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1 日,2025 广州国际车展正式开幕。当新能源赛道依旧沉浸在“卷续航、卷参数、卷智能”的思维路径中时,长安马自达却以另一种方式登场:不靠堆砌数字吸睛,而以可量化的安全标准、全球一致的质量体系与可验证的用户体验,让 MAZDA EZ-60 与 MAZDA EZ-6 成为展台上讨论度最高的“反卷选手”。
其中,作为央视“第一发布”首个汽车品牌专场的主角,EZ-60 再度站到聚光灯中央,以更具参考价值的产品思路回应新能源市场的下一步该往哪里走。
在同质化愈发明显的新能源竞争中,EZ-60 之所以受到关注,并不是因为它在单一维度刻意夸张,而是来自多项高含金量验证的叠加。
这款“九风道悦级智能 SUV”延续了马自达“魂动”原创设计美学,并将百万级跑车专属的九风道空气动力学技术下放到 15 万级区间,使高速行驶时后轴可获得最高 705N 的稳定下压力——这一点在传统参数列表中并不显眼,却直接作用于车辆行驶的稳定感与可控性。
在设计与工程难度并重的前提下,EZ-60 接连斩获缪斯设计大奖·铂金奖 / 年度最佳设计大奖、2025 中国十佳车身 / 最佳材料等奖项,同时满足中欧双五星安全标准。这些认证构成了一套跨区域、跨维度的质量链条,也使其在上市后迅速获得市场认可。
数据层面同样直观:上市首月销量 3317 辆,10 月增长至 4565 辆,连续两月位居合资新能源中型 SUV 销量榜首。值得注意的是,顶配 MAX 车型占比超过 80%,说明用户愿意为看得见的价值付费;年轻用户占比达 74%,新用户占比达 82%,则体现出其正在跨越传统用户圈层,成为更多人首次选择新能源合资品牌的入口。
在智能配置逐渐陷入形式主义的背景下,EZ-60 选择以更贴合日常场景的方式呈现技术实力。4 纳米车规级智舱芯片带来更高的响应速度与算力富余度,100 英寸裸眼 3D-HUD 将导航、辅助驾驶信息投射至前方视野,减少驾驶者低头频率;豆包 + 科大讯飞双 AI 大模型让语音交互更接近“人与人对话”,而非机械式指令执行。
这些功能并不刻意追求参数边界,而是聚焦“好用、可靠、减少负担”的使用逻辑,让智能真正成为减压工具,而非额外学习成本。这一务实取向,也使 EZ-60 被不少车评人认为是“智能化回归以人为本”的代表。
展台另一侧的 MAZDA EZ-6,则以更亲和的产品组合补足用户场景。
全系车型起价 11.98 万元,同时提供纯电 / 增程双动力方案,并配备“终身零燃权益”,在降低使用成本的同时提升续航灵活性。
安全标签依旧是 EZ-6 的核心识别度——基于 C-NCAP 与 E-NCAP 双五星认证,并在中保研 10 项测试中取得 G 全优成绩,近日又获得国际汽车交通安全协会“车身安全典范奖”。安全这一属性并不容易出圈,但越往理性阶段发展,越能体现其长期价值。EZ-6 的定位正是在这里产生了独特意义:让更多用户在更可及的价格区间享受到全球品质的新能源车型。
随着长期战略的推进,长安马自达的全球化体系已现雏形。南京工厂在完成新能源转型后成为马自达全球新能源整车出口中心;EZ-6 的全球化车型 MAZDA 6e 已于今年 10 月正式登陆欧洲市场,市场表现强劲。对国内用户而言,这意味着所购买的车型与全球市场保持同等质量标准;对行业而言,则是“中国制造能力”在价值链中持续上探的信号。
总结:在这届广州车展上,长安马自达呈现出的并不是“更卷的数据”,而是一种回到产品本身的姿态:用多重全球标准验证安全、用空气动力学与设计美学提升驾乘体验、用智能技术提升效率而非负担、用全球化体系保障品质一致性。
这样的路径与如今主流新能源品牌的“参数竞赛”形成鲜明对比,也让消费者更容易感知“好车”的真正意义:可靠、可控、安全、值得信赖。
随着 EZ-60 与 EZ-6 同步亮相,新能源矩阵的价值主张变得清晰可见——这不只是两款车型的出现,而是在行业躁动期中提供的一种更稳健、也更可持续的方向。当市场情绪回归理性,这种对本质的坚持,也许会成为未来竞争中的稀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