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代表团在瑞士的贸易谈判,什么都没谈出来。据商务部官方通稿,双方就彼此关注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坦诚、建设性的交流。双方将推动已暂停的美方24%对等关税和中方反制措施展期90天。历时两天的谈判,谈出休战期延长3个月。这背后隐藏的信息,相当复杂。
中美坦诚交流
在外交术语中,深入、坦诚和建设性,是比较常见的词。它们的大致意思是,有谈到关键问题,发生了激烈争吵,但没有不欢而散,约好下次接着谈。对我们来说,这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局面。因为我们的心理预期就是,只要能扛住特朗普政府的施压,美方承受的代价就一定比我们大。
有些网友可能觉得,既然中国比以前更强了,就该对美国主动出击。这种想法很提气,但也有问题。中美在绝对实力对比上,仍是美国占优,只是现在他们的经济和国家治理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才给了我们逆转形势的机会。我们是要趁机缩小中美之间的差距,但也要在世界范围内树立起能和美国平等对话的形象。
前两天,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来华访问,就提到一个细节。说中方已经转变策略,从以前还愿意做一些表面上的让步,变成在产业政策方面,对欧盟“绝不妥协”。有参与谈判的欧盟官员指出,这正是因为,中国治住了美国,才更有信心拿捏欧盟的软肋。
美方提议被拒
欧盟自身的软弱,我们不多展开。这次中美会谈,美国也是有明确要求的。美财长贝森特早早放话,要跟中国沟通购买俄油的问题。特朗普在最新表态中说,他给普京发出了新的最后通牒,10天内俄乌不能和谈,就要对俄罗斯加征关税,并发起二级制裁。到时候买俄油的国家,比如中国和印度,将会被征收100%的关税。
而这,将会导致一个很诡异的现象。中美贸易磋商,本就是特朗普政府挑起的关税战,发现打不过才坐下来谈的,如果因为俄乌问题,又跟中国再打新的关税战,结果也不会有任何改变。贝森特把这事儿拿到瑞士去谈,是要中国先服个软,配合特朗普对俄施压,解决俄乌冲突,算是一种国与国之间的“人情世故”。
但在我们看来,这是典型的干涉内政,关于这个问题,咱们外交部的回应是,中方将根据自身的国家利益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说的更直接一点,就是美方提出的要求,被我们断然拒绝。说来也是巧,在欧盟对美下跪的协议中,有一条是欧盟要在未来3年内,向美国购买7500亿美元的能源产品,如果咱们也妥协,不买俄油,是不是也要从美国买?
特朗普会来吗
特朗普团队这些小算盘,咱们看得很清楚,态度也很坚决。那接下来中美该怎么谈,就很关键了。中美新一轮的“关税休战”,理论上可以无限展期,90天之后再续90天就行。美国方面的计划,可能是等收割完全球,再集中精力来对付中国,但从现在的情况分析,只要中国不妥协,像俄罗斯、巴西,包括印度等金砖体系国家,还有大部分全球南方国家,都会站在美国的对立面。
这对美国来说,显然是无法接受的。所以不排除,美国会拿出已经投降的欧盟,来做谈判筹码。比如中欧之间,也有一些贸易摩擦,还是拜登任内折腾出来的。特朗普大可以逼着欧盟对中国妥协,换取中国对美做出让步。这样一来,付出代价的就是欧盟,中国和美国,甚至俄罗斯都有好处,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当然这种损招,特朗普不会让贝森特、卢特尼克等人转达,只会由他自己出面。这两天,特朗普又谈到来中国访问的事,一会儿说已经收到邀请,一会说不感兴趣,表现非常割裂。但据接近白宫的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仍希望在年内访华。从现在开始算,90天的休战期差不多是到10月底、11月初,各位觉得在这之前,特朗普会不会来中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