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场上倒没一边倒地骂,有分析师直接泼冷水:就算最高法院最后站在下级法院这边,关税也未必会黄,大不了换个“法律口袋”接着用——比如拿国家安全当由头搞232调查,或者走《1974年贸易法》第122条里的国际收支紧急措施,条条大路通罗马嘛!
232这张牌最近几年打得可熟了,钢铁、铝还有相关的衍生品,税率一路涨到50%,征税清单越拉越长,连冰箱、洗衣机都被算成“衍生品”了,这操作也是没谁了。122条那条路也能走,虽说只能用150天,税率最高15%,之后想续期还得国会点头,但在搞政治交易的圈子里,有时候150天就够造出既成事实,到时候木已成舟,想改都难。
也就是说,IEEPA这扇门关上了,旁边不是没别的路走。但其他路子都有门槛,程序又多又麻烦,针对性还强,没法像“对等关税”那样覆盖得面面俱到——这对行政效率来说,确实是个实打实的麻烦,想快都快不起来。完整内容查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