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来关注东京中央十五周年的秋季大拍,由于是周年庆的大拍,本次从预展到拍卖的时间从9月8日一直到9月15日,堪称是近年来整体质量最高,阵容最为鼎盛的一次。
今天我们则一起来关注古董部分,本次十五周年出自于名门的特色专场令人目不暇给,出自于日本著名书道文库的一批田黄国石,是近年来极为罕见的田黄盛宴,同时,两方沈氏砚林藏砚、鸿禧美术馆珍藏、端方旧藏古砖、秦峰男珍藏等等,精彩纷呈。
希望对藏友有所帮助或者引起你的一些小兴趣。少走弯路,关于民间藏品的出手想必藏友们都会有疑问和顾虑,但是还是要尊重藏品的客观事实,实事求是,以诚相待!你的一份认可才是最重要的。
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求真务实》
国内一线拍行送拍(嘉德,保利,翰海,中贸圣佳,古天一,大羿,明石,华辰,西泠印社,崇正,华艺国际,私下交易:全国国有文物商店交易会,博物馆推荐)香港拍卖:(苏富比,佳士得,香港保利,香港嘉德)藏品征集,(上方图片)详情咨询 叶老师
征集项目: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当代书画、油画雕塑、古董珍玩、紫砂艺术、铜炉佛像、瓷板画、印章、玉器、钱币、邮票等 (犀角,象牙,青铜器不征集)
收而不研者俗,藏而不鉴者傻,以藏学师者德,以藏悟心者美,以藏缘友者雅,以藏养藏者富!
石帝传臻—东京著名书道文库旧藏田黄等国石珍品专场(Lot1021-Lot1032)
在拍卖市场上,田黄毫无疑问是最为金贵的印石,没有之一,所以在拍卖图录上,田黄石的一个重要数据就是“克数”,自古“一两田黄十两黄金”,如今的市场上,田黄就是论克卖的,有的顶级田黄能够卖到每克20万元的天价!
2017年东京中央香港秋拍
清康熙 御制田黄甪端钮纳兰性德自用对印
成交价:约合2031万人民币
受中国之影响,一衣带水的日本对田黄同样有着执着的热爱与追求,田黄可谓深受整个汉文化圈人士的喜爱。据统计,日本收藏中国古代印章,有东京国立博物馆、京都藤井有邻馆等机构,私人则主要集中在一些著名书法篆刻家及文人收藏家手中。这些年来市场上出现过的顶级古代田黄,相当部分都出自于日本藏家的珍藏,如2017年的东京中央拍场上,一对清代大才子纳兰性德自用田黄印以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而本次东京中央十五周年的田黄盛宴,同样精彩纷呈。
Lot1022
清早期 田黄冻石雕天禄钮印
L:3.8cm;W:2cm;H:3.7cm 57.5g
JPY: 8,000,000-10,000,000
RMB: 400,000-500,000
来源: 东京著名书道文库旧藏
此印择田黄冻石雕刻而成,石质嫩如鱼脑,润如羊脂,凝结剔透,通体萝卜丝纹,数条红筋如血丝隐现,表皮稍有因长期自然氧化而形成的橘红色斑纹,整体包浆自然,葆光内敛,为田黄石材之极品。
明清之际,古兽钮雕是寿山石印章雕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在宫中和上层官员文人所使用的印章中备受推崇,主要有貔貅,辟邪,天禄,甪端,螭龙,螭虎等等,这些古兽雕刻均惟妙惟肖,古意盎然,是赏玩的绝佳器物。清代早期康雍时期,寿山石钮雕名家辈出,如杨玉璇,周尚均等,其作品均作为贡器进贡皇家,本器物雕刻工艺精绝,展现出刻者极高的雕刻技艺,颇有杨玉璇作品之风格,为清代中早期之佳作无疑。
Lot1023
清田黄各式钮印一套
清早期田黄羊钮印
清早期田黄天禄钮印
清早期田黄獬豸钮印
清早期田黄貔貅钮印
清中期田黄四方素印
清中期田黄四方素印
清中期田黄四方素印
清中期田黄四方素印
清中期田黄王思度款四方素
1023-1
印文:养拙就闲居(白)
1023-2
印文:随处体认天理(朱)
1023-3
印文:结庐在人境(朱)
1023-4
印文:兰观(白)
1023-5
印文:心夔(白)
1023-6
印文:长松荫庭(白)
1023-7
印文:保拙守中(白)
1023-8
印文:深羡闲云无是非(白)
1023-9
边款:壬申夏日作 王思度
印文:秋静轩(白)
L:2.6cm;W:2.5cm;H:3.7cmᅠ41g
L:3.8cm;W:1.6cm;H:4.5cmᅠ44.5g
L:3.4cm;W:1.8cm;H:3.5cmᅠ35.3g
L:3.3cm;W:1.9cm;H:3.9cmᅠ38.4g
L:2.2cm;W:2.2cm;H:4.7cmᅠ60.4g
L:2.1cm;W:2.1cm;H:5.3cmᅠ66.9gᅠ
L:2.7cm;W:1.3cm;H:3.3cmᅠ29.9g
L:2.6cm;W:2.6cm;H:4.4cmᅠ82.3g
L:2.7cm;W:2.6cm;H:5.2cmᅠ94.5g
JPY: 40,000,000-50,000,000
RMB: 2,000,000-2,500,000
来源: 东京著名书道文库旧藏
本拍品一组九方,均为上等田黄精雕而成,九方佳印均石色纯正,品相绝佳,集中体现了田黄“温,润,凝,腻,洁,嫩”之六德特点,为清代田黄佳材之经典范例。九方佳印可分为钮雕和六面平头两类,其中钮雕印四方,六面平头五方,均雕刻印面。外配双层日本桐木盒,内盒以白绢作内饰,为日本传统印材收纳方式。本拍品旧藏者宝藏数十年,因不忍零散释出,流落各方,故全套九方田黄重器为一个目标整体释出。
Lot1025
清翁方纲款田黄洛神赋诗文四方印
边款:其形也 翩若惊鸿 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 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 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 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 灼若芙蕖出渌波 秾纤得衷 修短合度 丙戌中秋书于未雨山房 北平翁方纲
