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资本加速进场!投研产“共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基金遴选新子基金|聚焦2025WAIC
创始人
2025-07-30 20:11:39
0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金华 上海摄影报道

2025WAIC落下帷幕,在本届大会上,围绕人工智能产业链的研发、生产、投资的节奏进一步加速。

7月27日,上海浦东天使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同时启动浦东新区人工智能种子基金,总规模20亿元,浦东创投集团与智子力控等18家前沿科技企业完成首批签约;28日,上海正式宣布成立人工智能企业风险投资(CVC)基金,首期规模30亿元,规模达到千亿级别的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正式启动第三批子基金遴选,并与浦发银行、智元机器人、无问芯穹、稀宇极智科技、基流科技、意优科技、筑梦岛、清程极智8家企业签署产业生态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展赋能生态网络。

“此次遴选鼓励普通合伙人(GP)与符合三大先导产业上海重点布局方向的龙头链主企业合作设立基金。将通过市场化遴选机制,与产业链主深度合作,加大CVC基金布局,把握产业演进节奏,前瞻制定投资路径图,与产业创新趋势同频共振。”上海国投相关人士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大会期间,多位受访的产投及私募市场人士对记者透露,地方母基金先行,创投、私募跟进,以上海打造人工制造高地的先导产业母基金为例,千亿规模将撬动万亿社会资金加速布局。

耐心资本和产业技术“同频共振”

“如果用一个词来描述今年人工智能大会的感受,那就是同频共振。AI的推陈出新与资本的加持,再到具体的应用和规模化量产,AI独角兽、国资创投、大型金融机构、研究院等都在寻找合作方,期间举办的多轮投融资洽谈会以及技术交流会都人气爆棚。AI的赋能已经深嵌各类场景。”7月29日,一家参会的创投机构合伙人高远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上述上海国投人士坦言,四天大会期间,上海国投每天都举办多场路演生态活动,旗下基金管理人携手头部大模型、芯片、语料、应用等企业和生态合作伙伴进行对接。“上海国投先导公司所管理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计划投资的第三批子基金包含两种形式,即新发起设立的子基金和以增资入伙方式参股已设立的基金。无论是新设还是后续募集的,都为设立或迁址到上海市内的股权直投基金。这些子基金必须由专业管理机构进行市场化、专业化管理,并且要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重点支持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这三大先导产业发展,这一要求进一步明确了资金的投向和使用方向,确保资金能够精准助力上海重点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在本次遴选过程中,与符合三大先导产业上海重点布局方向的龙头链主企业合作设立基金成为一大亮点。上海国投先导将借助市场化的遴选机制,加大对CVC基金的布局力度。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借助龙头链主企业深厚的产业认知来指导投资策略,准确把握产业演进的节奏,前瞻性地制定投资路径图,从而与产业创新趋势保持同频共振,让投资更贴合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数据显示,上海国投三大先导母基金自去年9月底具备投资条件以来,展现出高效的运作能力。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快速决策了36个项目,其中包括29个子基金和7个直投项目,投决总金额高达259.55亿元,成功带动了超过1000亿元的社会资本注入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对此,也有业内资深人士分析,上海国投先导母基金已累计完成26只市场化子基金的遴选,不仅领投了一批链主企业,还吸引了一批头部管理人首次落户上海,为上海的产业生态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加速发展,预计先导母基金能带来十倍的放大效应,吸引万亿级社会资金进场。

值得关注的是,从资本的加速进场到技术的更新迭代,这期间实现“同频共振”的路径备受关注。

毕马威中国数字化赋能及人工智能主管合伙人张庆杰告诉《华夏时报》记者,AI转型绝非简单技术叠加,AI驱动的数智转型是深层价值塑造、思维创新、情感共生等全过程变革新范式,企业通过“赋能、融合、演进”三个阶段推动企业、职能、基础三个层面的AI应用,同时有效构建转型中的“道、法、术、器”,提升企业产品及服务价值、调整优化流程、提升落地效能。

从产业角度观察,毕马威中国通信、媒体及科技行业主管合伙人陈俭德分析指出,处于快速发展周期的人工智能,存在巨大的应用前景。结合行业实践,当前AI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已体现在降本增效、加快数据驱动决策、提升数据分析和洞察力等多方面。但很多企业仍缺乏清晰的AI战略、实施计划、技术基础设施和信任框架。

