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红线碰不得!”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制丝车间的中控室里,李京润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作为一名中控作业区作业长,他每天要带领团队通过集控系统监控一道道核心生产流程,堪称中控室里的“方寸指挥官”。
“生产线冷床水分的波动太大了,我有点儿稳不下来......”手机里传来年轻中控工紧张的声音。“别慌,先看数据,我马上过来。”几分钟后,李京润就出现在“玻璃房”内,和中控成员们一起排查问题,耐心讲解工艺原理。
李京润(左)与质量小组成员交流。陈静蕾摄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需要和工艺组、设备修理组沟通时,他主动当起团队的“窗口”和“后盾”,现场也经常能看到他向老师傅们虚心请教的身影。“他对年轻人总是温柔耐心,但一旦涉及质量问题,他也会立刻变得严厉而坚决。”这是同事们对李京润的评价。
每天交接班前的黄金15分钟班前会,是雷打不动的“复盘时间”。为了把问题管理做实,李京润在班内成立了“质量小组”,选取几位青年员工专门负责每日问题记录整理。一本厚厚的《生产一班中控作业区问题管理记录本》,详细记录着每一次异常、每一次处置、每一条经验教训。为了更直观、更方便地展示班组生产及质量情况,李京润带领质量小组制作“每周质量周报”和“每月质量月报”,对每条生产线、每个生产段进行分析总结。这些看似繁琐的“笨功夫”,实则是为现代化生产线的“神经末梢”建立起“免疫系统”,用数据的确定性对抗生产的不确定性。
除此之外,李京润还特别注重年轻人的成长。他经常和刚入职的青年聊天,了解他们的需求,解答职业发展方面的疑问,会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建议参加不同的项目和竞赛。在他的鼓励下,班组里的青年人积极参与论文撰写、“6S”改善、QC项目等活动,激发青年员工的活力与潜力。
如今,李京润依旧坚守在中控一线,日复一日地穿梭在显示屏与生产现场之间,在一次次复盘、协调中,为生产线守护着不可逾越的“质量红线”。(陈静蕾)
来源: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