印文:是真名士自风流
L:3.3cm;W:1.6cm;H:5.6cm 68.5g
JPY: 6,000,000-8,000,000
RMB: 300,000-400,000
来源: 东京著名书道文库旧藏
此印择上等田黄四方随形雕琢而成,色如熟透之琵琶,温润如和田之美玉,凝结如冰,滑嫩如肌,萝卜丝纹如絮状流云游荡其内,少许红格如细小血丝隐现其中,实可谓田黄中之少见珍品。印石一面薄意雕洛神图,在雕刻者高超的雕刻技艺之下,将洛神的美妙身姿完美的展现出来,在田黄自然的石纹映衬之下,更显其婀娜神韵,美不胜收。印之另一面以楷书刻曹植《洛神赋》选段,后有“丙戌中秋书于未雨山房北平翁方纲”落款,底部刻“是真名士自风流”篆书朱纹印面。翁方纲(1733-1818)是清乾隆,嘉庆时期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本件作品材质优异,体量硕大,雕工精美,外加名仕翁方纲刻写之诗文印面,赋予了其特殊的文人韵味。
薄意清赏—鸿禧美术馆旧藏田黄等薄意印石专场(Lot957-Lot970)
继2023年春拍「元明清重要漆器专场」与秋拍「明清古墨专场」后,本次东京中央十五周年秋拍再获鸿禧美术馆委托,推出「田黄等薄意印石专场」,共十四件目标,皆为田黄寿山石薄意佳作,石材珍稀,雕工精妙,充分展现馆方卓越的收藏眼光与审美高度。
Lot960
清林清卿田黄银包金巧雕梅竹双清图随形印
L:5.5cm;W:2.5cm;H:5.5cm 89.7g
JPY: 8,000,000-12,000,000
RMB: 400,000-600,000
来源: 鸿禧美术馆旧藏
此田黄石选材尤为珍贵,呈现出典型的“银包金”特征,“银包金”是田黄石中极为稀有且备受推崇的一种特殊品种,内部呈金黄、橘黄或熟栗色,质地通透,油润光亮,是田黄石的精华所在。通体雕刻线条硬朗流畅,深雕浅刻,注重石头天然纹理走向,尤其是借天然石皮之分布而布局画面,疏密得当,是典型的林清卿作品。
林清卿的雕刻技艺在这方随形印上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在方寸之间创造了丰富的空间层次:近景梅枝遒劲,中景竹影婆娑,远景则保留石材天然肌理如云雾缭绕,构成一幅立体的“梅竹双清图”,实现了“尺幅千里”的艺术效果。
Lot961
清鸡油黄田黄薄意秋山行旅图纹四方随形钮印
L:3cm;W:3cm;H:10cm 211g
JPY: 20,000,000-30,000,000
RMB: 1,000,000-1,500,000
来源: 鸿禧美术馆旧藏
出展:[鸿禧集珍],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鸿禧美术馆主办,1996年5月。
出版:①《鸿禧集珍 一九九六年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张秀政发行,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出版,1996年5月,第113页第4号。
②《鸿禧美术馆 中国雅趣品录 印石选》张秀政发行,鸿禧美术馆出版,中华民国七十九年,第266,267页。
本印择上等田黄冻石雕成,集中展现了田黄石“细、结、润、腻、温、凝”的六德之美。印石四壁通体薄意雕成,作“秋山行旅”图纹,本印之薄意雕刻突破传统浅浮雕的局限,通过极富层次感的刀法处理,使画面在极浅的雕刻深度中呈现出丰富的空间关系。尤其是对云雾的处理,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既保留了田黄石的天然是石皮之美感,又赋予画面空灵悠远的意境,展现出艺术家高超的写实功力与艺术表现力。本次这方田黄薄意印珍藏于鸿禧美术馆多年,在东京中央十五周年之际释出,机会极为难得。
Lot961出版
Lot970
田白薄意云石纹四方印
印文:读书击剑
L:2.5cm;W:2.5cm;H:7.8cm 124.6g
JPY: 8,000,000-12,000,000
RMB: 400,000-600,000
来源: 鸿禧美术馆旧藏
出版:《中国雅趣品录 印石选》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发行出版,中华民国七十九年十月,第56号。
本印择田白石雕成,田黄石中的“田白” 并非独立石种,而是田黄石的一种特殊色系表现,白色代表浅色系极端,类似羊脂玉的乳白色至象牙白过渡,据不完全统计,田白仅占田黄总产量的不到百分之一,且以小料居多。本田白印重124.6克,为难得的田白大器,刻者用薄意浅刻技法在凝脂般的质地上刻饰流云,大有空灵灵动之感,是一方极为少见珍贵的田白精品重器。
Lot970出版
金石永年问道瓦甓—端方旧藏古砖专场(Lot1033)
六舟(1791—1858)百岁图 浙江省博物馆藏
汉晋古砖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是艺术文化成就中的集中体现。古砖铭文乃前人遗迹,对于学术研究可以提供很多帮助。可以这样说,古砖是近年来金石收藏圈的宠儿,名人旧藏的砖瓦更是收藏热门。这次东京中央十五周年,带来十一方端方旧藏,在其《陶斋藏石记》、《陶斋藏砖记》多有累累著录的稀世珍宝。
Lot1033
端方(1861-1911)旧藏砖十一方
附《陶斋藏石记》一函
尺寸不一
JPY: 5,000,000-6,000,000
RMB: 250,000-300,000
来源:端方旧藏。
出版:①《陶斋藏砖记》,端方撰,清宣统元年(1909) 石印本。
②《陶斋藏石记》,端方撰,清宣统元年(1909)10月 石印本。
③《砖文钟英》,宇野雪村编,西东书房。1987年4月。
旧藏者简介:
托忒克•端方字午桥,号陶斋,清末大臣,金石学家。歴任官陜西按察使、布政使、护理陜西巡抚,湖北巡抚、湖广总督、江苏巡抚,继而又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等。端方从政之余,醉心于古玩收藏,是晚清著名的收藏家之一。
