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印巴5.7空战已经过去四个多月,这场被誉为21世纪首场现代化大规模空战的细节正逐渐浮出水面。近日,国际知名军事刊物《空军》杂志的记者团队深入巴基斯坦空军作战指挥中枢,对参与此次空战的指挥官和飞行员进行了独家专访,并拍摄了大量现场照片,为我们揭开了更多不为人知的战斗内幕。最令人震惊的是,巴方最新确认的战果显示,他们实际击落了4架印度阵风战斗机,而非此前公布的3架。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在战情指挥中心内,记者拍下了巴空军军官们围坐在现代化指挥系统前的场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指挥官向记者解释道:我们采用多源情报交叉验证机制来确认战果。由于空战发生在超视距范围,且敌机坠毁在印度境内,这给战果确认带来了特殊挑战。他特别强调,任何存疑的战果都不会被轻易计入,这种严谨态度可能导致部分战绩未被及时统计。
记者注意到,一架停放在基地的歼-10C战斗机座舱下方赫然喷涂着击落标志。据巴军介绍,他们建立了严格的五步确认流程:首先需要指挥中心下达明确攻击指令;其次飞行员需详细报告导弹发射情况;第三要核查导弹飞行参数;第四要求目标在雷达屏幕上消失;最后还需通过其他情报渠道进行最终确认。正是这套严密的程序,确保了战果统计的准确性。
空战结束后,巴方最初宣布击落5架印度战机,后经核实增至6架,包括3架阵风、1架苏-30MKI、1架米格-29和1架幻影-2000(最初误判为无人机)。但最新情报显示,编号BS-021的阵风战机在战后神秘失踪,既未返航也未出现在任何维修记录中。结合此前确认击落的BS-001、BS-022、BS-027三架阵风,使得总击落数达到4架。值得注意的是,BS-001是印度接收的首架阵风,其残骸中发现了PL-15导弹的部件。
这场空战给印度空军造成沉重打击。以单价2.4亿美元计算,4架阵风意味着近10亿美元的损失,占其36架总采购量的11%。这或许解释了为何印度在战后主动避战,将制空权拱手相让。一位参与空战的巴军飞行员难掩兴奋:当我们的歼-10C发射PL-15导弹时,他们根本无处可逃!更令人意外的是,巴方还透露使用JF-17战机发射CM-400AKG导弹成功摧毁了印度S-400系统的雷达站,尽管印度总理莫迪曾视察该系统以示完好,但始终未敢展示受损的真相。
这场空战留下的启示远未结束。随着更多细节的披露,它正在引发全球空军对现代空战模式的深刻思考:在看不见对手的战场上,究竟该如何取胜?巴空军用实战给出了他们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