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实体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对于实现“双碳”目标、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上海期货交易所持续完善绿色产品供给与服务体系,引导产业资源向绿色低碳领域集聚,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费天元)推动实体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对于实现“双碳”目标、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上海期货交易所持续完善绿色产品供给与服务体系,引导产业资源向绿色低碳领域集聚,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年6月10日,上期所挂牌上市了我国首个再生金属期货品种——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铸造铝合金是废铝循环利用的主要途径,是全球铝工业低碳转型的重要产品,属于我国正大力推动发展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再制造产业。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生产一吨铸造铝合金的碳排放量约为电解铝的3.6%,可节约3.4吨标准煤和22吨水。
上期所从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出发,在铸造铝合金品种的交割标准、品牌认证等方面,加强制度设计,以市场化手段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上市以来,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展现出强劲的产业适配性。数据显示,截至9月19日收盘,铸造铝合金期货累计成交36.12万手,累计成交金额715.23亿元,当日盘后持仓1.83万手,折合现货规模约18万吨,约占国内铸造铝合金月度消费量的40%;铸造铝合金期权累计成交13.61万手,累计权利金成交金额3.13亿元,当日盘后持仓1.39万手。此外,铸造铝合金期现相关性达85%,期现货市场联动良好且基差保持在合理区间,未出现价格大幅波动情况。
经调研,已有多家实体产业积极探索并广泛应用以铸造铝合金期货为基准的贸易模式。
帅翼驰、兰溪博远、南通众福、湖北新金洋、浙江巨东、江西金丰、利信铝业、安徽光华、四川合裕、重庆剑涛等产业链龙头企业,开始接受期货盘面价加减升贴水的询价方式。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传统贸易中的价格谈判成本,还通过标准化定价减少了不确定性,帮助企业更精准地规划绿色生产和投资,避免资源浪费;
厦门象屿、浙江物产国际贸易、海天同创实业、中哲金属、海牛金属资源、浙江浙期实业、浙江中拓供应链、中船重工物资贸易、宁波中基资源、杭实国贸投资等头部贸易商,开始按照铸造铝合金期货盘面价加减升贴水向生产企业采购。这种模式提升了交易效率和透明度,引导资源向符合环保标准的生产企业聚集,间接推动了供应链的绿色升级。
业内普遍认为,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上市,一方面为废铝资源产业提供了价格保障,助力相关企业平稳运营和规模扩张,将提高绿色产能在我国铝产量的占比;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废铝循环利用的市场和标准体系,促进我国铝产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这是交易所围绕绿色金融定位,服务国家战略,积极发挥期货市场对新型工业化支持作用的有力举措。
9月10日,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在上期所挂牌上市,成为我国期货市场紧扣绿色金融大文章的又一关键举措。上期所副总经理杨柯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期所在遴选胶版印刷纸期货交割认证品牌时,优先考虑具有工业和信息化部“绿色工厂”等资质的生产企业,以市场化手段推动造纸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在其他绿色品种研发布局上,据介绍,上期所正在加快研发瓦楞原纸期货及期权,这是以回收废纸为主要原料的绿色品种,直接聚焦服务“双碳”和绿色发展战略目标。同时,上期所正在加快推进液化天然气期货及期权研发上市工作,液化天然气相较于传统化石能源,具有低碳、清洁的特性,已经成为仅次于石油、煤炭的第三大能源,且占比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