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 文丨星 野
编 辑丨美 圻
文娱价值官解读:
ID:wenyujiazhiguan
2025年已经过半,回顾上半年的娱乐市场,我们发现精品短剧正在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新势力,不仅引领短剧行业完成从“野蛮生长”到“品质驱动”的进化,更成为传递社会文化价值,与时代情绪共振的重要载体。
春节档,红果短剧等平台的精品力作呈现百花齐放、多元爆款的格局,让短剧跻身为年夜饭餐桌上的一道菜。3月份,红果平台短剧《家里家外》上线10天全网话题破30亿,通过“生活流”的家庭日常,打破了很多人对于短剧的刻板印象。五一期间,红果的近百余部短剧凭借题材创新、极致视效频频出圈,让短剧在节假日文娱消费中存在感拉满。
可以看出,精品短剧正在从过去的“单点突破”,进入全面涌现、体系化生长的新阶段。而以平台之力进行引导激励,联合各方共同孵化优质内容,在各个档期集中推介精品片单的红果短剧,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7月2日,红果短剧公布了“果燃计划”最新一批精品短剧片单,21部作品中覆盖了科幻、反诈、非遗、年代创业、动作冒险等创新题材,将在下半年陆续与观众见面。这份诚意满满的片单,不仅意味着精品短剧在现实主义道路上的持续进击,也是对短剧内容边界的又一次拓展,更为短剧激活经典IP提供了解题新思路。
科幻悬疑拓宽短剧边界
从去年开始,红果短剧等平台涌现出了许多现实主义方向的作品。无论是展现真实历史背景之下的家国大义,还是第一时间直击社会议题,通过情感共鸣引发公众讨论,抑或是基于地域文化的演绎,切实带动线下文旅发展,现实主义创作导向,正成为微短剧从“流量风口”迈向“价值高地”的重要推动力。
在红果短剧“果燃计划”精品短剧的最新片单中,我们既看到了上述创作导向的延续深化,更看到科幻、悬疑等创新题材也都抹上了一层现实主义底色,让这些类型短剧在“爽燃上头”的娱乐性之外,更有了观照现实的厚重能量。
《怒刺》《山河回响》《我比奶奶大三岁》这几部作品,都以小人物视角为切入点,讲述了民族危亡之际中华儿女抗争不屈的家国情怀,通过情感化叙事拉近观众与历史的距离,将冷峻历史转化为观众真切可感的故事。
《怒刺》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和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指导,故事以卢沟桥事变后的天津为背景,讲述厨师叶清轩借身份掩护,与锄奸团白鸽等人合作,揭露日伪扰乱金融、掠夺物资阴谋的故事,书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平民英雄赞歌。
《山河回响》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广播电视局指导创作,通过双时空叙事,串联1939年延安情报员林远与2025年大学生陈默的跨时空电波对话,何政军饰演的八路军政委王铮还原了红军无线电创始人王诤将军的事迹,以真实人物为锚点,强化了历史可信度。此外,剧组还深入陕西清涧县、吴堡县等十余处地标取景,力争还原故事背景,并带动线下文旅发展。
《我比奶奶大三岁》将穿越设定与年代叙事创新融合,讲述现代化学硕士穿越至1942年与青年时期的奶奶共同抗日的故事,与《山河回响》一样带领观众以“第一视角”参与历史,展现了跨越时空的青年对话与革命精神的传承。经典小说《敌后武工队》也将被改编为精品短剧,除了展现冀中敌后抗日武装的智勇博弈,还会加入轻喜剧元素,增强对年轻观众的吸引力。
在片单中我们还惊喜地看到了一部科幻短剧,有望打破行业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我在月球当包工头》由曾入围雨果奖的著名作家王晋康监制,以近未来中国月背基地建设为背景,以基层劳动者视角解构传统科幻的精英叙事,既凸显了中国航天工程的科技实力,也呼应了“平凡英雄”的时代主题。作为首部聚焦"月球基建工程"的科幻现实题材微短剧,该项目获得中国国家航天局大力支持,入围2025年央视网"中国正能量短剧"共创计划。
反诈题材短剧《云端捕手》同样有着浓厚的现实意义。该剧取材自抖音集团在反诈治理中的真实案件,包括"杀猪盘"、虚假投资理财、网络刷单等高发诈骗类型,具有强烈的现实警示意义,让观众在追剧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识别诈骗套路、学习防范技巧。《云端捕手》由法制日报社联合出品,也是红果短剧在普法短剧领域的最新实践。
经典影视IP“竖屏”重生
去年11月,由红果短剧、央视频、国家图书馆联合出品的《重回永乐大典》,让很多观众关注到了古籍修复这一延续文脉的神圣工作,也展示了精品短剧在传统文化创新表达上的巨大潜力。
在红果短剧“果燃计划”精品短剧的最新片单中,我们看到了《墨韵新生》《舞动敦煌》《姐姐的三条簪》等多部作品,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现了非遗技艺、东方美学、地域文化的魅力。同时,这些精品短剧还融合了悬疑、动作等类型元素,让观众在亲身解密、设身抗倭的代入感之下,润物无声地感受与传统文化的血脉相连。
