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之间的关税战已然打响,欧盟为何敢于迎战美国?而中国在这场全球贸易博弈中又为何能够稳坐钓鱼台,不动如山?
美国总统特朗普那一纸突如其来的30%关税令,彻底打破了欧盟的最后一丝面子,且宛如一把尖刀直指欧盟的心脏。如果特朗普的这一关税政策真的对欧盟产生影响,从法国的葡萄酒到德国的汽车等产品,无一例外都会失去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对于欧盟企业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首先,考虑到美国是全球最大经济体,失去这一市场意味着欧盟企业将面临巨大损失;其次,欧洲各国因俄乌冲突已投入了巨额资金进行支援,但迄今未见明显回报,欧洲经济状况堪忧。如果再因失去美国市场而遭遇更大的经济压力,那对欧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那么,面对这一局面,欧盟是否会选择向美国妥协,屈服于关税压力?显然不是。此次,欧盟表现得异常强硬,不仅是法国媒体猛烈抨击特朗普的政策,连法国总统马克龙也明确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可接受”。西班牙方面更是表示:“美国此举是在摧毁欧洲的经济增长动力。”德国前总理默克尔也罕见地再次出山,严正指责白宫,声称:“欧盟绝不会向美国的霸权主义低头!”由此可见,大部分欧盟领导人对美国此番加税政策表示强烈不满,而自从英国脱欧后,德国与法国成为欧盟的主心骨,两国意见一致时,欧盟自然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反而开始了反击之战。按照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表态,欧盟已做好了准备,准备对美国实施215亿欧元的报复性关税,若特朗普继续施压,欧盟将进一步加码,甚至可达到700亿欧元。
对于欧盟这一警告,我们如何理解呢?可以从两方面来看:首先,欧盟敢于反击美国,根本原因在于特朗普的要求过于苛刻,给出的清单金额庞大,若欧盟答应,势必会付出沉重代价。欧洲国家已同意为美国增加军费,结果特朗普却要求它们在贸易上作出让步,欧洲人心中自然产生疑问:如果现在妥协了,岂不是意味着永远无法摆脱特朗普的敲诈勒索?谁又能保证这次不是特朗普最后一次施压?因此,欧洲人坚决不愿再继续让步。其次,虽然欧盟的态度看似强硬,但其实其反制措施的成本大致在1000亿欧元左右,这个规模并不算过于庞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欧盟的警告更像是一场战略性演练,旨在让美国评估一旦加征关税后的得失。一旦双方意识到对方无法承受此类经济损失,必然会做出让步,及时止损。
那么,面对这场美欧关税战,中国又在做些什么?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曾预言:“没有赢家,强征关税终将自食其果。”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特朗普在对中国发动关税战后突然选择紧急停火,因为中国成功承受了关税压力,而美国才是最终的受害者。特朗普此番对欧盟开战,并不代表他已经放弃对中国的攻击。事实上,如果美欧的关税战最终以欧盟对美国屈服告终,那么特朗普无疑会重整旗鼓,继续寻求对中国的经济打压。
面对这种局势,中国早已做好了充分准备。首先,中国开始调整外汇储备,逐步降低美元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最新数据,中国已经连续两个月减持美国国债,这一行动表明,中国一直将美债视作一种投资工具,而当中美关系紧张时,为了规避风险,中国采取了适度抛售美债的策略。其次,中国大幅增加黄金储备。最近,中国央行披露了黄金储备总量,已接近2300吨,并且这一增持势头仍在持续。仅在今年6月,中国央行又购买了2.18吨黄金并将其运回国内。那么,为什么中国如此注重黄金储备的增加?首先,特朗普政府的不稳定性直接影响了美元的信誉,导致美元的实际价值大打折扣。其次,中国坚定地站在“去美元化”的潮流前沿,只有在黄金储备充足的情况下,才能更加从容自信地推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去美元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