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电池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的重要驱动力。
记者日前了解到,国内已建成首条大容量全固态电池产线,目前正在小批量测试生产。全固态电池和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里面没有任何液体,而是全固态物质,全固态电池让未来的新能源汽车跑得更远,更加安全。
记者了解到,“无液”电池的优势,其实源于生产线的两大关键革新。在负极制造环节,传统液态电池需要经过原浆、涂布、滚压三道独立工序,而干法工艺则直接将原有工序“三合一”,既降低能耗又提升了效率。广汽集团固态电池平台高级经理 史刘嵘:传统的湿法工艺,面容量不到 5 个毫安时每平方厘米,现在最高可以做到 7.7毫安时每平方厘米;这样做出来的电池,它的能量密度更高,装到车上续航更长。
专家表示,除了生产工艺的优化,另一个核心突破就是电解质的改变。在这里,他们已经摒弃传统的液态电解液,改用自主研发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帮助产品的耐热性和安全性大幅提升。
全固态电池里边是用的固态电解质,它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耐热性比较好,它可以耐热到三四百摄氏度以上,传统液态电解液只能到一百多摄氏度不到两百摄氏度。
现在开发的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比现有的电池能量密度高了接近一倍。500 公里以上续航的车使用之后达到 1000 公里以上的续航。计划是2026 年可以进行小批量的装车实验,2027 年到 2030 年期间,可以逐步地进行批量生产。
相关行业动态:
新能源汽车方面,四季度为销售旺季,我们预计 2025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有望保持高增,带动电池和材料需求增长。动力电池产业链方面,六氟磷酸锂价格持续上涨,相关企业盈利有望修复。新技术方面,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关注相关材料和设备企业验证进展。
光伏方面,维持“反内卷”为光伏投资主线判断,时至年末终端需求平淡,产业链下游涨价不顺利,“反内卷”催化或集中于硅料环节,下游电池组件更多依赖提效进行市场化出清,且组件高功率化有望推动组件单价提升,建议关注行业格局较好的胶膜、硅料、电池组件、钙钛矿、BC方向。
风电方面,我国愿同上合组织各方扎实推进未来 5年新增“千万千瓦光伏”和“千万千瓦风电”项目,风电需求有望保持持续增长,建议关注风机、海上风电方向。储能方面,需求维持高景气度,储能电芯及集成仍处于涨价通道,建议关注储能电芯及大储集成厂。
氢能方面,电能替代有望打开绿氢需求空间,绿氢耦合煤化工、绿色甲醇处于产业发展导入期,关注下游氢基能源应用渗透率提升,绿电-绿氢-绿色燃料产业关系正在逐步理顺,产业发展初期绿色燃料有望享受溢价,建议关注氢能设备、绿色燃料运营环节;
核聚变方面,核聚变带来未来能源发展方向,具备长期催化,建议关注核聚变电源等环节核心供应商;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风险警示: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上海汇正财经顾问有限公司是证监会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 组织机构代码统一信用码为91310107MA1G0KQW5N,本公司是具有证券投资咨询资格证书,是合法的证券咨询平台。本文仅为投资者教育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力求本文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对投资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