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芷蕾拿影后带来的连锁反应还在继续。
先是拿下vogue银十的单封,速度快得像在看娱乐圈打脸爽文小说。
再是吃瓜群众考古的铲子还在继续挖,这次挖到的是演技综艺。
是的,以演技为标准的综艺,居然淘汰掉了如今的好几个影后,怎么回事?
演很好,但被淘汰了?
时间要回溯到2017年,那一年,演技类综艺开始井喷式出现。
以“演技”为选拔标准的口号,大咖坐镇的导师,和当时流量时代的旺盛形成鲜明对比,吸引了不少观众。
竞赛性质,更是让每一次演员的淘汰都成为大家争相讨论的部分,这其中,就有辛芷蕾。
彼时辛芷蕾刚拍完《如懿传》,自己主演的《绣春刀2》也上映不久,发展势头不错,她去参加节目时,节目组给她安排的对手是舒畅。
剧目好巧不巧也是清宫剧《金枝欲孽》选段,对两人来说都算熟悉。
竞演片段的剧情不算复杂,大致是舒畅饰演的奴婢背着主子(辛芷蕾饰演)去侍寝了,回来后两人对峙的一段戏。最后还有地位翻转,舒畅上位成功。
平心而论,两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演技高光时刻,她们两个人也演得相当好,伯仲之间。导师们对她俩的评价都很高,说她们是“高质量演员”。
就连最后观众投票,两个人都只有几票之差。
宋丹丹虽然在节目里把票给了舒畅,后来节目播出后她却发微博说辛芷蕾演得好,只是因为现场距离太远没看清细节。
最后辛芷蕾淘汰了,但她在节目后采说自己没想过会输,没觉得舒畅演多好,自然又引起了一些小争议。
也是因为两人的PK太有看点,后来节目组又把她请回来搞复活赛,和舒畅二次PK,演得又是双女主经典作品《画皮》。
结果她又输了。
同样演得好但被淘汰的,还有后来拿下华表奖影后的任素汐。
任素汐参加的是第二季,也就是改名后的《我就是演员》,她在节目里每一场都表现得很好,尤其是在九进四的《归来》演绎中。
她表演完了因为过于投入情绪缓不过来,在现场哭到不能自己。
在这一季里,导师们对她的评价都很高,徐峥尤其欣赏她。
哪怕她在赛程里有一场比赛因为受伤无法参加,徐峥都要提前选她,保她晋级。
最后她的淘汰,其实是吃了赛制的亏,因为团体赛输了,徐峥只能在三个演员里选一位晋级,在王阳、任素汐、李倩三个人中,徐峥最后选择了王阳。
辛芷蕾和任素汐在节目里都是靠自己的表现出了圈的人,只是一个遇上人气王对手,一个吃亏于赛制。
她们的淘汰,在当时就是惋惜声更多,后来拿影后,不过是进一步证明,当初大家的眼光就没有错。
但另外两位被淘汰的影后,情况就有点复杂了。
实力or运气,她们的淘汰冤不冤?
先说拿下了金像奖影后的刘雅瑟。
她在那些年,参加过两次演技类综艺,第一次是《我就是演员》。当时她在中后期才来,竞演的环节也是四个人的群戏。
结果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在节目里惨被一剪没,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她莫名其妙晋级了,当时她还发微博吐槽过。
下一轮的时候,也是四人竞争,她输给了韩雪和阚清子。这场她其实演得不差,但角色明显不如另外两个人的角色有表演空间,输了也算正常。
后来她又去参加了《演员请就位》,倒是不用和别的演员同场戏PK了,但她拿到的首个剧本是《滚蛋吧肿瘤君》。
这个剧本对体验派的她来说,是一种“折磨”,最后她的表演太过外放,大起大伏,几个导师都不是很喜欢。只有凯子哥找补了几句,说她是戏痴。
刘雅瑟的两次淘汰,实力和运气两项都有影响。
那后来拿下金鸡奖影后的张小斐,则是在综艺里缺少了那一份运气。
她的对战对手是优秀的话剧演员孙茜,两个人的剧目是《盲山》,张小斐演被拐卖的大学生,孙茜则演同样被拐,但早已认命的二嫂。
本来以为两人能贡献出一场好戏,结果却翻车了。
问题出在两人的配合上,排练过程里,孙茜一直纠结剧本存在的逻辑问题,坚持要先把逻辑理顺,结果导致两人的排练时间被耽搁。
孙茜排练的时候,也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思路里。
一直想推进排练结果行不通的张小斐,最后急得蹲在地上哭了起来。
可想而知,最后的排练效果并不理想。
两人的呈现其实并非全无亮点,但再好的演员在对手戏上也需要对手的配合,导师也觉得她俩有点各演各的。
张小斐当然觉得有点委屈,在舞台上和导师们说明了具体情况,说她俩真正一起排练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
孙茜在台上也承认了自己的问题,说这是自己的创作习惯,她在梳理剧本上花费了过多的时间,所以耽误了排练。
最后结果也蛮想不到的,孙茜以压倒性的票数晋级,张小斐被淘汰。
在当时这一段就引发了很大争议,孙茜后来也解释过很多次,说真人秀剪辑的那几分钟并不是全部事实,她并没有冷落张小斐那么久。
幸好张小斐心态好,后来再聊到这个节目,她说节目让大家发现她不只能演喜剧,有这样的印象已经很好了。
事物的发展真是环环相扣,后来喜剧出身的贾玲帮她用《你好,李焕英》拿下金鸡影后,也算是另一种命运的回响了。
能影响赛果的因素是?
