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晓静
美国特朗普政府掀起的关税战风波再起。当地时间7月14日,特朗普称对俄罗斯感到非常不满,威胁将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特朗普称,如果无法在50天内达成协议结束俄乌冲突,美国将对俄罗斯实施“非常严厉的、大约100%的关税”。
除俄罗斯外,自7月7日以来,特朗普已先后对包括加拿大、日本、巴西等25个贸易伙伴发出类似的加税威胁,加征的关税税率为20%至50%,其中铜制品适用50%关税。
据英国路透社报道,7月12日,特朗普宣布,因与主要贸易伙伴多轮谈判未果,拟自8月1日起对墨西哥及欧盟进口商品加征30%关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真实社交”上分别致函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公布此项措施,其强硬姿态“令美国盟友震怒、投资者恐慌”。作为美国两大核心贸易伙伴,欧盟与墨西哥同步谴责该政策破坏贸易公平,同时承诺将在最后期限前继续推动全面协议。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在索诺拉州表态强硬,她说:“处理此类事务首需冷静头脑。我们明晰对美合作边界——国家主权永不容谈判。”欧盟贸易专员马罗斯·塞夫科维奇7月14日的回应更显凝重:“收到信函时深感遗憾与失望……尤其当前谈判已进入高级阶段。”他强调欧盟仍聚焦谈判解决,但坦言“正为所有可能结果做准备”,包括反制措施。14日傍晚,塞夫科维奇即启动与美国同僚磋商,并称“难以想象未竭尽全力便放弃谈判”。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特别申明对墨西哥及欧盟加征的30%关税“独立于所有行业性关税”,意味着现行钢铁铝材50%关税及汽车25%关税政策维持不变。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警告称,若加征的关税税率落地,美国民众将在农产品、医疗器械、电子产品及酒类饮品等领域承受涨价压力。虽然近3个月美国通胀数据保持稳定,但现实机制更为复杂:“进口商预缴关税后,虽可能短期消化部分税额,最终仍将转嫁给消费者。”
不过,路透社也分析称,今年8月1日最后期限实为谈判缓冲窗口。“特朗普素有撤回关税威胁的先例”,此番密集发函标志着特朗普重拾今年4月份时的激进贸易姿态——当时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威胁曾引发市场剧烈震荡,后因白宫暂缓执行才得以平息。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援引荷兰国际集团报告称,特朗普的“征税信”“既非情书亦非战书,实为谈判施压工具”。德国贝伦贝格银行经济学家萨洛蒙·费德勒告诉CNBC,此番关税战升级延续了美方一贯的策略轨迹——“总统常以极端立场开路,再寻求妥协。”
“特朗普只威胁在今年8月1日实施新的30%关税而非即刻实施,这显露出了谈判意愿。”费德勒指出,伴随企业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加之国内政治议程更迭,特朗普或将避免进一步升级“关税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