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黄仁勋满脸写着“我好难”,特朗普却在一旁冷笑:“输了中国?没事,我只要拖住中国就赢了!”这场商业与政治的博弈,真是让人看得又气又笑。
黄仁勋可能怎么也想不明白,英伟达撑起了半个AI世界,财报亮得刺眼,可偏偏在中国市场狠狠栽了跟头。
英伟达被夹在商业和政治的夹缝里,成了这场博弈中最“憋屈”的角色。
英伟达这家公司凭借AI芯片和GPU的绝对统治力,在2026财年第三季度实现了570亿美元的营收,同比增长62%。
这本该是一场资本市场的狂欢,但问题出在另一个关键数字上:中国市场的收入暴跌了98.9%,从年初的46亿美元直接滑到5000万美元。
这个差距,简直让人不忍直视。要知道,几年前的中国市场,几乎是英伟达的“利润奶牛”,贡献了接近五分之一的收入。
如今,黄仁勋只能无奈承认,英伟达在中国高端AI芯片市场的份额,从过去的95%直接清零。不是因为竞争不过,而是政策直接把它赶出了局。
这件事背后的故事,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英伟达的困境,其实是商业逻辑和政治逻辑的一次正面碰撞。
黄仁勋不是坐以待毙的那种人。作为一个技术天才和商业奇才,他深知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对于英伟达来说,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巨大的收入来源,更是支撑它高额研发投入的关键。毕竟,没有中国这块“蛋糕”,AI芯片的规模经济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为了守住这块市场,黄仁勋试图用两招“破局”。第一招是向特朗普“上贡”,承诺将中国市场收入的15%交给美国政府,希望换来政策的松绑。
第二招是推出所谓的“H20阉割版芯片”,试图通过性能缩水的产品“曲线救国”。这款芯片的算力被大幅削弱,性能打了对折,但价格却依然居高不下。
然而,这两步棋没能走到点子上。特朗普的态度非常明确:对中国的科技封锁不能松口。
2025年4月,特朗普干脆直接禁售H20芯片,直到8月才象征性地放行,但中国市场早已对英伟达失去了信任。而H20芯片因为“高价低能”,也被中国客户嫌弃,市场反馈冷得吓人。
黄仁勋的算盘打得精,但特朗普的逻辑更加“硬核”。对特朗普来说,“拖住中国”是压倒一切的优先级,至于企业能不能赚钱,是可以牺牲的。
英伟达的遭遇,只不过是美国政府对华科技封锁的一个缩影。
英伟达的退出,确实让中国AI产业经历了一场阵痛。但与此同时,这也成了国产芯片成长的契机。没有了英伟达的高端GPU,中国科技企业只能自力更生。
华为、阿里、寒武纪等公司迅速推出了自研AI芯片,填补市场空白。2025年第三季度,寒武纪的营收暴增4230%,国产GPU的整体增长率高达2386%。
这些数字背后,是一次次技术突破和供应链的快速整合。
更重要的是,英伟达的“缺席”倒逼了中国开发者生态的进化。过去,中国AI开发者几乎都依赖英伟达的CUDA生态。
简单来说,没有英伟达的显卡,很多AI模型都跑不起来。但如今,当开发者发现买不到显卡时,他们不得不转向国产芯片,重新优化自己的软件栈。
这种“被迫断奶”的过程虽然痛苦,但一旦适配完成,中国AI产业的技术生态就将彻底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这并不是中国第一次经历“被逼成长”的故事。想想几年前华为被制裁的时候,很多人以为它的手机业务会彻底完蛋。
但几年后,华为不仅推出了自主的鸿蒙系统,还在芯片领域实现了逆势突破。现在的AI芯片领域,正在上演同样的剧情。
黄仁勋的商业逻辑其实很简单:中国市场对英伟达来说,不仅仅是短期收入,更是长期战略的关键。
失去中国市场,意味着公司研发投入的资金来源会受限,技术领先优势也会被削弱。
黄仁勋多次公开表示:“伤害中国的政策,往往会更严重地伤害美国。”这句话的背后,是他对全球化商业逻辑的深刻理解。
但特朗普的逻辑完全不同。在他的地缘政治思维里,商业利益可以牺牲,只要能换来战略优势就足够了。
特朗普并不在乎英伟达的短期损失,甚至不在乎整个美国科技产业的短期利益。他更看重的是通过技术封锁,打断中国科技崛起的节奏。
这种截然不同的逻辑碰撞,让英伟达陷入了两头不讨好的困局。
一方面,它无法完全摆脱美国政府的政策限制;另一方面,它又失去了中国市场的收入和增长空间。
对于英伟达来说,这是一场“双输”的局面。在商业层面,失去中国市场的代价是巨大的。
要知道,中国市场曾为英伟达贡献了每年超过100亿美元的收入。而随着收入的下滑,英伟达的市值也遭遇了重创,仅2025年下半年就蒸发了约1.6万亿元。
更深层次的损失在战略上。英伟达的退出,为中国AI芯片的崛起让出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从华为到寒武纪,这些国产芯片企业不仅填补了市场空白,还加速了技术创新的步伐。
黄仁勋可能没想到,他一手打造的中国市场,现在正在快速成长为英伟达未来最强大的竞争对手。
英伟达的故事,其实是全球化时代商业与政治博弈的一个缩影。
黄仁勋或许会问:“失去了中国市场,就算赢了世界又如何?”而特朗普的回答可能是:“只要拖住中国,美利坚就算赢了全世界又如何?”
这场博弈没有真正的赢家。英伟达失去了中国市场,短期利润和长期战略都遭受了重创。
美国的封锁政策虽然短期内压制了中国企业,但却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科技产业的独立自主。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中国AI产业正在这场“被迫断奶”中快速成长。一个不再依赖美国技术的科技强国,正在悄然崛起。
而对于英伟达来说,它失去的可能不仅仅是一个市场,更是一次和未来科技强国共同成长的机会。
你怎么看英伟达的这场“双输”困局?欢迎在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