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23日威胁自6月1日起对进口自欧盟的商品征收50%关税,远高于美国此前宣布对欧暂缓的20%所谓“对等关税”,招致欧盟方面强烈不满并引发资本市场再次动荡。美欧贸易磋商仍在进行中,美方为何突然提议对欧加征高额关税?欧盟方面将如何应对?美欧关税博弈将产生哪些影响?
美方为何再次威胁?
特朗普当天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欧盟在贸易方面“很难打交道”,美欧贸易磋商“毫无进展”。因此,他建议自6月1日起对进口自欧盟的商品征收50%关税。《华盛顿邮报》援引欧洲消息人士的话报道,这一关税威胁令欧盟方面“措手不及”。
分析人士认为,这一表态显示美方不满谈判进展。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当天也表示,对欧盟方面给出的方案不满意,而且欧盟“存在集体行动问题”。有美国媒体援引欧洲国家官员的话报道,美方要求欧盟单方面让步,却几乎没有提供任何回报,给欧盟出了难题,因为任何欧盟成员对谈判结果不满都会阻止或拖延协议通过。
现阶段,美欧在贸易领域分歧较大,欧盟有意在购买美国天然气、武器和农产品方面作出让步,但不会接受美国有关取消增值税、削弱数字监管和税收以及降低食品标准的要求。
另外,有分析认为,美国政府对当前美欧关系并不满意。马里兰大学国际和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克莱·拉姆齐表示,美国政府目前持有一种观点,即欧盟在欧美关系中单方面受益。
在针对欧盟的指责中,特朗普表示,当年成立欧盟就是要在贸易上“占美国便宜”,指责欧盟贸易政策不合理,导致美国每年对欧盟产生巨额贸易逆差,“完全不可接受”。
欧盟将如何应对?
特朗普再次威胁对欧盟加征高额关税,加剧了美欧贸易争端紧张局面。
《经济学人》报道,欧洲官员原本认为,美方已经看到加征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局势有可能缓和。但此次美国政府再度发出威胁言论,让欧盟各方强烈不满,纷纷表示将捍卫自身利益。
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的委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23日表示,欧盟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协议必须基于相互尊重,而非威胁。他在社交媒体X平台上表示,欧盟委员会正在全面投入并致力于达成一项对双方都有利的协议。“欧盟委员会始终愿意本着诚意开展合作,同时已做好捍卫自身利益的准备。”
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表示,欧盟不会在关键问题上让步。“如果美国寻求合作与谈判,欧盟总是敞开大门,如果只是想让我们照单全收美方要求,那他就是敲错了门。”
法国负责对外贸易的部长级代表洛朗·圣-马丁表示,50%的关税将招致欧盟反制,对美国来说也将是“不可持续”的。欧盟有必要“展示报复措施”,以便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建立真正的“力量平衡”。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认为,美国政府最新表态可能会令贸易战升温。
美欧博弈影响几何?
美方再次威胁欧盟,导致金融市场大幅震荡。当天,欧洲斯托克600指数、意大利富时MIB指数、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法国巴黎股市CAC40指数、西班牙股市IBEX35指数跌幅均超2%;美国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全面下跌。
美国政府对欧盟新的关税威胁不仅冲击市场,还给全球经济带来更多不确定性。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网站评论说,美欧看似“已经告别关税战缓冲期”。
从美国方面看,最新威胁涉及的关税水平将加剧美国国内物价上涨和商品短缺的压力,同时导致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加里·赫夫鲍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50%的对欧关税将拖累今年美国经济增长至少0.2个百分点。他预计,今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长将大幅放缓甚至出现萎缩。
从欧洲方面来看,高额关税将对欧盟汽车、机械、航空航天、化学品和药品等产业造成沉重打击。德国经济研究机构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估计,相关措施将导致欧盟对美出口短期内下降20%。总部设在瑞典的北欧资产管理公司固定收益和股票首席投资官卡斯珀·埃尔姆格林表示,相关事态显示贸易不确定性远未结束,一旦欧美无法达成协议,双方都将面临严重的经济损失。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政府发动贸易战不仅在国外导致冲突,在美国国内也掀起风暴并招致批评。美国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奥斯坦·古尔斯比23日在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采访时表示,美国关税政策朝令夕改反映了重大决策没有连贯性,导致混乱和不确定性并令人无所适从。他指出,从历史长期和全球范围来看,10%的关税已经很高,而50%的关税则完全是另一个量级的关税。
据新华社
延伸
