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金祝
11月21日至22日,2025国际车联网技术大会在成都举行。大会以“智联车域 数启未来”为主题,会聚国内外行业专家、领袖及企业代表,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车路云一体化”、绿色低碳四大前沿领域,通过主旨报告、专题会议、成果发布、政企对接等多元活动,打造全球化技术交流与产业协同平台。
活动现场。图据活动主办方
作为国家首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成都已构建起协同的车城网,完成超4000个路口红绿灯信号机联网。累计开放680公里测试道路,发放110张测试及示范应用牌照,测试里程超200万公里。在龙泉驿区,已形成“1234+N”产业生态格局,搭建车路协同等基础平台。
开幕式上,清华大学教授李克强作主旨报告,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宏科等以视频形式和到场嘉宾“见面”。圆桌对话环节,来自奥迪中国、百度集团等知名企业,以及各高校的相关嘉宾,围绕车联网赋能“车路云一体化”发展等关键话题深入研讨,向全球输出车联网领域“中国方案”。
活动现场。图据活动主办方
现场,中国汽研、西部智联、招商智行、云控智行、北斗智联5家重庆企业以及一汽-大众、蜀道集团、犀重汽车、信通院、智能网联公司5家成都企业共同发布“成渝双城车路云一体化一致行动”,两地将秉持“标准统一、数据共享、场景互通、产业共兴”四大原则,打破地域界限,迈向“车路云一体化”发展新纪元。
同时,由中国通信学会发布最新车联网研究成果,在“技术创新牵引”“深化跨界融合”“健全标准法规”三方面提出前瞻性展望与建议,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方向与政策参考。
作为成都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先行区,成都经开区深入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建设,率先建设“车路云一体化”云控基础平台及智能网联汽车监管服务平台。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10月,成都经开区整车产量71.16万辆、同比增长29.62%,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17.54万辆、同比增长218%,新导入L2级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车型4款、累计达15款,智能网联车型渗透率达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