《陶斋藏石记》一函十二册
《陶斋藏石记》全书共分四十四卷,宣统元年(1909)由上海商务印书馆石印出版。 卷首前有牌记「陶斋藏石记 宣统元年十月刊行」、卷四十四后有牌记「陶斋藏砖记 宣统元年石月刊行」。《陶斋藏石记》共收录端方收藏的刻石650件,其中西汉8件,东汉37件,魏晋南北朝240件,唐碑281件,五代4件,宋22件,辽金30件,元11件,明17件。所收刻石种类有碑碣、造像、石经、墓志铭、泉范、塔记、井栏、田券等。卷首有端方和龚锡龄的序言,接着是总目录,每条目录下记录刻石的年代。
文房集珍—沈氏藏砚及其他文房四谱专场(Lot1034-Lot1131)
沈石友(1858-1917) (吴昌硕绘)
《沈氏砚林》有着砚中石渠宝笈的美誉,堪称是历代砚台收藏体系中最受藏家所追捧的,也因为其曲折的流传经历加上战火的洗礼,如今能够留存于世的《沈氏砚林》藏砚极为难得,而东京中央凭借其深厚的资源,十几年来拍出沈氏藏砚占据了半壁江山,也屡屡创下数百万元的高价。
2015年东京中央秋拍
沈石友旧藏生圹后志砚
落槌价:8000万日元
《沈氏砚林》整批藏砚几经波折,最终为日本书道家桥本关雪珍藏,但可惜的是,1945 年桥本关雪过世,蔚为大观的沈氏藏砚也在战乱中散佚四方,大多不知所踪,迄今《沈氏砚林》中所收录的砚石,据称存世者约不足六十方,近些年来,只要有《沈氏砚林》藏砚出现,便无一不卖出高价。本场东京中央十五周年秋拍,又将呈现两方《沈氏砚林》藏砚。一方为「沈石友旧藏吴昌硕铭端石张文敏公夔龙纹淌池砚」,一方为「沈石友旧藏吴昌硕铭龙黻砚」,均有吴昌硕所撰写的砚铭,堪称工艺与文化交融的翰墨珍宝。
Lot1064
沈石友旧藏吴昌硕铭端石张文敏公夔龙纹淌池砚
砚铭:玉钮已似金瓯缺 文敏文房此长物 霜夜钞书眼如月
丙辰残腊 石友属铭于海上癖斯堂中
钤印:俊(朱)、张坤厚藏(白)、得天(白)
L:17.9cm;W:13.4cm;H:4.5cm
JPY: 8,000,000-12,000,000
RMB: 400,000-600,000
出版:①《沈氏砚林》民国,沈若怀编辑。
②《砚林》松丸东鱼编,红白社,1970 年,第七砚。
③《沈氏砚林》 二玄社出版发行,昭和五十六年二月,第三卷第107号。
④《沈氏砚林》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发行,1993 年10月,第246页,107号。
本砚端石雕琢而成,砚色青紫,整体砚体厚重敦实,雕刻纹饰古朴雅致,线条刚直有法,弯转有度,看似简略朴实,实则精细入微,是一方典型的清代官砚。外有日本制红木砚盒,盒盖贴有“白沙村庄”四字朱纹印笺。
砚中“得天”一印,为清代名臣张照之字,表明此砚最早为张照自用之砚,所以吴昌硕在砚铭中亦题到“玉钮已似金瓯缺 文敏文房此长物”。张照(1691-1745),清初大臣、诗人、画家。
根据砚铭中“丙辰残腊”可知,此砚至少于1916年(丙辰)归藏于沈石友。《沈氏砚林》中的158方砚台,大致可分为数类,一类为前人旧藏,沈氏递藏,且只有前人刻铭;一类为前人旧藏,沈氏递藏,吴昌硕,沈石友共同撰文,刻铭而成;其三为只有沈氏刻铭者一部分。其中以有吴昌硕撰文刻铭者为贵,最为世人所重视。本砚有张照刻印,另有吴昌硕撰文,加之砚台砚体形制敦实大气,是《沈氏砚林》中目前面世的少见良材大砚,殊为珍贵。
Lot1064出版
Lot1065
沈石友旧藏吴昌硕铭龙黻砚
砚铭:龙黻研
甲寅清明前三日 石友属 吴昌硕 缶(白)
有文无质 遑论学术吁嗟乎龙黻 石友(沈)
L:20cm;W:11cm;H:4cm
JPY: 8,000,000-12,000,000
RMB: 400,000-600,000
出展:《 缶墨东游 吴昌硕生诞一七〇周年记念》展 ,2014 年5月,第73号。
出版:①《沈氏砚林》民国,沈若怀编辑。
②《砚林》松丸东鱼编,红白社,1970 年,第九十八砚。
③《沈氏砚林》 二玄社出版发行,昭和五十六年二月,第二卷第52号。
④《沈氏砚林》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发行,1993 年10月第134页,52号。
⑤《缶墨东游 吴昌硕生诞一七〇周年纪念》展 ,三圭社发行,2014 年5月,第73号。
吴昌硕为本砚撰写:龙黻研,以此为砚之名字。黻,指古代礼服上黑与青相间的花纹,黻纹,特指中国古代礼服上黑青相间的“亚”形的装饰性花纹,多见于古代帝王礼服的十二章纹样。沈石友所撰写砚铭“有文无质 遑论学术 吁嗟乎 龙黻”,意思为“只有华丽的辞藻,而无实质性的内容,更谈不上什么真正的学术了,可叹啊,正如那些像龙纹黼黻办的浮夸之物”。文如其人,吴昌硕,沈石友都是愤世嫉俗,踏实作学问的性情中人,故能相互赏识,惺惺相惜,本砚的铭文便是最好的证明。
Lot1065出版
Lot1063
清 宋坑端石庆云蕴真砚
L:18cm;W:11cm;H:5.5cm
JPY: 1,500,000-2,500,000
RMB:75,000-125,000
注:附山口弘达 犬养毅等题跋手卷
来历:大正昭和时期日本著名书画家佐藤紫云递藏
砚配双层桐木盒,外盒写“庆云砚”,内盒有山口惠石书“宋端溪水岩石 蕴真砚”。另有手卷一轴,内有佐藤紫云,山口弘达,榊原浩逸,犬养毅等题跋赞纹。其中佐藤紫云为本砚的旧藏者。佐藤紫云为明治晚期,昭和早期著名书画家,曾旧藏佳砚七十余方,备受当时砚界赞叹。
Lot1093
清翡翠素纹笔
L:24cm
JPY: 1,000,000-2,000,000
RMB: 50,000-100,000
Lot1097
清红地描金银云龙纹斗方纸一盒
L:56.5cm;W:56.5cm×50
JPY: 3,000,000-5,000,000
RMB: 150,000-250,000
此种纹饰是皇帝专用,属宫廷用品。此类宫绢为内廷常用之物,于典礼节庆之日,写福寿字分赐王公大臣,宣示皇恩浩荡,故颇为珍贵,可宝可藏。
Lot1103
明匏庵款歙石辟雍砚
砚铭:骊龙之珠云吐吞 元气盘旋性存 浑灏流转润且温 牛毛茧丝囗可扪 匏庵
H:2.7cm;D:19.5cm
