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日德车企发展对比:日本利润下跌,德国疯狂裁员,中国如何?
创始人
2025-11-22 23:02:16
0

全球汽车产业正迎来格局重塑的关键期,中日德三大汽车强国的境遇堪称“冰火两重天”。

日本车企利润持续下滑,德国汽车业深陷裁员泥潭,数万岗位蒸发、供应商裁员幅度远超整车厂,昔日巨头纷纷承压。

那么在这场全球车企的“生存之战”中,中国车企是逆势突围、领跑新能源赛道,还是会遭遇类似的发展瓶颈?

裁员潮下的供应链之痛

德国汽车业的就业危机早已不是零星信号,而是全面蔓延的行业困境。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全行业就业人数降至72.14万人,创下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一年之内就有超过4.87万个岗位消失,6.3%的降幅在德国主要工业部门中位居榜首。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场裁员潮呈现出明显的产业分化特征:供应链端的冲击远大于整车制造环节。

整车制造商的就业人数降幅为3.8%,而汽车零部件及配件领域的裁员幅度高达11.1%,舍弗勒、采埃孚等核心供应商的营收纷纷下滑,蒂森克虏伯首席执行官直言“深切感受到汽车行业的市场疲软”。

这种分化背后,是德国汽车产业长期形成的深度绑定模式:供应商与整车厂在燃油车时代形成的紧密协作体系,在电动化转型中反而成为负担。

零部件企业多专注于传统发动机、传动系统等产品,转型电动化零部件的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面对市场需求骤变难以快速调整。

在小李看来,这并非单纯的市场周期性波动,而是产业转型期的必然代价。

德国联邦政府推出的“制造-X”倡议,试图通过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增强韧性,但从目前来看,这一举措尚未能缓解传统供应商的转型阵痛。

供应链的敏感度本就高于终端制造,而德国汽车供应链“重资产、低灵活”的特性,更是放大了冲击。

那些未能及时跟上电动化节奏的供应商,未来可能面临更严峻的生存挑战。

市场失衡

德国汽车业的困境,本质上是全球市场格局重塑与自身转型滞后共同作用的结果。

曾经引以为傲的全球竞争力,如今在中美两大市场遭遇双重挤压,欧洲本土市场的政策红利也难以抵消整体颓势。

2025年上半年,梅赛德斯-奔驰利润下降56%,保时捷营业利润暴跌91%,宝马利润也下滑三分之一,光鲜财报背后的盈利困境,折射出市场策略的被动。

美国市场的关税壁垒与中国市场的电动化浪潮,成为压在德国车企身上的两座大山。

美国对德国汽车加征的15%“对等关税”,让这个曾经的最大出口市场蒙上阴影,2024年368亿欧元的对美出口额背后,是本地化生产增加带来的成本上升。

而在中国市场,面对渗透率已达49%的电动化浪潮,德国车企不得不采取“以价换量”的策略,大众部分电动车中国售价较德国本土低一半,这种牺牲利润的做法虽能短期维持市场份额,却难以为继。

全球产业格局的洗牌更显残酷,中国在2023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中中国占比高达70.4%,而德国汽车出口排名已下滑至第四位。

与此同时,欧洲本土市场的电动化进程也陷入停滞,德国电动车渗透率从2023年的26%降至2024年的22%,欧盟2025年即将生效的碳排放新规(每公里93.6克)更让车企雪上加霜。

小李始终认为,德国汽车业的全球困境,核心是错过了电动化转型的黄金窗口期,当中国车企以“市场换技术”快速崛起,当全球电动车渗透率突破25%,传统燃油车时代的优势已难以转化为新赛道的竞争力。

转型破局

面对前所未有的危机,德国汽车业并非毫无动作,但在“坚守传统”与“拥抱革新”之间的摇摆,让转型之路充满不确定性。

德国汽车业对燃油车的依赖,本质上是对短期利润的眷恋,欧洲燃油车市场仍占主导,纯电汽车份额仅13.5%左右,这种市场基础让车企难以果断割舍燃油车业务。

但从长期来看,全球电动化的趋势不可逆转,欧盟的碳排放法规与中国的市场竞争,都在倒逼德国车企加速转型。

德国车企也在积极寻求破局之道,宝马2024年研发投入高达91亿欧元,重点布局智能座舱、大圆柱电池等核心技术。

大众与中国企业联合进行生产线流程创新,试图借助中国市场的产业链优势弥补自身短板;“制造-X”倡议通过构建去中心化的数据空间,推动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增强产业韧性。

这些举措虽具针对性,但与中国车企的转型速度相比仍有差距。

在小李的观察中,德国汽车业的破局关键包含三个核心维度:一是摆脱燃油车路径依赖,将研发资源更多倾斜于电动化、智能化核心技术,而非纠结于短期市场份额。

二是深化全球合作,尤其是与中国产业链的协同,中国不仅是市场,更是技术迭代的试验场。三是政策与市场形成合力,欧盟应在碳排放法规与产业支持之间找到平衡,避免过度严苛的政策加剧行业阵痛。

德国汽车业的底蕴仍在,其在底盘技术、制造工艺上的积累仍是宝贵财富,只要能够找准转型节奏,未必不能在新赛道上重现辉煌。

结语

这场“暴风雨”对德国汽车业而言,既是危机也是转机。

它打破了传统产业的路径依赖,倒逼整个行业重新审视自身定位。

全球汽车产业的变革从未如此剧烈,而德国汽车业的转型之路,也为所有传统制造业提供了深刻启示:在技术迭代加速的时代,唯有主动拥抱变化,才能在市场洗牌中站稳脚跟。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国外驾照认证翻译 “在国外辛苦考下的驾照,回国后怎么换证?翻译认证到底要找谁?”这是许多海归和常驻海外人士回国后最常遇...
原创 红... 我们朋友小刘前两天在路上遇到个奇怪的事。他看到一辆车被交警拦下例行检查,司机掏出驾照后,交警看了一眼...
山东高压发电机维修维护领域标杆... 山东高压发电机维修维护领域标杆企业榜单揭晓 在工业设备运维领域,高压发电机的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生产线...
原创 “... 在路口等红灯,最让人心跳加速的时刻,莫过于绿灯刚灭、黄灯亮起。很多车主本能地一脚油门,想在红灯前“冲...
原创 电... 前几天,我刚骑电动车出门,一拧转把加速,电量表瞬间掉了两格,心也跟着咯噔一下。到了维修店,老师傅一句...
魏牌广州车展品牌焕新!VLA辅... 11月21日,主题为“新科技·新生活”的2025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拉开帷幕。魏牌新能源携全新高山家族...
全新奔驰S级曝光,流线型飞船车... 网上吵翻了 —— 有人说全新奔驰 S 级的 “飞船车身” 把概念车开进了现实,也有人吐槽 “全触控座...
告别复古!全新福特野马曝光,半... “福特把野马改得连谢尔比都认不出了”“科技堆料再多,没有大V8还是没灵魂”——全新福特野马官图刚流出...
2026款奔驰GLS63曝光,... 当一款百万级旗舰 SUV 把 L3 自动驾驶和 4.0T V8 性能打包塞进车身,网上瞬间分成两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