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2 日,奇瑞汽车在湖南张家界天门山景区可算是 “出了名”,不过这个名出得可有点尴尬。
那天中午 12 时,奇瑞风云 X3L 正在天门山景区进行极限挑战测试项目。本来是想大展身手,复制路虎当年的辉煌,结果却上演了惊险又尴尬的一幕 —— 车辆从台阶上下滑,直接撞断了部分护栏。那场面,光听描述都觉得惊心动魄,网友们拍的视频在网上疯传。
次日凌晨,安徽奇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赶紧发布了致歉声明。声明里说,是测试装置的安全防护绳固定点卸扣意外脱落,导致防护绳缠上了右侧车轮,动力一受阻,车就下滑撞了护栏。还好还好,这次意外没有造成人员受伤,也没破坏自然环境。
但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就过去了哦。天门山天梯那是什么地方?150 米垂直落差、平均 45° 坡度,局部超 60°,30 厘米宽的湿滑窄台阶,总长近 300 米,连进口越野车都鲜少挑战,奇瑞风云 X3L 却想着来征服它。
从商业角度看,奇瑞这次可算是营销翻车了。前期投入的大量资金打了水漂,还得承担修复和赔偿费用。而且,这对风云 X3L 的产品形象冲击太大了,原本喊着 “够野够飒”,结果却 “一滑” 成了笑话。
从企业治理角度讲,奇瑞在策划和执行过程中对潜在风险预估不足,细节把控有疏漏,这暴露了管理上的大问题。更严重的是,这可能会影响消费者对奇瑞新能源技术的信心,毕竟奇瑞未来三年可有推出 16 款全新电动化产品的大计划啊。
再看看对天门山景区的影响,那也不小。天门山可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是当地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这次事件让游客对景区管理和安全性产生了质疑,甚至可能影响未来的游客量,进而波及当地整个旅游产业链。
网友们的评论也是炸开了锅,有人调侃这比广告还管用,有人质疑拿极端路况做营销太危险。大家都在说,营销创新是好,但不能突破安全底线啊。
奇瑞的这场营销闹剧,在舆论发酵后逐渐显露出更深层的行业病灶。有资深汽车工程师指出,测试装置卸扣脱落绝非偶然,暴露出国产车企在极限工况验证体系上的短板——过度追求营销噱头,却忽视了最基础的可靠性验证流程。某越野俱乐部负责人更直言:"把未经充分验证的产品拉上世界级险道,本质上是对中国制造声誉的透支。"
值得注意的是,事件发生三天后,某第三方检测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涉事车辆制动系统在连续陡坡工况下存在热衰减现象。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去年某新势力车企的沙漠陷车事件,两者都折射出新能源时代车企的集体焦虑:当技术同质化越来越严重,部分企业开始用危险表演替代真实力。
景区方面也并非完全无辜。知情人士透露,天门山管委会此前曾以"地质保护"为由拒绝过多家国际品牌的测试申请,但对本土企业却网开一面。这种选择性执法背后,或许藏着地方对"政企合作"的畸形期待。如今景区不仅要面临数百万的修复费用,更棘手的是要重建游客对玻璃栈道等高风险项目的信任度。
这场闹剧最终以奇瑞宣布全面升级测试标准收场,但留给行业的思考远未结束。当某跨国车企宣布取消年度越野表演时,其CEO的发言值得玩味:"真正的勇敢,是敢于对不成熟的营销说不。"或许,中国车企是时候重新理解"极限挑战"的定义了——该被挑战的从来不是自然天险,而是自身技术的边界。大家对这件事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