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日本移动出行展(东京车展),比亚迪展台上的纯电 K-Car RACCO 吸引着众多目光。日本K-Car品牌霸主之一的铃木高管们的脸上写满了凝重。而国内很多媒体更是不吝溢美之词,甚至不乏有人评论说,日本 K-Car 市场的天塌了。
作为专为日本市场打造的纯电 K-Car—— 比亚迪 RACCO ——完全符合日本轻型车法规,长宽高分别为 3395×1475×1800mm ,采用日本市场喜爱的方盒子造型和双侧滑门设计。
RACCO 搭载 20kWh 磷酸铁锂电池, WLTC 续航 180 公里,支持高达 100kW 的快充功率,预计 2026 年夏季在日本上市,售价约 260 万日元(约 12.1 万元人民币),竞争力还是不错的。
问题来了,在汽车文化与 K-Car 大国的日本,比亚迪 RACCO 有机会吗?
K-Car (轻型汽车)是日本独有的汽车品类,有着严苛的规格限制。车长不超过 3.4 米、车宽不超 1.48 米、车高控制在 2 米以内,这是日本为应对战后资源匮乏而制定的特殊标准。
经过数十年发展, K-Car 已融入日本人的生活。数据显示, 2024 年日本 K-Car 销量达 155.7 万辆,占全年新车总销量的 36.8% 。在这个市场,铃木是绝对王者, 2024 年销量超 60 万辆,占据了超过 30% 的市场份额。
东京车展上市,比亚迪 RACCO 的亮相,铃木汽车社长铃木俊宏表示: “ 世界上有许多小型车标准,比亚迪选择了日本的轻型车标准。我感到非常高兴。新的竞争即将开始。 ” 同时,他也坦言, “ 比亚迪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 。
尽管国内媒体非常乐观,但比亚迪 RACCO 有机遇,但也有很大的挑战。
从机遇看,日本计划从 2026 年开始要求 K-Car 全部电动化,而目前 K-Car 市场中纯电动车型仅占 1.2% (约 1.87 万辆),这意味着巨大的市场空白。
然而,挑战同样不容小觑。日本消费者对本土品牌有深厚的忠诚度,这种品牌认知惯性短期内难以改变。
日本消费者的消费理念相当理性,价格只是一方面,他们更看重品质与服务,也就说,维修保养是否便利以及车子出了问题找谁。但在产品口碑方面,比亚迪品牌形象并不好。
充电基础设施不足也是制约日本电动车普及的因素之一。更重要的是,日本 K-Car 市场看似简单,实则有着深厚的本土化壁垒。轻量化、安全认证、噪音控制以及本地供应链都极为严格。
更为重要的是,面对比亚迪的进攻,日本车企不会坐以待毙。
铃木社长铃木俊宏已公开呼吁避免价格战,他强调:(在 EV 销售中)不应进行价格竞争。他以中国光伏面板市场为例,指出这种价格战即使顶级制造商也无法盈利。
实际上,日本车企也在加速电动化转型。铃木计划在 2026 年推出一款五门纯电 K-Car ,续航可达 270 公里。
无独有偶。本田、日产等车企同样在加快电动 K-Car 的布局。日本 K-Car 市场多年来几乎被本土品牌垄断,铃木、大发两家专营轻型车的车厂合力拿下 60% 的市占率。
2025 年 8 月日本新车销量前三名全是 K-Car 车型:本田 N-BOX 、铃木 Spacia 和大发 Move 。这些本土品牌拥有深厚的市场基础和消费者信任。
比亚迪 RACCO 将于 2026 年夏季开启预订,下半年正式上市。日本 K-Car 市场这块肥肉比亚迪能否咬下多少,答案明年将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