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对伊朗本土发起的空袭行动,给伊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军事威慑。据美国《国家安全杂志》详细报道,在持续12天的以伊冲突中,以色列空军展现了惊人的作战能力,累计出动超过1200架次先进战机,对伊朗境内多个战略目标实施了精准打击。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如此猛烈的空袭,伊朗空军却始终未能组织有效反击,其战机部队在整个冲突期间都处于被动防御状态,导致包括核设施、导弹基地在内的多个关键军事设施遭到毁灭性打击。
虽然伊朗随后通过弹道导弹对以色列实施了报复性打击,成功摧毁了以方部分军事目标,但这场冲突充分暴露了伊朗防空体系的致命弱点。其老旧的防空雷达系统和落后的拦截导弹根本无法有效应对现代空袭,而空军战机的不作为更是雪上加霜。军事专家分析指出,如果以色列未来再次发动类似规模的空中打击,伊朗现有的防御体系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这场冲突清楚地表明,在现代战争中,制空权的争夺往往直接决定战局走向。
纵观近年来的地区冲突,制空权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在持续进行的乌克兰战争中,俄罗斯空军凭借数量和质量上的优势,牢牢掌握着战场制空权,使得乌军地面部队在缺乏空中掩护的情况下举步维艰。而在今年5月爆发的印巴边境冲突中,巴基斯坦空军凭借先进的战术和装备优势,以零战损的代价击落多架印度先进战机,创造了现代空战史上的经典战例。反观伊朗,在以伊冲突中完全丧失制空权的后果就是,以色列战机如入无人之境,甚至可以在德黑兰上空实施精确轰炸。
事实上,伊朗军方高层早就意识到空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但由于种种原因,相关改革计划一直进展缓慢。据悉,伊朗曾向俄罗斯订购50架先进的苏35S战斗机,但由于俄罗斯军工产能不足,加上俄乌冲突导致的供应链中断,这批订单至今未能交付一架。这种装备更新的滞后,直接导致伊朗空军在面对以色列先进战机时处于绝对劣势。
在印巴空战中一战成名的歼10CE战斗机,引起了伊朗军方的高度关注。有消息人士透露,伊朗国防部长阿齐兹·纳西尔扎德在今年6月访华期间,曾专门就引进歼10CE战机事宜与中方进行磋商。不过军事专家指出,伊朗若想通过引进歼10CE来提升空军实力,至少需要采购40架才能形成规模效应。按照每架5000万美元的单价计算,仅采购费用就高达20亿美元,再加上配套的弹药、电子战系统和人员培训等支出,总投入将更为惊人。
更关键的是,即便伊朗成功引进歼10CE,在面对以色列装备的F-35隐身战机时仍存在代差劣势。虽然歼10CE在印巴冲突中展现了出色的作战性能,但与第五代隐身战机相比,其战场生存能力和突防效率都存在明显差距。考虑到伊朗空军已经装备了大量美制F-16战机,再加上先进的F-35机队,单纯依靠歼10CE很难扭转当前的空中劣势。
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军事分析家建议伊朗应该考虑直接引进中国的歼-35隐身战斗机。美国《国家安全杂志》的评估报告指出,歼-35作为新一代隐身多用途战机,不仅具备出色的空战能力,还能执行对地打击、电子战等多种任务。其先进的隐身性能可以有效突破敌方防空网络,在关键时刻实施\"斩首\"打击。可以设想,如果伊朗装备了歼-35,以色列空军将不敢轻易深入伊朗领空实施轰炸,而伊朗则能获得对以色列本土的精确打击能力。
不过,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中东问题专家阿布杜指出,伊朗想要获得歼-35并非易事。一方面,伊朗在军贸合作中曾有多次违约记录,这增加了交易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伊朗国内亲美势力的存在,也可能影响其军购决策的连贯性。此外,隐身战斗机的维护保障体系远比传统战机复杂,伊朗是否具备相应的技术储备和后勤保障能力,也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