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广州车展开幕的前夜,广汽集团与华为联合打造的新品牌“启境”正式亮相。
这一品牌早在今年8月就已启动渠道招募,但直到现在才全面揭晓其战略定位。
从2021年首次“牵手”到2023年“分手”,再到2025年重启合作并砸入21亿成立合资公司,广汽与华为的合作关系堪称一部跌宕起伏的商战剧。
广汽与华为的合作历程,远非一帆风顺。
2017年,同为广东企业的两家巨头就签署了战略协议,这一时间点比北汽极狐、长安阿维塔都要早。
2021年,广汽埃安宣布与华为“联合开发”高端SUV车型AH8,计划投资近10亿,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技术,并计划在2023年量产。
然而,在AH8量产前夕的2023年3月,广汽突然发布公告,将项目从“联合开发”降级为“自主开发”,华为变成了普通供应商。
广汽集团高层曾公开吐槽:“ 华为价格太高,我们毫无议价能力! ”
促使广汽回头与华为“复合”的,是日益严峻的销售形势。
2025年的广汽,用“惨”字形容毫不为过。单看7月数据:集团总销量11.95万台,同比降15.38%。
曾经的“利润奶牛”广汽本田,仅卖1.6万台,同比暴跌51.81%,近乎腰斩。寄予厚望的埃安,销量2.11万台,同比降25.32%。所以,再不求变,广汽就会面临生死存亡。
启境品牌的最大亮点,是创新了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模式。
华为将其最核心的研发、造型与营销资源前置嵌入,与广汽深厚的制造功底和供应链体系进行“零延迟”的化学反应。
这种被称作“ 嵌入式协作 ”的模式,意味着华为与广汽团队已在广州合署办公近一年,几百名研发、产品、营销、财经专家共同作战。
在华为体系内,余承东率领的“五界”与徐直军主导的车BU推出的“境”系列双轨运行,引发了业内对“境界内战”的猜测。
但事实上, 两者不是竞争,而是协同拓局 。两者虽模式不同,但目标一致。
“界字辈”作为华为主导的“嫡系部队”,需要华为投入大量的渠道资源和营销精力。
而“境字辈”则由车企负责销售与渠道,不进入华为终端门店销售。
这样做既避免了华为渠道资源过度紧张,又能快速扩大华为技术的市场覆盖面。
启境首款车型计划于 2026年年中 正式上市。
这种模式能否获得市场与消费者的认可,答案很快就会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