JPY: 800,000-1,200,000
RMB: 40,000-60,000
吴宽(1435-1504)字原博,号匏庵、玉亭主,世称匏庵先生,江苏苏州人。明代名臣、诗人、散文家、书法家。
Lot1107
明歙石七襄报章砚
箱款:歙石七襄报章砚 石仙洞珍袭 大观生题签
砚铭:七襄报章
L:15.5cm;W:10.5cm;H:2.9cm
JPY: 3,000,000-5,000,000
RMB: 150,000-250,000
来历:①内海有竹旧藏
②藤田美术馆递藏
③Christie’s New York,2017年3月15日,Important Chinese Art from the Fujita Museum(宗器宝绘—藤田美术馆藏中国古代艺术珍品),Lot 518。
Lot1114
清歙石大眉纹板砚
L:23cm;W:15cm;H:3.2cm
JPY: 500,000-800,000
RMB: 25,000-40,000
Lot1131
明万历 青花花卉纹方池砚
底款:大明万历年制
L:22.4cm;W:13.7cm;H:7cm
JPY: 1,500,000-2,500,000
RMB: 75,000-125,000
秦峰男珍藏专场(Lot631-Lot699)
东京中央拍卖安藤湘桂(左)与秦峰男先生(右)在其家中合影
秦峰男先生为日本古美术界极具声望之藏家与鉴赏家,亦是将东洋艺术推向国际舞台的重要推手之一。长年经手无数经典珍品,其卓绝的审美眼与敏锐的直觉力,于业界中素有盛名。本次拍卖特别呈献其精心遴选之收藏,包括陶瓷器、漆器、文房雅具、青铜器与石佛等东亚艺术瑰宝,件件皆体现出其收藏理念与艺术品味。
Lot660
元末-明初剔黄楼阁山水人物雕盘
H:3.7cm;D:32.8cm
JPY: 50,000-80,000
RMB: 2,500-4,000
来源:①细川家旧藏
②秦峰男珍藏
此器最为殊异者,在于其工艺非全器剔红,而为「底红而上黄」之堆黄技法。堆黄技法发展于宋元之际,至元末明初漆艺鼎盛之时尤为流行,常见于文房清供、供器及盘匣器皿之上。盘面主题为「携琴访友」,寓意知音相交、山水会友之高士情怀,亦见于明初文人理想与逸趣之体现。
参阅:东京国立博物馆藏萱草堆黄盆
本件漆盘原为日本细川家族旧藏,细川家历为熊本藩主世家,文风醇厚,嗜古重器,其所创「永青文库」至今仍为东亚古美术重镇。细川旧藏中之中国漆器,向以质精工绝著称,此件堆黄盘即为其珍藏之代表作之一。
Lot661
清康熙 螺钿二十四孝文木瓜形盘十枚
底款:居业堂
L:12.5cm;W:9cm;H:1.3cm×10
JPY: 50,000-80,000
RMB: 2,500-4,000
来源:①细川家旧藏
②秦峰男珍藏
出版:①《骨董夜话》株式会社平凡社発行,昭和50年4月20日,No18
②《第11回永青文库展 明.清の美术と工芸》熊本県立美术馆発行,昭和56年9月12日,No.60
③《中国の螺钿 东京国立博物馆编》株式会社便利堂発行,东京国立博物馆编集,昭和56年5月1日,P146,No.105
④《一得録》中央公论社発行,昭和57年6月30日,P145,No.75
康熙时期苏州、扬州、宁波等地皆有专门螺钿工坊,供应官用与文士所好。尤值一提者,每件盘背皆以螺钿嵌制“居业堂”三字款识,贝光闪耀,笔划挺拔匀整,章法谨严,足见制作者于书法布局之斟酌与工艺之精熟。此“居业堂”堂号,当为清代文士王源的雅号,王源,江苏镇江人,源籍贯江苏镇江,属汉军旗,字春槎。他深得写生古法,尤擅写真(真实描摹),正是此人开创了如此精妙的螺钿纹样。此套作品原装双层漆木盒保存完好,护藏细致,可见历代珍爱之深。
苏富比2012秋季拍卖会Lot 3017
值得一提的是,此组螺钿器物与另一件曾于苏富比呈拍之类例有高度对应。苏富比2012秋季拍卖会Lot 3017——清康熙黑漆嵌螺钿「鹿鹤庆寿」彩蝶花果纹香几,成交价HKD 14,100,000元,该件作品即刊载于②出版中本品正上方,显见其艺术风格与本组作品一脉相承,亦足证其于国际市场之高度认可与艺术水平。
Lot661 出版
Lot668
清康熙 田黄雕瑞兽
L:7.5cm;W:3.4cm;H:3cm 92.6g
JPY: 50,000-80,000
RMB: 2,500-4,000
来源:①细川家旧藏
②秦峰男珍藏
杨玉璇,被尊为寿山石雕鼻祖,是史上首位在寿山石作品中署名的艺术家。如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清十八世纪田黄石异兽书镇便是出自其手,本品与之在构图造型与刀法风格等诸多细节,皆与杨氏所作高度一致,应系为宫廷进贡之物,未便署名而已。本品最先为日本名门细川家旧藏。
香港苏富比2006年秋拍
明十七世纪《田黄石雕瑞狮纸镇》
成交价3,932 万港元
可参考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清十八世纪《田黄石异兽书镇》及香港苏富比2006年秋拍成交之明十七世纪《田黄石雕瑞狮纸镇》(成交价3,932 万港元),两者在雕刻风格与造型结构上与此件高度契合。从其整体造型来看,为清代早期康熙朝典型之宫廷器物无疑,而从其雕刻工艺来看,当为康熙朝寿山石圆雕大师杨玉璇作品。
Lot675
明初 剔红黄地楼阁人物雕内桐凤凰纹螺钿木瓜形钵
底款:大明万暦年制
L:18.6cm;W:15cm;H:5cm
JPY: 50,000-80,000
RMB: 2,500-4,000
来源:①蟹仙洞旧藏
②秦峰男珍藏
出版:①《美术撰集第8卷 雕漆》フジアート出版,1974年5月1日,No.96
②《中国の漆器》公益财団法人香雪美术馆発行,2021年,P48 ,No.33
出展:《企画展 中国の漆器》香雪美术馆,2021年12月11日~2022年2月23日
Lot675出版
李氏家族旧藏宋元明清漆器同一收藏(Lot737-Lot752)
上图拍摄于东京李汝宽先生宅邸,记录了招待欧美客户的宴会场景。中央为李汝宽先生,左侧是其子李经泽先生
