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市场震荡反弹,创业板指涨超3%,沪指涨1.36%重返3900点。板块方面,培育钻石、工程机械、CPO等板块涨幅居前,煤炭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收盘,沪指涨1.36%,深成指涨2.06%,创业板指涨3.02%。ETF方面,广发国证半导体芯片ETF(159801)收涨3.16%,成分股中,闻泰科技(600745.SH)涨停,寒武纪-U(688256.SH)涨6.86%,晶盛机电(300316.SZ)涨5.45%。
消息面上,受美国出口管制影响,英伟达CEO黄仁勋确认已完全退出中国先进AI芯片市场,市占率从95%归零。他认为此举将促使华为等中国厂商崛起,并导致全球AI生态分裂。
招商证券表示,全球贸易格局的演变促使芯片半导体自主可控上升为我国产业发展的关键战略,政府部门持续加码对该领域的政策扶持。AI创新周期赋能叠加关税背景下自主可控预期强化,芯片半导体产业已开启新一轮向上周期。
此外,全球存储产品涨价潮持续,机构预测四季度存储市场将继续火热。CFM闪存市场发布的《2025年四季度存储市场展望》显示,预计四季度企业级SSD(eSSD)价格涨幅将达到10%以上,DDR5RDIMM价格涨幅约10%~15%。此前的9月,闪迪(Sandisk)、美光、三星、西部数据等多家存储巨头已先后发布提价通知。
摩根士丹利认为AI驱动下存储行业供需失衡加剧,预计将开启持续数年的“超级周期”,到2027年全球存储市场规模有望向3000亿美元迈进,存储芯片行业或正迎来新一轮产业周期的起点。
银河证券指出,半导体领域需求周期向上,AI成为核心增长动力,模拟芯片周期触底、数字芯片AioT需求爆发、功率半导体盈利改善、制造稼动率回升、设备业绩强劲、材料内部分化、封测先进封装亮眼。DeepSeek等开源模型降低部署门槛,推动SoC芯片需求。TWS耳机、智能手表算力需求提升,DDR4短期紧缺(Q2价格季增18-23%),AI驱动HBM、DDR5需求增长。
天风国际证券指出,目前看,半导体板块中长期逻辑依旧非常好。一方面,需求在持续扩张,整体盘子在扩大。另一方面,国产替代在推进,中国公司能吃到的份额也在提升。两点共同指向国内半导体企业价值量不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