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车企纷纷押注纯电路线时,长城汽车却走上了一条“非主流”道路。在其他品牌忙于推出纯电车型的浪潮中,长城默默构建了纯电、混动和氢能三条技术路线并进的格局。
2021年,长城发布雄心勃勃的2025战略:计划实现全球年销400万辆,其中80%为新能源汽车,营业收入目标超过6000亿元。
不少人认为这是魏建军的豪赌,但事实上,这是长城经过十余年深思熟虑的结果。
长城在氢能领域的布局远超大多数人想象。2016年,当业内目光都聚焦在纯电动技术上时,长城已开始FCEV研发。
两年后,建成了国内首座氢能技术中心 。 到2023年,长城已成功推出首款全尺寸氢燃料电池轿车。
在纯电路线一统天下的今天,魏建军却认为氢能才是终极解决方案。长城已培育氢能领域的“三驾马车”业务,并深度布局产业链多个环节。
从制氢、储氢到运氢,长城构建了全氢能产业链核心技术 。 特别是上游的钙钛矿太阳能光伏技术,中游的氢+电储能系统,以及下游的氢能核心动力系统,长城的布局已经形成闭环。
当业界为纯电动路线争论不休时,长城的柠檬混动DHT技术打破了丰田和本田的技术垄断。 这项国内最先公布的高效混动技术,以其两挡变速箱兼顾性能与长续航,带来优质驾乘体验。
2023年,长城推出Hi4混动架构,覆盖哈弗枭龙、坦克500 Hi4-T等主力车型。 这款混动系统采用1.5T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1.5%,综合功率380kW,峰值扭矩933N·m,让一款大型SUV的零百加速达到4.9秒,同时综合续航达1345公里。
在800V高压平台落地,支持4C超充的纯电技术方面,长城同样没有落后。 但他们选择不把全部筹码放在一个篮子里。
与许多all in纯电的车企不同,长城汽车选择走差异化路线。长城汽车在新能源市场中非常全面的布局了车型电动化发展路线,目前已经形成纯电、混动、氢能三线并举的情况。
在泰国市场,欧拉好猫系列创下当地EV车型的销量纪录。 长城的国际化策略是“有针对性的布局”:在新能源市场体量大、发展快的市场迅速导入重点车型;在萌芽趋势不可逆转的市场推动混动产品;在燃油车占优的区域则顺应当地用车偏好。
这种灵活性正是长城多元化战略的优势所在。
2024年,长城海外销量增加到45.41万辆,比前年翻了一倍多。 在俄罗斯、泰国、巴西等新兴市场的本土化布局,让长城避免了过度依赖单一市场的风险。
魏建军曾直言:“长城的战略是,只做强,不做大。” 在面对业内价格战时,长城选择不打价格战,而是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应对竞争。
经过十年布局,长城的多元化技术战略开始收获成果。2024年,长城营收同比增长16.73%至2022亿元,净利润高涨81%至126.9亿元,毛利率接近20%。
在销量没有明显激增的情况下,长城凭借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了利润增长。去年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同比增长37.13%至31万辆,占整体比例达四分之一。
坦克和长城皮卡的市场占有率近50%,这两大品牌构筑起了长城利润的护城河。
相比之下,许多单一押注纯电路线的车企却陷入亏损困境。正如魏建军所说:“不能造血的企业并没有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甚至不少车企只能被市场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