李氏家族收藏漆器的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初。奠基人李汝宽先生早年于北京古玩业界崭露头角,对传统工艺特别是漆器产生浓厚兴趣。他凭借过人的鉴识力与敏锐的文化直觉,在断代、工法鉴别、风格判读等方面积累了深厚基础。其子李经泽先生战后移居日本,并活跃于欧美学术与收藏圈,结合东西方的艺术观点与文献数据,逐步建立起一套以学术研究为核心导向的收藏体系。
Lot740
元-明 剔犀如意纹长方盖盒
底款: 宝善堂 万历戊寅年造
盖款: 宝善堂
L:67.2cm;W:23cm;H:10.7cm
JPY: 10,000,000-15,000,000
RMB: 500,000-750,000
来源:李氏家族旧藏
出版:①《明清の美术》1980年10月 大阪市立美术馆出版 P49,No.2-11 屈轮 长方箱 明
②《明清の美术 大阪市立美术馆编》株式会社平凡社発行,1982年,No.192
③《中国の漆工芸》渋谷区立松涛美术馆発行,1991年,P34, No.29
出展:〈开馆10周年纪念特别展 中国の漆工芸〉渋谷区立松涛美术馆,1991年9月17日~11月4日
本品为一件元末至明万历年间剔犀长方盖盒,采用典型红间黑带结构,朱漆为地,色层清晰分明,朱黑对比强烈,为剔犀中常见之经典格式。盒底署有「宝善堂」款识,推测系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著名刻书家郭云鹏所创书坊名号。然就本器形制、工艺及风格判断,应属元末至明初之制,远早于宝善堂书坊创设时间,推测为郭氏后世见其精良,珍藏以为书斋雅器,故题堂号以识。此一传承脉络,亦从侧面印证其身份之不凡与珍稀之价值。
Lot740出版
Lot743
明或以前 剔犀几何纹碗
H:7.7cm;D:16.7cm
JPY: 800,000-1,600,000
RMB: 40,000-80,000
来源:李氏家族旧藏
注:东京国立博物馆昭和52年出品札
出版:《中国の漆工芸》渋谷区立松涛美术馆発行,1991年,P35,No.33
出展:〈开馆10周年纪念特别展 中国の漆工芸〉渋谷区立松涛美术馆,1991年9月17日~11月4日
本器拥有完整而明确的文献与展览记录。曾发表于《中国の漆工芸》图录(渋谷区立松涛美术馆编,1991年,P.35, No.33),并展出于重要美术馆机构: 1991 年松涛美术馆「开馆10 周年纪念特展『中国の漆工芸』」,展览时间为1991年9月17日至11月4日。文献与展览出处俱全,为目前市场所稀见,兼具艺术价值、学术研究价值与流传背景的重要传世之作。
Lot748
明 朱漆嵌螺钿竹编花鸟图八角盘
L:46cm;W:46cm;H:5cm
JPY: 4,000,000-5,000,000
RMB: 200,000-250,000
来源:李氏家族旧藏
本器为明代精制之朱漆螺钿盘,造形为少见之八角式,朱漆与螺钿皆为明代宫廷与高级文人所爱之材,尤以螺钿花鸟主题为重要装饰题材之一,象征富贵祥和与自然意趣。八角盘式亦为节庆雅宴、陈设供器之选,具有礼仪与象征双重意涵。
漆彩芳华—历代漆器珍品专场(Lot763-Lot797)
日本有悠久的漆器制作与收藏传统,自唐代以来,随着佛教寺院、茶道与香道之兴盛,大量中国漆器精品传入日本,并深刻影响其漆艺发展。本次拍卖特集十余件宋元明清精品漆器,多出自日本旧藏,来源清晰。
Lot765
元剔红黄地牡丹纹菱花盘
箱款:堆朱叶入ノ盆
H:2.4cm;D:20cm
JPY: 6,000,000-9,000,000
RMB: 300,000-450,000
注:大徳寺沢庵和尚箱书
其折沿形制制作难度极高,传世极罕,当为宋元之际雕漆艺术中极具工艺创意与时代风格之佳品。
此器附有大德寺泽庵和尚旧笺。大德寺创建于日本京都,为临济宗名刹,自室町以降即为禅门重地,兼具宗教、艺术与文化传承之枢纽地位。其与千利休、小堀远州等茶道巨擘渊源深厚,寺内所藏书画、茶具、文玩等历来为日人推崇之雅器。
泽庵宗彭,号泽庵和尚,原为武士之子,十岁出家,后入大德寺修行,为一代禅门巨擘。江户初期担任住持,因“紫衣事件”遭幕府流放,然其性情旷达、言行不羁,终受德川家光重用,成为幕府核心近侍。此件剔红盘能见于泽庵和尚旧藏,且保存状况极佳,蕴含中日文化交流与禅茶艺术之深层历史意义,诚为难求之珍器。
Lot768
明永乐剔红双凤穿花纹盘
底款:大明永楽年制
L:50cm;W:37cm;H:4.5cm
JPY: 12,000,000-18,000,000
RMB: 600,000-900,000
来源:京都本愿寺旧藏
本器平面呈葵花式轮廓,整体造型端庄秀雅,曲线婉转,典型永乐宫廷风范。通体髹朱漆,盘心以剔红技法雕缠枝纹,双凤穿梭其间,构图繁密饱满,画面灵动生动,颇具皇家气度。
本品旧藏于日本本愿寺。本愿寺为日本佛教名门,其旧藏文物以来源清晰、品类上乘见称。此盘不仅工艺卓绝,且来历有序,诚为难得一见的明初御器。
Lot769
明永乐 剔红芙蓉花卉纹盖盒
H:5.3cm;D:23.5cm
JPY: 2,000,000-3,000,000
RMB: 100,000-150,000
此件剔红盖盒为明永乐时期作品,所雕芙蓉花应为木芙蓉,原产于中国,自唐代即有诗词咏颂,宋人李迪《红白芙蓉图》所绘可见其花蕊五角星状,此器花心与之相似,形象生动,寓意富贵吉祥。
参阅:《越地藏珍》浙江古籍出版社,2022年5月,P32,明永乐剔红芙蓉花圆漆盒
与本器极为相近者,为1974年出土于湖州南浔聚星塔墓的永乐剔红芙蓉花圆盒,现藏湖州市博物馆,为永乐宫廷标准器,盒底具「大明永乐年制」六字针刻款,雕花风格与本件如出一辙。虽此盒下底为后配改制,但盖面依旧保留永乐宫廷剔红之典范工艺,堪称虽残尤珍的明代雕漆逸品。
Lot794
清乾隆剔彩九龙宝盒
底款:大清乾隆年制
盖款:九龙宝盒
H:22cm;D:27.2cm
JPY: 10,000,000-20,000,000
RMB: 500,000-1,000,000
五爪龙纹为清代帝王专用纹饰,象征九五之尊,此件圆形捧盒为清乾隆时期宫廷剔漆工艺之代表作,盒盖与盒身通体高浮雕九条五爪苍龙,构成九龙宝盒之主题。尤为难得者,在朱红漆层之下,露出罕见的黄地与绿地,形成红、黄、绿三色共构之彩地层次。黄地已属清代罕见,绿地更为稀少,仅见于特殊御制器物之中,应属专为内廷定制之宫中珍品。
