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控与效益生产能否齐头并进?胜利油田鲁胜公司用实实在在的数据作出了回答:2024年高风险作业量较2023年下降41.1%,2025年1—9月同比再降40.7%,同期原油产量超产5400余吨。
成绩背后,是鲁胜公司对安全生产理念的深度革新——创新构建“方式变、技术降、管理控”三位一体风险管控体系,通过系统化举措破解高风险作业难题,提高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水平。
转变方式
于风险发生前“破局”
鲁丰采油管理区热采稠油产量占比高达80%,以往频繁的注汽作业不仅带来繁重的工作负担,更伴随着巨大的安全压力。“仅一轮注汽措施就包含14项高风险作业,安全管理始终如履薄冰。”滨297注采站站长薛原说。
问题在一线浮现,破题也需从一线开始。鲁胜公司党委深入基层调研后发现,注汽任务繁重、作业频次过高、检泵次数过多,成为基层反映最集中的痛点。这不仅增加了劳动强度,更形成“操作成本攀升、产量自然递减、高风险作业增加”的不良循环。
“安全生产必须实现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防控转型,从事后补救向源头治理转变。”鲁胜公司董事、经理黄文欢说,公司启动稠油转型高效工程,通过低效热采井转为驱替开发、迭代升级注汽工艺等举措,从开发源头系统削减风险。
数据是有力的证明:注汽工作量从2023年的80井次降至去年的40次,今年以来仅15井次。
“通过开发模式转型与工艺优化,累计压减高风险作业599项,同步实现注汽量降低2.98万方,措施经济有效率提升6.9%。”鲁胜公司油气勘探专家、科研所党支部书记郭耿生介绍。
在基层调研时,黄文欢得知滨297注采站管线日常抢维修工作量居高不下。公司迅速组织技术团队赴相关兄弟单位研学经验,投入专项资金系统改造老旧管线和设备设施,从根源上遏制泄漏风险。
在黄文欢看来,安全治理的终极目标不仅是风险数字的下降,更是员工的安心与幸福。今年以来,他们进一步优化产量结构、推广场外预制、强化躺井管控,持续夯实源头防控基础。
技术赋能
重塑安全生产新范式
仅用15分钟,鲁源采油管理区坨7采油站员工侯磊便完成了胜3—斜580井防沉距的调整,这得益于管理区自主研发的螺杆泵井人工提放杆柱装置。
据了解,该装置突破了传统吊装作业模式,将以往需多人配合作业、耗时较长的操作,转变为单人15分钟内安全完成的标准流程,劳动强度降低60%,油井时率提升15%。
“过去杆柱拆装必须依赖吊车和多人协作,既存在安全风险,又影响生产节奏,如今一人即可轻松高效完成。”鲁源采油管理区主任技师宋营营说。
这些源于生产一线的技术创新,持续为鲁胜公司的高风险作业压降提供坚实支撑。“职工身处一线最前沿,对风险感知最敏锐,也往往能提出最具实践价值的解决方案。”黄文欢认为,让每一个来自现场的好点子都被看见、被激活、被用起来,是持续创新发展的源泉。
今年4月,鲁胜公司集中推广33项源自一线的创新成果,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应用为核心,推动高风险作业总量同比下降29.7%,吊装、动火、临时用电、登高等传统高危作业环节得到显著压降。
各管理区展现出强劲的创新活力:鲁丰采油管理区研发的蒸汽吞吐井远程放喷控制装置,实现了“人离场、数据在场”的本质安全转型;鲁升采油管理区制作不动火短节连接组件,源头减少动火作业数量。
如今,在鲁胜公司各个生产现场,技术创新正在重新定义安全生产的标准。从机械换人到智能减人,从人工操作到远程监控,科技创新正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安全动力。
管理革新
从制度上墙到责任上心
9月份,鲁平采油管理区大80注采站党小组长刘硕被评为“最佳监护人”,和荣誉一起到来的,还有3000元的专项奖励。
看似普通的表彰,背后却蕴含着安全管理理念的深刻变革。“安全责任不应该只是会议室里的口号或挂在墙上的规章制度,而是要成为流淌在每位员工血液中的自觉意识。”鲁胜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孙伟这样阐释管理理念。
为实现这一目标,鲁胜公司以系统化思维推动管理流程重构:通过优化生产组织模式、强化作业节点计划管控、全面推行标准化操作,逐一破解了长期存在的“等待时间长、衔接效率低”等现场难题,显著提升安全管理实效。
制度优化只是起点,真正激活安全管理内生动力的是,创新实施监护奖励机制。
2025年以来,鲁胜公司评选出24名“最佳监护人”,累计发放专项奖金4万元。更关键的是,他们将安全绩效与晋升、评优直接关联,从根本上扭转“安全即负担”的旧有观念,推动员工实现从“被动服从”到“主动担当”的转变。
在承包商管理方面,鲁胜公司突破传统甲乙方管理壁垒,将14支修井队伍全面纳入统一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免吊装”“免登高”设备升级工程,不仅显著提升合作方的本质安全水平,更构建起“责任共担、安全共赢”的新型合作生态。
“安全投入不是成本,而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孙伟认为,安全与生产并非彼此制约,而是相辅相成。通过“方式变、技术降、管理控”的系统化推进,企业能够在持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同时,实现更稳健、更高效的发展。(大众新闻记者 顾松 通讯员 巴丽蒙 陈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