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吉林省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产业格局的深刻重塑,书写全面振兴发展的新篇章。
“十四五”期间,长春市汽车集群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024年带动全省生产整车150.7万辆,规模以上汽车工业产值达4466.6亿元。奥迪一汽新能源、一汽弗迪新能源动力电池、吉林玲珑轮胎等大项目相继投产。就在前两天,玲珑轮胎长春工厂迎来历史性时刻,首条自主研制的59/80R63巨型全钢工程子午线轮胎成功下线。这条直径超过4米、单胎重量超过6吨的“巨无霸”,成为目前全球尺寸最大的轮胎产品。
“十四五”以来,吉林建成现代中药、生物医药、化学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四大板块产业格局。中车长客智能工厂进入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名单。2024年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1164.3亿元,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1016.4亿元,冶金建材产业实现产值1377亿元。多元支撑的产业格局愈发清晰。
“十四五”期间,吉林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涌现出153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车间、4个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吉林一号”卫星牵引700家上下游企业构建产业集群,累计141颗卫星组网。吉林化纤碳纤维原丝和碳丝产能均居国内第一。百余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协同发展,成功打造“绿电”“绿氢”产业链。创新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十四五”以来,吉林省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全面提升。长春伊通河、吉林查干湖等重点湖库、水域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项目成效显著。全省完成交通投资1824亿元,综合立体交通网更加完善。
面向“十五五”,吉林重塑自身竞争优势,谋划高质量发展的“吉林方案”,让传统产业根基更稳、新兴引擎动能更足,朝着更广阔的天地奋力前行。
来源:《吉林新闻联播》
编辑:刘恒瑞
初审:宁国强
复审:赵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