白石留痕—东京著名文房收藏家旧藏齐白石篆刻等文房珍玩专场(Lot971-Lot981)
Lot974
齐白石刻高山冻石随形云龙纹印
边款:诸井君 癸酉 白石(民国二十二年 1933年 71岁作)
印文:浴兰汤兮沐芳华
L:3.6cm;W:2.3cm;H:5.8cm
JPY: 1,000,000-2,000,000
RMB: 50,000-100,000
来源: 东京著名文房收藏家旧藏
出版:①《齐白石画集 第二辑》中华书画出版社出版,中华民国五十六年(1967年)第162页。
②《齐白石【人と艺术】》齐璜口述 张次溪笔录 足立丰翻译,二玄社,1975年12月15日发行,第81页。
③《中国篆刻丛刊 齐白石》二玄社出版发行, 1983年4 月,第69页。
④《齐白石全集 普及版》,郎绍君,郭天民主编,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2017年5月,第221页。
⑤《齐白石印影》戴山青编辑,荣宝斋出版发行,1991年5月,第145页。
Lot975
齐白石刻芙蓉石太狮少狮钮大印
边款:诸井君属 丙子 白石刊于故都(民国二十五年 1936年 74岁作)
印文:今来古往闲中意
L:5.3cm;W:5.3cm;H:10cm
JPY: 1,000,000-2,000,000
RMB: 50,000-100,000
来源: 东京著名文房收藏家旧藏
出版:①《齐白石【人と艺术】》齐璜口述 张次溪笔录 足立丰翻译,二玄社,1975年12月15日发行,第82页。
②《中国篆刻丛刊 齐白石》二玄社出版发行, 1983年4 月,第95页。
③《齐白石印影》戴山青编辑,荣宝斋出版发行,1991年5月,第31页。
Lot981
清乾隆众国香等御墨一套三锭
边款:古华轩珍藏 大清乾隆年制
①L:8.2cm;W:5.1cm;H:1.5cm 74g
②L:8.7cm;W:5.1cm;H:1.4cm 73.6g
③L:11cm;W:11cm;H:1.8cm 211.3g
JPY: 1,200,000-2,200,000
RMB: 60,000-110,000
来源: 东京著名文房收藏家旧藏
爱媛文华馆旧藏同一收藏(Lot753-Lot762)
日本爱媛文华馆的同一收藏,该馆主二宫兼一为昭和时期著名东洋美术收藏家,对中国宋元陶瓷尤有偏爱。所藏中国瓷器多为上品,保存条件良好,并常见有日本美术史名家之题跋与记录。
Lot754
宋 磁州窑黑釉搔落牡丹纹瓶
H:28.4cm
JPY: 2,500,000-3,500,000
RMB: 125,000-175,000
来源:爱媛文华馆旧藏
出版:①《宋瓷名品展》东京国立博物馆1955年p19,No.133
②《龙泉集芳》茧山龙泉堂出版 1976年 P199,No.596 黑釉雕花文瓶 磁州窑 宋时代 爱媛文华馆
出展:〈宋磁名品展〉日本桥高岛屋,1955年4月26日~5月1日
附:小山富士夫箱书
此瓶为宋代磁州窑代表性器物之一,黑釉白地之强烈对比,正体现磁州窑别具一格的民间审美趣味与技术创新。本器来源于日本爱媛文华馆旧藏,该瓶曾刊载于《龙泉集芳》(茧山龙泉堂出版,1976 年),书中第199页No.596条目,著录为「黑釉雕花文瓶 磁州窑 宋 时代 爱媛文华馆」,亦刊载于《宋瓷名品展》东京国立博物馆1955年p19,No.133可见其地位为当时收藏界所高度重视。本器另附日本东洋美术权威小山富士夫所题识之木箱。
Lot761
明万历 青花穿花应龙纹盖罐
底款:大明万历年制
H:52.5cm
JPY: 30,000,000-50,000,000
RMB: 1,500,000-2,500,000
来源:爱媛文华馆旧藏
本罐保存原配盖,与器身胎釉、纹饰及尺寸完全契合,非后配之物。此类万历大罐器形壮硕,盖件烧造难度甚高,传世品中多已散佚,罐盖俱存者寥若晨星,诚属万历瓷器中的罕见佳品。通体密绘穿花应龙纹,画面极为生动。所绘之龙并非常见五爪蟠龙,而是古代神话中具有神力的应龙形象。应龙为有翼之神龙,能飞腾御云,掌控风雨,象征祥瑞与战胜邪恶的神力存在。
参考:大英博物馆藏 明万历 青花龙纹罐
具重要学术与比较价值的是,此罐可与大英博物馆所藏一例万历青花应龙纹大罐(参见大英博物馆藏品编号1973,0726.370)相互参照。该馆所藏罐器形与本品极为相似,亦绘穿花应龙,应属同一时期、同类型烧造之作。然而,大英馆所藏罐身颈部明显经过切割改动,并无原配盖,完整性不如本品。东京中央本品罐盖俱存、未经切割,尺寸亦更为规整,是目前所知唯一完整存世者,珍稀程度可谓无出其右。
关西重要藏家旧藏同一收藏(Lot700-Lot736)
Lot712
明永乐 龙泉窑花卉纹梅瓶
H:38cm
JPY: 3,000,000-5,000,000
RMB: 150,000-250,000
来源:关西重要藏家旧藏
本品为明永乐时期龙泉窑所制,通体施青釉,釉层肥厚,呈现润泽莹洁之美,为永乐龙泉青瓷之典型风貌。比例匀称,线条流畅,具备明初瓷器厚重端庄之特征。
Lot719
清中期 黄玉舟人物摆件
L:4.7cm,W:13cm,H:7cm
JPY: 800,000-1,600,000
RMB: 40,000-80,000
来源:关西重要藏家旧藏
本件雕刻为清代黄玉材质,质地细腻,通透感良好,凸显天然黄玉之美。雕工精细,雕件主题为一叶小舟,舟身流畅,舟尾端刻有一位老者形象,神态慈祥安详,面部刻画细腻,船尾紧邻老者的一旁,巧妙雕刻出一只小鹿,此鹿与老者相伴相依,形成和谐生动的画面。
窑火传臻—中国历代雅瓷专场(Lot798-Lot917)
Lot831
元青花缠枝牡丹露白花吉祥纹大盘
底款:信州路玉山县至正十一年
H:6.8cm;D:46cm
JPY: 30,000,000-50,000,000
RMB: 1,500,000-2,500,000
在元代青花瓷器的研究历程中,带有纪年铭文的作品一直具有极其关键的学术地位。其中最为著名的无疑当属英国前大维德基金会(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旧藏之至正十一年青花云龙瓶。催生出至正型青花瓷之划分标准。
