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原本被认为会是第一个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的国家,但现在却被美国课以50%的最高关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美国和印度之间的关税问题,明面上看是因为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为克里姆林宫提供战争资金,特朗普团队也以此指责印度,但从特朗普团队并未指责俄罗斯石油的其他购买者等情况来看,这其实不过是借口,特朗普团队也知道购买俄罗斯石油不对,明白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中谁是正义的一方,谁是非正义的一方。
真正的问题实际上在于关税,尤其是美国商品能否进入印度的农业市场,占印度近一半人口的农民恰好是莫迪的最大支持者,一旦廉价优质的美国商品进入印度市场,印度的农业和乳制品行业将遭受压倒性冲击;从政治上考虑,高举民族主义大旗的莫迪在这个问题上根本无法妥协,妥协就意味着莫迪及其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将付出难以接受的代价,因此,莫迪必须拒绝美国商品进入印度农业市场。
此外,印度还有一些其他的政治考虑,这里我就不详细说了,简单说一下,包括:
印度希望推动无霸权大国的多极化秩序与特朗普推行的MAGA、偏向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单边主义相悖;
特朗普强调的交易型外交让印度担心自己会在边境问题上被出卖;
印度不满特朗普自称调停印巴冲突是自己的功劳,这相当于否定了印度自身的军事威慑力,是对印度主权的侵犯;
印度希望美国一视同仁,因为不仅印度在购买俄罗斯石油,而且印度还不是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凭什么美国就要对印度课以最高关税?
特朗普在俄乌问题上一直没有对克里姆林宫施压的理由之一,是避免迫使俄罗斯与美国的潜在战略对手靠拢,但在与印度的关系上,特朗普的做法却适得其反:莫迪即将来天津参加上合组织峰会,这被认为是中印关系缓和的一个重要信号,这被认为是美国压力下印度主动寻求盟友,至少是合作伙伴。
彭博社报道称,在西方制裁压力下,印度自2021年以来首次向中国出口柴油,一艘与俄资公司“纳亚拉”有关的油轮EM Zenith于7月18日从瓦迪纳尔出发,载有49.6万桶低硫柴油,目的地原本是马来西亚,但在马六甲海峡掉头,最终前往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