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滴!”城区道路上,一辆新能源轻卡突然响起预警,0.1秒内,系统识别出前方行人“鬼探头”风险,立刻触发制动,险情瞬间化解。
“我们的技术,正在让此类避险场景成为日常。”极目智能算法总监王雅儒介绍,该公司开发的智能驾驶应用在商用车上,大幅提升了司机驾驶安全性。
在服务某合作项目近7000台新能源轻卡的两年间,公司还助力其保险赔付率下降37%。“保险费率下降,意味着风险水平降低,这是市场机制对企业技术水平最真实的认可。”
王雅儒(左一)正与同事讨论技术细节
极目智能是一家专注于商用车智能驾驶技术的人工智能企业,其核心研发团队大多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本土顶尖高校,平均年龄31岁。
2011年,企业创始人程建伟在华中科技大学一个服务器机房里创办极目智能,那一年他还不到30岁。“当时国内没多少人知道ADAS(高级驾驶辅助),也谈不上什么市场,但我坚信这个技术有未来。”
这一理念吸引了众多志同道合者。2016年,武汉大学毕业的王述良博士加入初创阶段的极目智能,他说:“当时商用车还没有主动安全的概念,我们属于先行者。”2019年,本硕博均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王雅儒也加盟,为团队注入新活力。
企业创始人程建伟
“传统L2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就像单兵作战,自动紧急制动和驾驶员监测系统各自为战,应对标准场景尚可,遇到‘鬼探头’、夜间静止车辆等高危情况就容易失灵。”王雅儒道出行业痛点。为解决这项问题,近5年来,极目智能持续迭代核心算法。
极目智能的技术,为每位卡车司机配备了一位“永不分神的副驾”:一方面,该系统可实时采集每辆车的驾驶数据,监控司机疲劳状况,为车队安全运营管理提供精准依据;另一方面,结合保险公司提供的事故数据,借助AI算法,持续优化风险识别能力,直接降低事故发生率。
“我们每一次算法迭代,都直接推动保险赔付率下降一步。”王雅儒介绍。
“以前,新能源商用车不仅投保难,很多保险公司不愿意接单,而且保费近1.5万元,费用很高。现在,有了极目智能的技术,让我们车队投保运行有了很好的保障!”一位车队负责人感慨。
过去,新能源商用车因高事故率,行业整体赔付率持续超过100%,部分车主陷入“高赔付、高保费、投保难”的投保困境。未来,随着该模式在全国复制,更多货运司机有望享受到新技术带来的实惠。
“极目智能的成长,离不开光谷这片硬科技沃土。”王雅儒表示,光谷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重点发展战略,拥有国家级“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政策红利,发展环境优越。
近日,湖北省经信厅正式公布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极目智能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公司在湖北已与太平洋保险湖北分公司等机构展开合作,还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了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接下来,我们会持续提高高危场景覆盖率。”王雅儒透露,在市场层面,企业将加速在新能源轻卡、网约车等领域的全国市场推广;在技术层面,将重点攻克针对极端天气、复杂路况等场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