微软封锁电邮事件凸显欧洲数字主权困境
近日,美国微软公司封锁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卡里姆·汗工作电子邮箱账户,令法院工作陷入混乱。此事在荷兰乃至整个欧洲引发高度关注,被视为针对欧洲数字主权的“严重警告”。
封锁电邮事件敲响警钟
事件导火索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因反对国际刑事法院对以色列和美国展开调查,于今年2月对国际刑事法院实施制裁,宣称要让相关人员“付出代价”,微软随后封锁了卡里姆·汗的电子邮箱访问权限,导致其无法接收和查看邮件。海牙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公务员对荷兰《人民报》说:“该事件在政府各级都敲响了警钟。”
作为回应,荷兰已启动对其数字基础设施的全面审查。荷兰议会呼吁对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应急计划。
荷兰中央银行行长克拉斯·克诺特日前公开表示,荷兰的银行、企业、政府机构在云服务方面严重依赖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等美国公司,在荷兰乃至整个欧洲,对美国科技企业的高度依赖已构成国家安全隐患。
“路径依赖”根深蒂固
面对这样的风险,欧盟并非后知后觉。近年来,欧盟委员会相继推出《数字市场法案》等新规,意在减少对外国平台的依赖,同时促进欧洲内部技术竞争。
德国和法国2020年启动了“盖亚X”计划,合作建设云基础设施;比利时2021年拨款6100万欧元,计划到2026年将国防有关数据和服务迁移至欧洲服务商提供的云平台;法国推出“可信云”认证体系,为法国用户数据提供技术、法律双重严格保护;芬兰采取混合模式,允许外国供应商在严格监管下参与市场。
尽管雄心勃勃,但欧洲对美国云技术的“路径依赖”根深蒂固,欧洲实现数字主权之路障碍重重。荷兰云服务商Intermax Group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卢多·鲍乌指出,系统迁移通常需要6个月至3年,许多政府部门已深度嵌入微软生态,甚至在人员招聘上也优先考虑掌握微软技术的员工。很多部门早已深度绑定微软系统,如今进退两难。
在技术能力和发展规模尚未赶上美国的当下,欧盟选择规则先行,试图通过法律法规限制美国科技巨头的影响力。今年4月,欧盟委员会认定美国苹果公司和元宇宙平台公司违反《数字市场法案》,对两家公司分别处以5亿欧元和2亿欧元罚款。
短期内仍难摆脱依赖
面对日益加剧的压力,美国科技公司开始重新审视其战略。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日前强调“尊重欧洲法律”。此外,微软宣布将在欧洲增加40%的数据中心容量。谷歌也在调整战略,扩大其主权云服务,并与法国国防公司泰雷兹建立合作关系。
但是,微软封锁电邮事件凸显了欧洲数字基础设施中一个关键断层——尽管大数据由欧盟境内的数据中心托管,但其运营依然由美国公司控制,因此仍受美国司法权影响。
目前,混合模式或将成为欧洲数字主权的短期现实:公共系统将逐步转向欧盟控制的数字基础设施,非关键服务则将在更严格监管下继续运行在美国科技巨头主导的国际平台。而欧洲通往数字主权的道路将会更为漫长。
据新华社
相关
美国政府拟推“松绑版”发电新方案
美国环境保护署24日证实,正起草一份旨在取消对美国境内燃煤和燃气发电厂温室气体排放限制的方案。此前,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刚签署行政令,要大力发展核电。按美国内政部长道格·伯格姆的话说,电力将关系到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
人工智能热潮来袭,大幅推高电力需求。建立先进人工智能系统需要消耗城市量级的电力。据美联社报道,技术企业、风险资本、州政府等多方围绕电力的争夺加剧,令美国电力吃紧。
美国《纽约时报》率先披露,美国环境保护署正制定方案,将“松绑”美国燃煤和燃气发电厂的温室气体排放限制。该方案将在完成部门间审查后发布。环境保护署称,这类发电厂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是导致危险的污染或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因为它们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所占比例低且还在下降。
一名环境保护署发言人说,上一届民主党政府所施能源政策已经引发多种担忧,包括可能影响发电厂电力供应稳定、推高美国民众生活成本和加重对外国能源的依赖。
特朗普在第一个总统任期内称,将废除那些要求发电厂降低碳排放的规定。他今年1月再次上台后,已签署多项利好化石燃料行业的行政令,并取消了大量应对气候变化的联邦资金投入。
此外,特朗普23日签署多项行政令,旨在加速发展核电产业,包括推动新建核电厂、加快新项目审批和放宽信贷条件等。根据行政令,能源部还应采取措施,让核电为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供电。白宫发表声明称,美国将“迎来一场核能复兴”。
白宫科学和技术办公室主任迈克尔·克拉齐奥斯说,美国将修复核工业基础,重建可靠的国内核燃料供应链。他说,这对于美国能源独立和维持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的支配地位至关重要。
据美国能源信息局数据,美国约19%的电力供应来自核电,约60%来自化石燃料,约21%来自可再生能源。美国内政部长伯格姆说,美国政府今后五年涉及电力的举措将关系到美国人工智能今后50年的发展。伯格姆同时还担任特朗普新设的国家能源主导委员会主席。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