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五年的汽车消费市场,有个很残酷的现实不管价格再低:很多人宁愿买电车,也不愿买油车了,就算燃油车一个劲儿往下调价,还是有大量消费者铁了心选电动汽车,燃油车的市场吸引力正以特别快的速度减退。这转变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是好几个因素拧在一起起作用,也清楚反映出大家买车的想法在变,汽车行业的格局也在重新调整。
油价一直处在高位,让燃油车的用车成本成了消费者心里的痛点,按现在的油价算,燃油车每公里成本大概六角钱,可电动汽车用家用充电桩的话,每公里成本还不到一角钱,就算用公共快充桩,成本也能控制在三角钱以内。有个开特斯拉 Model 3 的车主说实话,一年省下来的油钱,足够买两部 iPhone 15,这种一眼就能看明白的经济对比,让越来越多消费者买车时,把用车成本当成了首要考虑的事。
政策上的倾斜,也让电动汽车的优势更明显,购置税减免、免费牌照、不限行这些政策,让大家买电动汽车时,一开始就比买燃油车省好几万元。就说上海,一块燃油车牌照竞拍下来得九万元,可电动汽车能直接上牌,这种政策上的差别,成了不少消费者转向电动汽车的关键原因。有网友调侃,买燃油车,感觉像是在给加油站和税务局打工。
电动汽车的技术进步,也在重新定义汽车性能,电机效率轻松就能突破百分之九十,可燃油发动机想把热效率提高百分之一都算重大突破,电动汽车不用变速箱,靠电控就能实现丝滑没顿挫的驾驶体验,燃油车却还在为研发十 AT 变速箱费尽力气。这种技术上的差距,让燃油车的天花板,只相当于电动汽车的起跑线。一个九五后车主总结得很到位,不是油车不好,是电车给的实在太多了。
年轻一代消费者对汽车的认知,已经从传统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三大件,转到了智能座舱、自动驾驶、OTA 升级这些科技配置上。电动汽车的语音控车、车内娱乐系统、智能驾驶辅助这些功能,正好满足了年轻人对科技感和个性化的追求。有个本来想选雅阁最后却买了小鹏 P7 的九零后车主说,开燃油车,像是在按父母那一辈的标准过日子,而电动汽车才是真的给自己的生活升级。
市场数据是最直观的晴雨表,到二零二五年十一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突破百分之五十,这意味着每卖出两辆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在销量榜前十里,电动汽车占了七个位置,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正以每年百分之十的速度减少。就算燃油车通过降价、增加配置的办法想挽回消费者,可大家早就看明白了,油车的最佳表现,在电车面前只是起步阶段。
虽然燃油车在补能网络、保值率、极端环境适应性这些方面还有优势,但电动汽车的技术更新速度和成本下降趋势,正在不断缩小这些差距。随着超级充电桩越来越普及、固态电池开始商用、智能驾驶技术越来越成熟,电动汽车的短板会慢慢补齐,而燃油车的生存空间只会被进一步压缩。
这场变革,不只是能源形式的替代,更是消费观念的升级。当更高效、更智能、更经济成了时代的主旋律,燃油车的辉煌时代,最终会定格在历史的长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