“在2024年人工智能融资中,细分赛道大模型最多,其他依次为基础层、技术层、行业应用、通用应用等。人工智能及其他高科技行业也为全球IPO市场带来新的动能。步入2025年,AI行业的整体投融资逻辑与2024年相符,机器人与AI软件为代表的应用赛道投资热度更为明显。此外,在资本青睐、政策鼓励与市场热度的多重加持下,更多AI企业启动IPO计划以实现进一步发展。目前港股便是现阶段AI行业所偏好的资本市场之一。”谈及资本与技术的对接,毕马威中国资本市场主管合伙人张京京直言。

千亿基金撬动万亿资本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千亿基金撬动万亿资本,上海国投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也对投资绩效建立完整的投后评价体系。据介绍,母基金会从返投、聚焦率、业绩、合规等多个方面对基金进行考核,同时还围绕对上海市相关产业生态贡献、投资策略匹配、投资节奏把控、项目招引与产业赋能、活动影响力、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嫁接等维度,开展全方位的考核评价工作,以确保子基金的运作符合预期目标。

无独有偶,2025WAIC紧锣密鼓推动投资、研发对接,在场外,人工智能规模化投产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7月28日,长三角国创中心旗下的基金公司——国创长三角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戈壁创投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发起设立总规模达3亿元至5亿元人民币的“长三角国创中心专项基金”。

据悉,人工智能专项基金将聚焦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与垂直场景落地两大核心方向,建立项目筛选“技术壁垒+商业化潜力”双重评估体系,计划在未来3年内投资15至20个高潜力项目。

“对早期概念验证项目,提供首笔不超过200万元的资金支持;通过概念验证的项目,采用拨投结合模式提供千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资金支持,助力从1到10的技术转化;当项目进入商业化推广阶段,再通过基金投资方式推动从10到100的规模扩张。此外人工智能专项基金将通过市场化运营,构建资金+场景+产业资源的组合支持,放大财政资金的杠杆效能,将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共同参与人工智能生态的构建。在产业端,基金将依托长三角国创中心联动龙头企业成立的‘人工智能+’创新联合体,确保投资项目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国创长三角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表示。

同日,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企业之一的科沃斯集团宣布其机器人核心部件及机器人本体制造项目签约仪式在浙江湖州举行。相关签约信息显示,该项目主要聚焦机器人未来产业相关的传动、减速、关节等核心部件及各类具身智能机器人本体的研发与制造。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年产各类机器人关键核心部件约2000万件、产值超10亿元。

而这只是我国在人工智能产业链上加码投产的一个缩影。

“截至去年9月底,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接近6000亿元,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领先,超全国的1/3。另据《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24》,在全国4311家人工智能核心企业的地区分布中,长三角地区以31.73%的占比排名居前。从省份来看,核心企业数量最多的前五个省份中,除北京和广东外,长三角地区占三席,分别是上海、江苏、浙江。从长三角四个城市发布的数据看,到2025年,上海人工智能产业的规模达到4000亿元;杭州和苏州分别达到3000亿元,合肥达到2000亿元。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要达到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0万亿元。以长三角地区占比三分之一产值测算,未来五年,长三角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的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真正迎来全产业链的大爆发。”7月29日,长三角人工智能专家赵程程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元UP加推301KM领航型 售... 7月30日,元UP正式加推301KM领航型,售价7.48万元。并同步上新了两款车色,以持续进化的产品...
这台本田纯电代步小车如果进入国... 对每月轿车销量感兴趣的朋友肯定知道,如今热销产品已从紧凑级车型转变为入门级小电车,如多月位居榜首的吉...
凭借加量不加价,海狮06能否重...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薇 王宁宁】比亚迪海洋网,要用“亲儿子”扛起销量大旗。 7月24日,比亚迪海狮...
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登陆加... 特斯拉近日宣布,其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正式进军美国加州湾区,这一举措标志着特斯拉在自动驾驶出行领域迈出...
日本首个中国鳗鱼品牌诞生,天马... 导 读 天马科技集团在日本东京隆重举行“犒赏鳗鱼”新品牌发布会,并正式宣布成立日本分公司“天马科技株...
中国长安汽车启航:启源、深蓝、... 记者 周信 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长安汽车“)正式挂牌成立。7月30日,中...
如何选择翻译国外驾照机构? 翻译国外驾照这事,看着简单,真要办起来却有不少门道。不管是刚从国外回来,还是想在国内短期开车,都得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