大威德瓶 英国前大维德基金会藏
此盘与大威德瓶相应,见“信州路玉山县至正十一年”之铭,其构图、发色、胎釉特征等方面与云龙瓶呈现出高度一致性。信州路为元代江西省的一级行政区,其辖玉山县正是景德镇窑口的重要陶瓷生产地之一,与景德镇窑区的密切关系,亦说明该盘可能为当时地方官府订烧或官方祭器之一。
参阅:《世界陶瓷全集·第13卷》小学馆出版,1981年10月,No.216 青花牡丹莲花唐草纹盘
本品为元代典型青花大盘,全器以青花绘饰,盘面自中央至口沿分为五重环状装饰带:由内而外依次为六变体莲瓣杂宝纹、缠枝花卉纹、海涛纹、缠枝牡丹纹,以及最外圈的海涛纹。参阅《世界陶瓷全集·第13卷》,小学馆出版,1981年10月,No.216 青花牡丹莲花草纹盘,可与本品相互印证。
Lot832
元 青白瓷贴花珍珠地纹玉壶春瓶
器身铭刻: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H:27.5cm
JPY: 5,000,000-8,000,000
RMB: 250,000-400,000
来源:养徳堂旧藏
来歴:Sotheby's NewYork Yang De Tang
Collection 2015年3月17日Lot102
出版:①《中国八代陶瓷精品展》国立歴史博物馆発行,1988年6月,P40
②《中国名陶展:中国陶磁2000年の精华》日本テレビ放送网発行,1992年,P69,No.60
出展:①MOA美术院 1992年8月
②吴市立美术院 1992年8月8日-9月6日
③山口县美术馆 1992年10月22日-11月23日
本件影青白瓷玉壶春瓶,釉色莹白泛青,温润如玉,极具元代青白瓷工艺特色。器表装饰极具匠心,腹部通体以传统堆珠法工艺装饰,贴花细密,其上贴饰吉语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八字,为元代吉祥纹样中极具代表性者。堆珠法作为元代蒙古贵族喜好的装饰技法,多见于金银器及瓷器贴花,盛行于元代贵族用器之上,多与福寿文字、莲花、灵芝等组合,表达吉祥延年之意,深受宫廷与上层阶层喜爱。此瓶与北京市崇文区龙潭湖出土之青白瓷贴花珍珠地纹玉壶春瓶在器型、工艺与装饰风格上几近一致,应属同时期同类型作品,具有重要的考古学与断代价值。
Lot832出版
此瓶曾著录于《中国八代陶瓷精品展》国立歴史博物馆発行,1988年6 月,P40;《中国名陶展:中国陶磁2000年的精华》,图版第69页、编号60号,先后展出于MOA美术馆(1992 年6 月)吴市立美术馆(1992年8 月)及山口县立美术馆(1992年10月)。出版与展出记录明确,为该瓶历史流传提供有力凭证,左证其在元代瓷器艺术发展史中的典型意义。
Lot836
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玉壶春瓶
H:33.5cm
JPY: 20,000,000-30,000,000
RMB: 1,000,000-1,500,000
来歴:Marchant旧藏
出版:《MARCHANT EST 1925 MING PORCELAIN》
2009年 P6,No.1釉里红玉壶春瓶 洪武年制
出展:《MING PORCELAIN》Marchant London,2009年10月26日~11月9日,No.1
瓶呈撇口、细颈、鼓腹、圈足,形制端庄秀挺,正是明初典型玉壶春瓶之制。本品造型上承元代旧制而予以简化、整肃,摆脱元瓷体态粗硕、纹饰繁密之风格,过渡至明初洪武、永乐之间器物之秀美、端凝与制度化趋势。所体现出的审美旨趣与制度背景,恰为洪武至永乐时期风格嬗变的历史见证,堪为明初釉里红器物中之难得佳例。
Lot836出版、参阅
本件曾为英国 Marchant 画廊旧藏,并著录于《MARCHANT EST 1925 MING PORCELAIN》(2009 年,P6,No.1〈釉里红玉壶春瓶 洪武年制〉),来源有序。参考例见《世界陶瓷全集·第13卷》,小学馆出版,1981 年 10月,No.214〈釉里红牡丹唐草文瓶 明洪武〉。
Lot850
明嘉靖 五彩缠枝花卉纹海水团龙纹花棱大壶
底款:大明嘉靖年制
H:39.5cm
JPY: 15,000,000-25,000,000
RMB: 750,000-1,250,000
来源:①日本新潟県政治家山本悌· 二郎旧藏
②茶人木村重义旧藏
出版:《木村茶道美术馆図録》财団法人木村茶道美术馆発行,1984年11月3日,色絵龙文壶
综观本壶,六棱与圆形开光相互呼应,花卉与龙纹动静交融,造型与纹饰完美协调,充满仪式感与观赏性,兼具实用与艺术价值。其来历明确、文献完备,是研究嘉靖五彩缠枝花卉与团龙纹技法演变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亦为高端收藏家及学界人士所珍视之典范佳作。
本壶早年曾为日本新潟县政要山本悌二郎(1870–1937)珍藏,据随器木盒标签可见其家族传承有绪;后归名茶人木村重义(1896–1990)所有,并于1984年11月3日刊行之《木村茶道美术馆図録》中收录,作为色绘龙文壶典范。这一连串来历与出版记录,不仅彰显本品在海外藏家间的流传脉络,也反映出日本对明代五彩瓷器的推崇与研究热情。
Lot850出版
Lot864
清中期 仿哥窑贯耳瓶
H:47cm
JPY: 5,000,000-8,000,000
RMB: 250,000-400,000
本品为清中期仿哥窑风格之贯耳瓶,造型端庄古朴,仿自宋代官窑经典器式。此类仿古器常见于清宫内府陈设与书房清供,为文人雅士所爱。可参照东京中央香港2021年9月12日拍卖之Lot1401清雍正仿哥釉弦纹贯耳方壶,成交价高达HKD4,945,000。
Lot865
清乾隆炉钧釉灯笼瓶
底款:大清乾隆年制
H:23.5cm
JPY: 5,000,000-8,000,000
RMB: 250,000-400,000
来历:Christie’sHongKong,2001年4月30日,lot717.
