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让学习成为一种信仰 !
造车圈的沸腾,从未停止。
当外界还在为小米汽车产能发愁、为蔚来的换电模式争论不休时,一家名为深向科技(又称“DeepWay”)的新能源重卡新势力,毅然叩响了港交所大门。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家被业内称作“卡车界特斯拉”的玩家,成立仅5年,却被百度、合肥国资力挺,甚至在持续亏损超17亿元、营收有99%靠一辆车撑着的情况下,依然选择把IPO排进日程。
创始人万钧,学历看起来和造车八杆子打不着,人大经济学出身,却是狮桥集团的创始人,深耕卡车运营多年,对干线运输的痛点比谁都清楚。
而深向的背后,更站着一串耐人寻味的力量。百度押注自动驾驶、合肥国资一如既往地“狠、准、快”,这个曾靠押中蔚来一战成名的“最强风投城市”,不仅给地给政策,还直接拉着省、市、县三级国资砸钱,明摆着把它当下一个新能源巨头赌。
小编|璞羽
隶属|我爱学习俱乐部编辑部
"最强风投城市"合肥又将杀出一个重磅IPO。
日前,重卡新势力深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Deepway深向”)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成为国内首家冲击港股的智能新能源重卡新势力。
成立五年间,在人大校友万钧的带领下,DeepWay深向实现了业务的跨越式增长:营收从零起步,至2024年已接近20亿元,2025年上半年更突破15亿元。公司累计交付新能源重卡约6400台,市场表现强劲。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按2024年销量计算,DeepWay深向在全球正向定义(指从零开始设计,非改装)新能源重卡领域位列第一。
值得关注的是,总部坐落于安徽合肥的DeepWay深向,其背后资本阵容强大。除百度、启明创投、联想创投、欣旺达、普华资本等知名机构和产业方之外,更吸引了安徽省、市、县三级国资的联合投资。
这一布局令人联想到合肥在蔚来项目上的成功投资,也让DeepWay深向被市场寄予厚望,成为合肥培育的下一家新能源龙头企业。
-1-
人大校友干到全球第一
深向科技于2020年12月在北京创立,由百度与狮桥联合成立,被业内视为国内最早的重卡“新势力”。
深向科技的领军人物万钧是一位连续创业者和行业专家。他出生于1972年,199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专业,后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2007年,他加入中联重科,担任副总裁兼融资租赁公司总经理。2012年,他选择自主创业,创立了商用车金融租赁公司——狮桥。狮桥逐步成长为中国卡车金融与交易服务领域的头部企业,业务覆盖车辆金融、售后服务和干线物流等多个板块。
创始团队堪称豪华:联合创始人兼总工程师谭昌毓来自三一重卡,CTO田山原为百度商用车自动驾驶业务负责人,均具备深厚行业背景。
创始人万钧对物流行业有着深刻理解。他在2012年创办商用车金融租赁公司狮桥,亲眼看到重卡行业的困局:"燃油成本占四成,人力成本高达两三成,司机辛苦,企业却难赚钱"。
2018年,他与百度合作探索自动驾驶落地时,发现传统模式的致命短板——主机厂多在燃油车上"后装"智能系统,成本高、匹配差。而电动车的数字信号,天生更适合智能驾驶。那一刻他意识到:必须用"电动化+智能化"重构重卡。
基于这一判断,2020年,万钧携手百度与狮桥,共同在北京创立了DeepWay深向。
DeepWay深向自诞生起就具备“技术+场景”的双重基因。
作为百度与狮桥联合孵化的企业,它不仅接入了百度领先的商用车智能驾驶技术与算法体系,更是目前唯一获得百度“白盒授权”、享有代码级合作权限的公司。同时,狮桥覆盖全国的干线物流网络,为其提供了真实的运营场景与稳定的资金支持。
公司首创电池底盘一体化设计、低风阻流线车身、分布式驱动等方案,大幅降低能耗、提升安全性。其车型风阻系数低至0.35,较普通平头车型的0.65有显著提升。
深向科技的产品线主要包括深向星辰和深向星途两大系列。其中,深向星辰续航可达660公里,是全球首个实现"正向定义"批量交付的品牌。
智能化方面,公司全系标配L2级组合辅助驾驶系统天玑·随行,并正在开发L4级智能编队运输系统深向·雁行和L4级单车运输系统天玑·独行。
2021年,深向科技推出中国首款正向定义纯电重卡"深向星辰",避开"油改电"的捷径,坚持从设计源头整合技术。
2023年,公司实现首批产品量产交付,标志着业务正式步入商业化阶段。
2024年12月,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为港股IPO做好准备。
按2024年销量计算,DeepWay深向在全球正向定义(指从零开始设计,非改装)新能源重卡领域位列第一,在全球整体新能源重卡市场中排名第十,市场份额达到2.7%。
-2-
年入近20亿,重卡新势力
值得一提的是,DeepWay深向的营收实现了从零起步的快速增长。
招股书显示,2022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期间,公司营收分别为零元、4.26亿元、19.69亿元和15.06亿元。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上半年其收入已达到2024年全年总收入的76%,增长势头显著。
