在美关税压力与本土市场份额下滑的双重夹击下,选择通过强化对美投资、联盟合作和在地化生产,维系在北美市场的基本盘。

这种舍近求远的战略错位,带来了日本车企“愿景”与现实之间的裂缝。2025日本移动出行展如此安静的氛围,也正是这种错位的真实写照。

正如一位自动驾驶供应商在车展上对观察者网表示的,日本现在没有成熟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所以需要在政府推动下,引入供应链上外资公司进入,倒推日本市场创新发展。对于日本车企而言,是继续巨资投入北美市场被动承压,还是面向中国扩大协同——或许,这正是日本车企站上岔路口的关键时刻。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银宝街app交易平台虚假白银期... 银宝街app交易平台虚假白银期货交易,投资者持续亏损被骗!
为骗保推妻入海,事后还在酒店招... 浪漫的客轮之旅,妻子竟不幸坠海。突发的意外事件,丈夫却表现异常。为查清事情真相,检察机关依法介入引导...
00后大学生拧螺丝送外卖,在工... 22岁大学生柳伟东在学校练钢琴(左),在工地扛钢管(右)。图/受访者提供。8月初,22岁的大学生柳伟...
安卓系统使用googlepla... 你有没有发现,自从你把手机里的安卓系统升级后,世界好像变得不一样了呢?没错,就是那个神奇的Googl...
海信贾少谦:拼搏奋进、守正出奇... 11月3日,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由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新华社共同指导,主题为...
“举凳侠”,帅呆了 近日发生在福建泉州晋江陈埭镇的惊险一幕揪紧人心一个六七岁模样的小女孩头部卡在7楼防盗窗缝隙身体悬空摇...
安卓系统怎么进小队 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安卓手机里竟然隐藏着一个神秘的小队?没错,就是那种可以让你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畅...
安卓系统是苹果研发 你知道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不可或缺的伙伴。而说到手机,不得不提的就是安卓系统和苹...
安卓6.0改变系统音量,全面解... 你知道吗?最近在安卓系统界可是掀起了一阵小小的风波呢!那就是安卓6.0系统对音量调节的大刀阔斧改革。...
16s安卓系统,创新与变革的科...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你的手机是不是变得越来越流畅了?没错,我要说的就是那个让无数安卓用户心动的16s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