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进阿维塔12的驾驶座时,我还在嘀咕——华为ADS 3.0再吹得神,能比得过特斯拉FSD的“老江湖”?毕竟之前开Model Y跑高速,那套系统的跟车和变道,确实稳得让人放心。
这次特意选了最磨人的路线:从市区老胡同出发,穿早晚高峰的商圈,上绕城高速再拐进郊区的施工路段,全程三百多公里,俩车换着开,手机架在中控上全程录着,生怕漏了关键细节。
先开的特斯拉FSD,刚出胡同口就有点尴尬。老小区里的电瓶车跟“泥鳅”似的窜,FSD倒是能识别,但反应总慢半拍。有个大妈推着买菜车突然停在路中间,它猛踩了脚刹车,吓得我赶紧攥住方向盘——这一下顿挫感,后排同事的水杯都晃出了水。说实话,在这种“无规则”的市区路,FSD太依赖标线了,胡同口那段没画清楚的路,它直接提示“请接管”,怂得有点突然。
换华为ADS 3.0的时候,我特意绕回了同一条胡同。你别说,它处理电瓶车的思路真不一样,不是等对方停,而是提前减速打灯,好像知道那些车会往哪窜。刚才大妈停的位置,它居然慢慢绕了过去,方向盘转得特别轻柔,后排同事都没反应过来。后来才想起销售说的“端到端大模型”,当时没当回事,这会儿才算有点感觉。
上了高速就反过来了。FSD的变道逻辑是真果断,观察到后车距离够,打灯、并线一气呵成,高速上跟车能保持在车道正中间,跑一百二都不飘。华为ADS 3.0呢?变道前会多等一秒,好像在“确认眼神”,但胜在稳,遇到大货车时会自动往另一侧靠一点,这个小细节还挺贴心。哦对了,FSD在国内没法自动泊车,进服务区时,我只能自己动手,而华为那车,喊了句“小艺小艺,帮我停车”,它就自己找车位倒进去了,旁边保安大哥都凑过来看热闹。
最惊着我的是郊区那段施工路。半边路被围起来,只剩一条车道,还堆着碎石子。FSD走到这儿直接“罢工”,屏幕跳红提示接管,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这要是晚上视线不好,真容易出问题。
换华为ADS 3.0开过去时,我都做好接管准备了。结果它居然没怂,摄像头扫了扫施工牌,又识别出地上的临时标线,慢慢往中间靠,车轮刚好避开碎石子。过围挡的时候,旁边有个工人突然探出头,它瞬间减速,还滴滴了两声提示,那反应速度,比我自己开都快。那一刻我是真服了,之前总觉得特斯拉是智驾天花板,现在才知道,咱国产的系统早追上了。
其实吧,俩系统各有各的脾气。FSD像个雷厉风行的老外,高速上特别顺手,但到了咱们复杂的市区路,就有点“水土不服”。华为ADS 3.0更像懂中国路况的老司机,胡同、施工路这些“老大难”场景,处理得比谁都机灵。
回程的时候,同事开着华为车,我坐在副驾刷手机。突然想起去年开老款车跑这段路,全程攥着方向盘,胳膊都酸了。现在倒好,系统自己开着,我还能喝口热咖啡。真不是吹,这种科技进步的感觉,比买新手机还让人兴奋。
对了,有个小插曲。在商圈停车场,华为车自动泊车的时候,差点蹭到旁边的宝马。我刚要喊停,它自己又回了把方向,稳稳停好。后来看录像才发现,它是先识别到了宝马车上的贴纸,判断出那车停得有点歪。这种小失误后的修正,反而比完美无缺更真实,就像人开车一样,也会有判断不准的时候,但反应够快就行。
现在想想,之前纠结“谁超越谁”其实挺没必要的。消费者要的不是参数第一,而是开着放心、用着顺手。华为ADS 3.0这次的表现,让我觉得以后智驾的战场,说不定就在咱们中国品牌手里。
你们要是开过这俩车,肯定有自己的感受。是觉得特斯拉FSD更靠谱,还是和我一样被华为ADS 3.0圈粉了?评论区聊聊,别让我一个人说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