从收入结构来看,公司超过99%的营收来源于新能源重卡整车销售,零部件销售占比不足1%。目前其智能货运解决方案仍处于市场拓展阶段,暂以免费模式向客户提供,尚未形成实质性收入贡献。
在盈利表现方面,公司各期毛利分别为零、180万元、980万元、2740万元及4410万元;对应毛利率分别为0.4%、0.5%、3.6%与2.9%。尽管整体毛利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但已呈现出稳步提升的态势。
交付数据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DeepWay深向累计交付新能源重卡约6400台,服务客户311家,当前手握待执行订单约1400台。仅2025年上半年即完成交付2873台,接近2024年全年3002台的交付规模。
不过,公司目前仍处于战略投入期,尚未实现盈利。
相应期间录得亏损分别为2.67亿元、3.89亿元、6.75亿元和3.71亿元。据招股文件披露,资金主要用于核心技术研发、生产基地扩建及销售网络建设等战略方向。
为应对成本挑战,DeepWay深向正加快推进湖州长兴三电智慧工厂的建设进度。该工厂建成后,预计每年可生产满足约5万台整车配套需求的三电系统核心零部件。考虑到三电系统约占整车制造成本的60%,实现自研自产将有望显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研发投入方面,2022至2024年公司研发开支分别为2.31亿元、3.52亿元和3.65亿元,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1.7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4%。
客户集中度上,2024年前五大客户贡献收入9.99亿元,占总营收的50.7%,其中最大客户占比25.7%;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占比仍维持在51.4%。主要客户群体包括物流企业、港口运营商及电池租赁公司。
供应链方面同样呈现集中态势,2024年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比达92.3%,其中最大供应商采购额22.3亿元,占比61%。核心供应商包括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整车定制合作方江淮汽车等,供应链高度集中。
从行业前景看,新能源重卡领域正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灼识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新能源重卡销量达9.55万台,市场规模98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销量将增至70.3万台,市场规模有望突破806亿美元。
中国市场正引领全球重卡新能源转型进程:2024年中国销量占全球88.8%,销售收入占全球71.4%。2025年9月国内渗透率已达28.9%,预计到2030年将进一步提升至53.5%,年销量达54.25万台,市场规模预计达2558亿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分别达36.3%和33.3%。
在此背景下,DeepWay深向制定了“出海拓展+智能化升级”的双引擎发展策略。
出海方面,公司已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阿联酋、阿曼、澳大利亚等国建立销售网络。2024年下半年,首批出口车辆已交付阿联酋数字货运平台TruKKer并投入运营,标志着DeepWay深向成为首个实现海外商业化落地的中国重卡新势力。
今年4月及9月,公司先后与新加坡合作伙伴、阿联酋经销商签署合作协议,一方面成功进入新加坡市场,另一方面将针对中东高温气候推出的“深向星辰”系列新能源重卡,单次充电续航里程突破400公里。
DeepWay深向此前曾对媒体公开表示:“2025年将成为公司海外交付的爆发之年,已成立独立的国际贸易公司,除了出口中东外,还在瞄准美国、东南亚、新西兰等地市场。”
万钧还定下出海的明确目标:“2028年海外销量占比超50%,2030年突破60%。”这一雄心源于他对技术自信与市场趋势的判断:“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已具备全球竞争力,深向将重塑重卡行业格局。”
智能化被公司视为另一重要增长点。
本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四个方面:研发投入、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络拓展、基础设施扩建(包括推进长兴三电智慧工厂建设),以及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