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8月29日有关报道,日本首相石破茂当天在首相官邸与来访的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会谈。双方除了明确加强在经贸投资、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合作外,还对《安保共同宣言》进行了17年来的首次修订。在结束对日本的访问后,莫迪将前往中国天津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其时隔7年再次来华被外界视为中印关系持续回暖的标志。
“莫迪获得日本高达68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8月29日有报道称,在美国关税飙升带来贸易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日本和印度这两个亚洲经济体正在加强合作。日本将鼓励私营企业在印度投资,目标是在未来10年投资额达到10万亿日元(约合680亿美元)。报道称,这项投资是两国经济安全协议的一部分。
此外,两国还修订《安全保障合作联合声明》,明确写入了经济安全保障、防卫装备的联合研发,以及网络空间、太空等新兴领域的技术管理等。而两国于2008年签署的声明,主要以印军与日本自卫队的联合训练和海上安全合作为核心。石破茂与莫迪还就印度高铁项目达成一致,引进日本JR东日本研发的新型新干线列车“E10系”。美东时间8月27日零时起,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措施正式落地,印度就此成为被美国加征关税税率最高的经济体之一。印度与美国此前展开5轮贸易谈判,印方一度对结果表示乐观,认为关税可能在15%左右,但最终“惊喜”变成“惊吓”。
《参考消息》援引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消息,过去数周,美国总统特朗普曾4次尝试与莫迪通电话,但均遭到后者拒绝。报道称,美国谈判代表团原计划在上周初赴新德里就贸易协议进行谈判,最终也未能成行。
事实上,莫迪与特朗普的关系并非素来冷淡。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时,莫迪曾两度访美,特朗普也曾访问印度,两人拥抱、手牵手大秀“恩爱”。自去年11月特朗普再次胜选后,双方“再续前缘”。莫迪不仅第一时间致电祝贺,今年2月更成为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的首批“座上宾”。
印度外交秘书唐勇胜当时就说,特朗普政府上任3周内即邀请莫迪访美,彰显“印美伙伴关系的重要性”,以及莫迪与特朗普之间“非常密切的关系”。
然而,仅仅半年后,局面急转直下。尽管特朗普在8月26日隔空喊话,称莫迪是“很棒的人”,自己5月和莫迪通电话,在5小时内促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停火,但这一说法此前就遭到印度的质疑,印方对此感到不满。或许出于这一原因,莫迪不再愿意接听来自特朗普的电话。
有评论指出,将加征关税税率增至50%,更像是特朗普政府的政治施压。美国与印度存在多个长期分歧,一是农产品市场准入,美国要求印度放开大豆、乳制品等进口,但印度为保护农民坚持高关税和检疫壁垒。二是数字税,印度对美国互联网巨头征收“平衡税”,美方认为这是歧视措施。三是医药知识产权,美国力促加强专利保护,而印度强调公共健康优先,保留仿制药生产权。这些矛盾,使得此次加征关税更像是美国在未来谈判中的施压筹码,意在迫使印度在谈判桌上让步。
还有日媒提到,相较于与美国关系陷入低迷,中印关系正迅速升温。据《印度时报》8月29日报道,莫迪在接受《日本新闻》采访时被问及改善对华关系的重要性。他表示,在去年与中国领导人会晤以来,两国关系取得“稳步、积极的进展”。“作为邻国和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印中之间稳定、可预见、友好的双边关系能够对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与繁荣产生积极影响。这对亚洲和世界的多极化也至关重要。”莫迪表示,印度已准备好从战略和长远角度推进双边关系。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钱峰表示,日印关系近年来在政治、经济等多领域都发展顺利,在美国对日印在关税贸易方面都施加不同程度的压力下,两个国家均表现出进一步抱团取暖的意向,推动日印关系向经济合作深化加地缘战略捆绑的双轨方向协调发展。
钱峰分析称,印度将QUAD作为实现其地缘政治利益的重要外部机制,可以预见其愿意积极参与其中,但这并不意味着印度通过QUAD选边站队,印度同时也参加上合组织,这反映出印度寻求在各大力量之间继续保持左右逢源的平衡策略,以最大程度实现自身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发展目标。钱峰认为,莫迪的最新表态对纠正印方过去几年对中国扭曲的战略认知有积极的作用,中印两国关系的稳定和继续回暖符合双方的利益。
北京商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