《墨韵新生》聚焦古画修复江湖,以《千里江山图》修复谜局为载体,展现民间力量守护文化血脉的热血历程。通过沉浸式交互叙事,古籍修复等非遗技艺自然融入故事之中,观众由追剧者变身为“文化侦探”,沉浸式体验文物修复的细节。
《舞动敦煌》由红果短剧、央视频、北京舞蹈学院联合共创出品,以敦煌壁画为创作原型,融合敦煌文化与东方舞蹈美学,开创了"舞蹈+短剧"的全新艺术形态,将静态壁画转化为动态影像,飞天、反弹琵琶等经典舞姿跃壁而出,带给观众一场美不胜收的视觉盛宴,展现出“敦煌舞”在古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中的重要历史意义。
动作短剧《姐姐的三条簪》将福州传统头饰“三条簪”,升华为“保家、卫国、护身”的精神符号,通过女主角以簪为刃、抗击倭寇的动作戏码,将冰冷文物转化为热血传奇,尽显女性的责任与担当。
精品短剧不仅正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也在让大量经典的影视IP焕发新的生机。本次片单上,我们就看到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它们将在下半年集体回归,带给短剧观众一波又一波“回忆杀”。
经典爱情喜剧《志明与春娇》将首次以竖屏微短剧形式呈现,故事延伸至大湾区双城生活,演绎创业港女与深二代的爱情博弈,既延续了原IP对现代都市情感的细腻刻画,也展现时代变迁中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开心麻花厂牌《羞羞的铁拳之你不要过来呀》衍生自票房超20亿的同名喜剧电影,主演王成思也将将惊喜亮相。一经官宣,“秀念大师兄回来”的消息就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激起了观众们的高度期待。《羞羞的铁拳之你不要过来呀》只是开心麻花衍生短剧的第一弹,今年还有更多作品与观众见面,凭借“强喜剧基因+高密度笑点”的拿手好戏,在短剧平台上再度掀起一阵喜剧旋风。
柠萌影业的《小别离》《小欢喜》《小舍得》,曾经是国产都市题材剧集的经典系列,这一次柠萌影业旗下精品短剧厂牌好有本领,将为我们带来“小”系列都市三部曲之《小港湾》,聚焦千禧年前后改革浪潮中的个体创业史,描绘都市女性在时代变革中的成长与抉择,让“温暖现实主义”在短剧平台上重生绽放。
在片单中,我们还看到了一部特别的作品,那就是著名网络达人金广发自导自演短剧《金先生和他的二十来个乘客》。金广发创作的一系列“网约车故事”,曾经凭借无厘头的“抽象”风格火遍网络。这一次,他从短视频创作者转型为短剧导演,将碎片化段子构建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世界,展现北京的生活百态与人情冷暖,著名歌手老狼等也将跨界出演。这部精品短剧无疑是个人内容IP的一次成功飞跃,对于许多短视频创作者都有借鉴意义。
开放合作撬动短剧社会价值
这并非红果短剧首次发布精品短剧片单。从春节档、五一档,红果短剧都在用一张张精品片单,刷新观众对于短剧这一新娱乐形式的认知,也通过满足各个圈层的精品内容,点燃大众和市场的热情。以春节档为例,红果短剧精选百余部精选好剧在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初七陆续免费播出,涵盖古装武侠、都市爱情、爱国谍战、青春成长等多个内容方向,总观看量超193亿,打造出《好一个乖乖女》《老千》等播放量破10亿的爆款好剧。
红果短剧之所以能在不同档期推出一大批精品短剧,离不开平台长期以来在这一赛道的深耕细作。红果短剧正在举平台之力,推动精品短剧进入生态化、系统化的体系建设阶段,携手各方创作出更多有深度、有温度、有价值的作品。
“果燃计划”是红果面向精品短剧推出的创作扶持计划,通过“投资扶持”和“精品推广”双重激励,通过联合投资、保底分账等模式,鼓励更多创作者投身短剧创作,推动精品短剧诞生,至今已累计上线60余部精品短剧。
红果短剧推出“果燃计划”,是为了解除更多创作者的后顾之忧,增强团队做短剧的信心,从前期到后期宣发、运营上提供全方位支持,让精品创作者得到足够的回报,从而吸引更多传统影视专业团队投身短剧,刺激行业水准的不断提高。
不仅如此,“果燃计划”也在通过一个个成功案例,为行业树立起精品短剧的标杆,提升公众对于短剧创作品质、社会价值的认知,让精品短剧的理念一步步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红果短剧也敞开怀抱,与国家图书馆、中国航天局、法制出版社等机构展开合作,围绕文旅、普法、科普等主题开发内容,探索社会效益与商业价值的双赢。上半年的普法短剧《法官的荣耀》、公益短剧《重寻星光》、文旅微短剧《许你一世缘牵》等都收获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展现出短剧在文旅融合、科学普及等方面也展现出巨大潜力,成为连接千行百业、传递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
我们相信,“果燃计划”这份片单的发布,将为下半年的精品短剧的发展吹响号角,助推短剧行业精品化浪潮继续奔涌澎湃。
本文为文娱价值官原创作品。
邮箱:meiqi402@163.com
欢迎关注视频号
上一篇:没能成爆剧,它被大大低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