其实演技类综艺虽说比的核心是演技,但这种东西自古以来就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演电影和演电视剧还不一样呢,更不要说这种节目里的“舞台小短剧”。
说白了,能真正影响赛果的因素,往往没那么复杂。
一个是赛制和分组,过去流行的是几个人共演一场戏,之间互相比较,有助于快速区分,但现在的节目初赛也会有那种大乱斗模式,比如今年的《演员请就位3》,就造了一个“表演之城”,自由发挥。
这种赛制,对有自我想法的演员来说,出彩的概率也会更大。
分组就更好理解了,比赛这么多人,无外乎是田忌赛马性质。
辛芷蕾当时和舒畅pick,舒畅难道是什么演技很差的演员吗?显然不是,这就是两个均分都不错的演员凑一起了,最后她们的观众票数相差也不大。
输了,并不代表这个人不及格,只是互相比较里这个赛场的稍逊一筹罢了。
第二个,就是剧目和角色选择,是运气和能力并重的一项。
演技类综艺往往准备好的都是之前的经典剧目,角色也是固定的,抽取什么样的题材和剧目,其实就有点赌大运的性质。
没有哪个演员敢说自己无所不能,什么类型的角色都能驾驭,哪怕强如大花们,也都有自己更擅长的角色区间,那是和本人气质的高度贴合。
换句话说,你非要让李米时期的周迅,去演章子怡的宫二,那能行吗?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夜宴》里两人哪怕都穿素色,角色气质也截然不同
刘雅瑟其实是个很好的例子,她是那种体验派的演员,让她拿下金像奖的《智齿》就是她全身心投入角色的结果。
“王桃”这个角色需要这份近乎抹去自我的投入,但用到其他角色上却不一定行得通。
《演员请就位》里她淘汰那场,演得是《滚蛋吧肿瘤君》的熊顿,她有不少大哭大笑,看起来显得有几分咋呼的表演,所以才被批评 用力过猛 。
她的淘汰,放在当时那一场那一个角色,其实无可厚非。
不能因为她后来得了金像奖影后,就全面翻盘之前的表演,变成大家都有眼无珠了吧?
除了上面这两个因素,很多人忽视了,演员其实是一个成长性职业。
这四个被淘汰掉的影后,除了张小斐毕业于北电表演系,其他三个人都是非科班出身。辛芷蕾之前学的是服装设计专业,任素汐是中戏导演系的,刘雅瑟路子更野生,是选秀出道。
她们都是在成为演员的过程里,去学习和感受如何拍戏的,演技是一个阶梯形上升的过程。
已经成为华语女演员演技标杆的真神张曼玉,早年间也因为演技差被骂到哭,后来她拿了二十多个影后,大家只会感叹她的努力和逆袭,不会说谁谁谁居然曾经把影后骂到哭。
当然,说这些不是给一些演技类综艺找补的意思。
而是,一个演技类综艺的赛果本来就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它没有那么权威,也没有那么精准。
尤其它的本身,其实就是一个综艺节目,既然是综艺就一定会考虑节目效果,在人选和赛果上,这些细微的考虑,往往也会成为非显性的决定因素。
比起翻旧账骂节目,能看到这几位影后在自己的努力下,才越走越好的路,更可贵些。
E姐结语
人的际遇往往是很复杂的。你说不准哪一件你当下觉得没什么的事,就会在你之后的人生里产生命运之手一样的影响。
就像辛芷蕾,《绣春刀2》里的那一刀,让王家卫看到她的魅力,于是选择她出演《繁花》里的李李,让她被更多人看到。
辛芷蕾去参加花少,是因为演话剧太久让她觉得需要换一个环境休息,而这个节目后来被《日掛中天》的编剧看到,觉得她身上的气质和女主贴合,于是给辛芷蕾递了本子。
命运就这么环环相扣,把鹤岗那个女孩送到了国际的舞台上。
其他几位影后也是,如今回看,演技综艺节目只是她们演员生涯里小小的一笔,刻下的烙印早就被后来一个又一个角色的存在掩盖。
当时淘汰溅起的水花,早就成为她们登顶路上折射光彩的背景,不放弃的人,都会抵达。
今天的深夜话题是:
你怎么看这几位影后过去上节目被淘汰?
来评论区说说吧~
-今天头条の主笔-
你的小仙女E姐,爱看综艺的春梅&甜辣酱
值日生:甜辣酱 美术: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