灯笼瓶为清代创烧器型,因形似宫灯而得名,本器釉彩分布均匀,蓝中带紫,红斑隐现,色调沉静而富变化,形制端正,品相完整,堪为清代炉钧釉瓷中上品。
参阅:《清康、雍、乾名瓷特展》国立故宫博物院出版,1986年10月,No.93 乾隆 炉钧釉暗耳瓶
值得一提的是,本件曾于2001年4月30日现身香港佳士得春拍,拍品编号Lot 717,流传有序。
Lot869
清乾隆斗彩描金缠枝西番莲花纹尊式瓶
底款:大清乾隆年制
H:43.7cm
JPY: 40,000,000-60,000,000
RMB: 2,000,000-3,000,000
来历:Bonhams London,2013年5月16日,Lot69
本品为乾隆御窑精制之尊式瓶,主体纹饰为缠枝西番莲纹,纹饰中西合璧,本品采用斗彩与描金相结合的装饰技法,工艺难度极高。
Lot869参阅
与本品风格相近者可参考清乾隆 斗彩万福庆寿双螭龙耳大瓶(六字篆书款),该器于2022年5月30日佳士得香港拍卖(编号2863)以34,050,000港元高价成交,足见市场对此类乾隆斗彩佳器的追捧。
Lot871
清乾隆粉彩山水图挂屏一对
L:33cm;W:68cm×2
JPY: 12,000,000-22,000,000
RMB: 600,000-1,100,000
本品体量宏大,且成对保存,以粉彩绘制高士出行图,布局疏密得当,色彩绚丽。瓷板画最迟于明中期已见,但产量稀少;至乾隆盛世,制品数量与质量皆臻高峰,尤以粉彩题材之佳作为翘楚。本品正属其列。
万彩复珍—亚洲重要私人收藏(Lot918-Lot937)
Lot927
明成化斗彩狮子滚球纹碗
底款:大明成化年制
H:7.5cm;D:15.6cm
JPY: 50,000-80,000
RMB: 2,500-4,000
注:附知名古董商证书
暁芳窑专场(Lot938-Lot956)
Lot956
蔡晓芳粉彩四季花鸟方瓶
底款:暁芳窑制
L:9.6cm;W:9.6cm;H:19.5cm
JPY:3,000,000-5,000,000
RMB:150,000-250,000
琼瑛琳琅—众家藏各式精品玉雕集萃(Lot982-Lot1020)
Lot990
清中期 黄玉雕羊首莲瓣纹壶
H:5.5cm
JPY: 1,500,000-2,500,000
RMB: 75,000-125,000
Lot991
清中期黄玉雕夔龙纹双龙耳盖瓶
H:18.6cm
JPY: 10,000,000-15,000,000
RMB: 500,000-750,000
来历:Christie’s Hong Kong, 1993年10月25日Lot 1110
Lot993
清乾隆白玉雕福寿延绵双龙活环耳洗
L:22cm;W:17cm;H:7.3cm
JPY: 20,000,000-30,000,000
RMB: 1,000,000-1,500,000
来历:美国明尼苏达商人兼收藏家 Thomas B. Walker(1840–1928)旧藏
出版:①《JADES OF THE T.B WALKER COLLECTION》,1940,P59-60,No.48
②《ROGER KEVERNE SUMMER EXHIBITION 1999》,P44,No.67
Lot993出版
Lot1001
清 翡翠雕太狮少狮钮兽耳活环三足炉
H:17cm;D:12cm
JPY: 4,000,000-6,000,000
RMB: 200,000-300,000
竹木文心—众名家藏明清竹雕雅玩专场(Lot1132-Lot1150)
本专场中不乏来源显赫之品,其一部分来自台湾清翫雅集会员旧藏,该收藏团体以精于鉴赏、藏品质量上乘著称,所藏竹雕往往兼具材质佳美与雕工精妙;亦有台湾木石居旧藏之作,木石居历年搜罗文房清供、明清雅玩,品味独到,对竹雕的选件尤重形制与题材寓意;此外,更有东洋文房爱好会前会长黑木先生的旧藏,其藏品多经数十年精心甄选,涵盖中日文房器物,所收竹雕精雅含蓄,颇具东亚审美交融之趣。
Lot1132
清早期竹雕竹林七贤图笔筒
L:14.2cm;W:13.3cm;H:15cm
JPY: 300,000-500,000
RMB: 15,000-25,000
来源:东洋文房爱好会前会长黑木了斋旧藏
出版:《文房会报50号》东洋文房会爱好会编辑出版,令和四年六月五日,第9页。
Lot1132出版
Lot1147
清早期竹雕八仙乘槎
L:43cm;W:10.8cm;H:16.9cm
连座 L:43cm;W:11.5cm;H:23.5cm
JPY: 3,000,000-5,000,000
RMB: 150,000-250,000
来历:「翦淞阁」旧藏
来源:「木石居」旧藏
出展:①国立历史博物馆《雕刻之珍—明清竹刻精选展》 2005年9月23日-10月23日。
②国立传统艺术中心《天地同春—寿文化大展》2011年1月1日-2月28日。
出版:①《雕刻之珍—明清竹刻精选》国立历史博物馆 2005年9月出版,页108。
②《天地同春—寿文化大展》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11年1月出版,页95。
Lot1147出版
一期一会听茶闻香(Lot1151-Lot1194)
Lot1170
泽田宗味瓜形铁手金壶
底款:宗味
箱款:金瓶瓜形宗味作
H:17cm 475g
JPY: 3,000,000-5,000,000
RMB: 150,000-250,000
出版:《上毛佐藤家北越某家所藏品入札》东京美术俱乐部 昭和6年3月 No.155
Lot1170出版
Lot1181
明治莳絵金銭纹文库砚箱一套
①L:25cm;W:21.2cm;H:5.4cm
②L:41cm;W:31.7cm;H:17cm
JPY: 500,000-800,000
RMB: 25,000-40,000
古玩珍藏(Lot1195-Lot1267)
Lot1219
西周青铜方彝
L:10.7cm;W:6.6cm;H:16.3cm
JPY: 1,000,000-2,000,000
RMB: 50,000-100,000
Lot1232
十六世纪掐丝珐琅桃榴纹双耳壶
H:25.6cm
JPY: 2,000,000-3,000,000
RMB: 100,000-150,000
来源:旧鸿禧美术馆藏。
出展:2001年台北鸿禧美术馆开馆20周年特别展,日本东京渋谷区立松涛美术馆,北海道立带広美术馆,山口下关市立美术馆,2001年5月-10月。
出版:《中国美术品精华 台北•鸿禧美术馆所藏品展》 日本涉谷区立松涛美术馆 北海道立带広美术馆 下关市立美术馆共同编辑,读卖新闻社发行,2001年5月,p93,107掐丝珐琅桃榴纹双耳壶。
Lot1232出版
Lot1245
明永乐铜鎏金无量寿佛坐像
款识:大明永乐年施
H:17.7cm
JPY: 8,000,000-10,000,000
RMB: 400,000-500,000
Lot1255
清乾隆缂丝天禧图
96×40cm 约3.5平尺
JPY: 500,000-800,000
RMB: 25,000-40,000
上一篇:深夜突发!黄金飙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