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趁着东京车展去了趟日本。
还是和之前来日本一样,日本路面上,几乎见不到“新能源车”,当然这里说的“新能源车”,是国内定义的“纯电动、插电混动”车型。
国内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超过了50%,渗透率是一个比较专业的描述语。
其实可以理解成短期内的销量占比,比如说9月,新能源的渗透率超过了50%,也就是销量占比超过了50%,国内市场,有一半以上的消费者都在买新能源车。
日本市场呢?
其实买纯电、插混车辆的消费者,非常非常少,少到你在日本市场逛一天,都见不到两台新能源车。
我理解的是,不是日本造不出来新能源车,而是日本的消费习惯,并没有向新能源这个意识形态去成长。
他们更愿意去买混合动力车型,也就是我们国内常见的凯美瑞混动、雅阁混动这种“不插电强混”。
丰田THS、本田i-MMD以及日产e-Power这种带着发动机、电池包、电机的“碳减排”车辆,日本倒是挺常见的。
我问过日本当地的消费者,他们丝毫没有买新能源车的想法,原因很简单,我大概罗列了下:
1、买新能源车,当地没有任何补贴。
国内很多人买新能源车,是因为国内有购置税补贴、不限行、不限号等公路“属性补贴”,还可以享受到全世界最低的电价。
但在日本,什么补贴都没有,所以没办法刺激大家买新能源车的想法。
2、日本的新能源车,很贵很贵。
比如说,比亚迪这次在日本市场发布了全新的“海獭”,WLTC的续航180km,日本市场的定价在260万日元左右。
这个价格不便宜了,日本本土神车本田N-BOX,定价大概在200万日元。
一般的电车,要比油车贵20%左右,如果是在国内市场,电车要比油车贵20%,还没有任何的补贴,各位可以自己想想,你们会不会买台电车?
3、日本充电既不方便,也不划算。
日本的电价分档,最低档电价也得1块钱,比国内不到6毛的电价,还是高出不少,而且日本的充电体系不完善,也没有国内动辄100kW、200kW的充电桩。
基本上,他们只能用3.3kW的慢充,速度太慢,对于日本消费者来说也接受不了。
综合来看,电车在日本就不是一个主流的产物,无法刺激用户的消费情绪,反过来看日本的油车,倒是挺有意思。
比如说刚才提到的本田N-BOX,定价在200万日元左右,大概价格10万,这种小车有很多优点。
1、定价不高,灵活性较强,空间大、空间利用率高。
2、超级、无敌保值,开两年可能只赔1万多块,在日本乡下的认可度非常高,全球消费者都会买二手产品,他们也会考虑到基本的折损。
3、使用成本,就是加油,但是这种日本小k-Car的油耗还真不高,日常用就是5L左右,也就是100公里的成本就30多块钱。其实不算高,大家也都能接受得了。
如果买的是丰田的小混动,油耗更低,成本还能进一步下降,基于以上的所有客观情况,日本消费者很少买电车,就是因为油车既便宜、又好用。
而且,本身日本消费者也不太喜欢接受新鲜事物,所以他们不太能从骨子里接受新能源车,对于更多人来说,买新能源车就是买一个新鲜事物,本质上难以接受。
如果是为了碳减排、省钱考虑,那么日本的k-Car、丰田THS、本田i-MMD混动本身就非常省油了。
所以,他们为了省钱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观念就不成立。
而且,国内新能源车吸引用户的驾驶辅助、智能车机系统,日本也没有,日本的消费者更关注自身驾驶方面的道路安全,而且智能化体验感整体不强。
他们买新能源车的想法自然无法被培养。
但是日本消费者更接受混动,他们认为丰田、本田混动,既省油也耐用,而且价格也是他们能接受的,还不用充电,这是非常棒的产品。
我只能说,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消费方向。
国内的新能源车在日本水土不服,日本的混动在中国市场也无法覆盖更多的消费人群,但无论是哪一种技术,都是在强烈的市场需求下诞生出来的,没有对错,也没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