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荣耀》目前已经上线了多集,整体的反馈还是比较好的,
观众们大多比较买账,收视率也不低,
但是平心而论,这部电视剧不能算是完美,只能说是“有好有坏”。
《沉默的荣耀》中吴石将军的历史远比虚构的故事要更加震撼,
可以说他就是用生命书写了最壮烈的潜伏传奇,这部剧也还原了这一段本就不该被遗忘的历史。
《沉默的荣耀》最大的看点就是高度的还原了当时的那种极致的反差感。
于和伟老师饰演的吴石将军,是国民党“国防部”的高官,是身处敌营最高位的潜伏者。
同时,他的处境也是最危险的,
每天既要隐忍又要从容的周旋于包括毛人凤在内的特务头子中间,
这种情况真的是每时每刻都如履薄冰。
有的时候,气氛真的也会紧张到让人忘记喘气,
而这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换做我们常人,可能要不了十分钟就已经暴露。
1949年8月,吴石将军原本可以留在安全的地方等待全国解放,却被同志劝说赴台,
组织上让他留下,但是他偏要去,就是要继续潜伏,只为解放台湾。
片中有很多能打动人的细节,
比如吴石深夜整理情报时,桌子上摆着的是一张和家人的合影,
而这也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而这张照片,也是真实存在的,
那是吴石将军在自己55岁生日时和自己的家人共同拍摄的最后一张全家福。
在那不久之后,他就被国民党方面逮捕,关押数月后被枪毙...
而另一方面,这个故事的残酷之处就在于,它的背景是国民党在台湾取得谍战彻底胜利的过程。
当时的台湾正处于国民党的戒严之下,非常的危险,
在军事上国军取得了金门战役的胜利,进而得到了短期的安全保障。
谷正文这个人在历史上真实存在,正是他在当时重创了在基隆和高雄的党支部,
这个过程只用了不到半年多得时间,在大陆这是难以想象的。
当时谷正文就深切的体会到,当解放军的登陆作战被无限期拖延之后,
孤立无援的地下党意志消沉,被捕后很容易就会变节。
这种反差感,恰恰在剧中也有一定的体现,
而在这个过程中,吴石的坚守无疑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他的坚持,他的执拗和他的迷茫,正是我们当代人所需要了解的。
在电视剧中,是何遂给吴石将军安排的交通线,
交通线被破坏后,吴石将军失去了和党的联络渠道,
借用在香港接受军事援助的机会和万经理建立了联系。
在《沉默的荣耀》上线之后,出现了很多贬低这部剧的声音,主要的观点就是这部剧犯了“谍战剧想当然的老毛病”。
我们总结了一些,然后再予以一一驳斥。
这就是典型的历史"白痴",
金门战役之所以打输,其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就是萧锋不知道对面的金门岛上有了增兵,不知道胡琏兵团已经进入金门。
也就是说,当时确确实实是不知道对面增兵了!这是历史常识!
单就这一个点,后面此人的全部论调,就都不需要驳斥了,说明“肉眼可见”都用不着说。
还有什么“敌我战场环境三要素”,
是,说的一点问题都没有,确实都应该掌握,但是金门战役为什么会输呢?
不就是因为没掌握吗?
这种想当然的说法,真的看的人无语至极。
吴石将军最开始就是在亲自传递情报,
因为严格来说,他在当时到底算不算地下党都是有一定争议的,他当时可能就是一个亲共的友善国民党人士。
至于电视剧中一些比较有争议的戏剧化改编,这是影视改编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凡是对历史怀有基本敬意和了解的人都很清楚。
自古以来被传颂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件,很多真相往往都笼罩着一层朴拙的平庸,
并没有想象中那样昂扬,戏剧是需要张力,需要起伏的,人所共知。
我们不求影视作品能够如同老照片一样复刻历史,也不执意将敌我双方都拍成“草台班子”,
其实数十年来,抗战题材也好,谍战题材也罢,国产影视剧积弊始终未除,还是在沿用老一套的叙事习气。
总是觉得自己拍的是“爽文”短剧,是不需要逻辑的,在主角光环的笼罩下,反派总是心智不全。
不过吴石将军的故事,恰恰没法这么做,毕竟他是最后失败的一方。
《沉默的荣耀》是一部好片子,影视级的质感,演技一样堪称登峰造极,也不娇柔,能做到其中一点已经很难得,而它全部都做到了。
因此,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