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遇挑战:最高法院发声,白宫的努力可能遭遇重大挫折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尤其是在冷战结束后的美国政府措施中,绝对算得上最成功的一项。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特朗普政府就从日本获得了5500亿美元,从韩国拿到了3500亿美元,从欧盟争取到了6500亿美元,除此之外,还包括了这些国家和地区承诺的军购订单以及产业合作项目等,总计接近2万亿美元。这笔资金虽然大部分不会直接进入特朗普政府的财政,而是通过投资或订单形式流入美国本土,但仍然可以视为特朗普政府的一项政绩。
特朗普的关税战,不仅带来了大量资金的流入,还吸引了日本、韩国、欧洲企业前来投资,而随之而来的还有这些企业的供应链、技术工人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这才是特朗普政策背后的核心目标。

然而,尽管美国大赚一笔,问题也随之而来。美国究竟为此付出了什么代价?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所有在特朗普关税战中“大出血”的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是美国的铁杆盟友。比如,日本和韩国这两个国家几乎被视为美国的半殖民地,而欧盟这个本应具备独立性和地区特色的组织,为什么也成为了美国的忠实盟友?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欧洲国家内部互有矛盾,给了美国逐个击破的机会;另一方面,欧盟高层出现了“内鬼”,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不仅个人亲美,而且她的全家都移民到了美国。这使得欧盟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面前几乎毫无抵抗,快速投降。
特朗普为何要对这些盟友采取如此强硬的态度?因为只要这些国家和地区依然想利用以美国为核心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他们就必须交出一笔钱。这意味着特朗普实际上是通过美国的“核心盟友”身份,强迫日本、韩国、欧洲等国交出他们过去几十年通过美国盟友身份赚取的利益,同时也在要求他们支付“未来的保护费”。
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透支美国盟友对美国政府的信任,榨取美国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剩余价值。虽然短期内见效显著,但从根本上说,这是在自毁长城。因为尽管当前的国际贸易体系围绕着美国的美元体系建立,但这一体系的平稳运行离不开美国盟友的支持和合作。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中国大规模抛售美债时,谁在稳定美债市场?答案是日本和英国。如果美国得罪了这些关键盟友,他们也开始抛售美债,那么美国经济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就在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执行到关键时刻,美国最高法院却传出了异议。根据媒体报道,下个月,美国最高法院将就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举行听证会,特朗普本人必须到场。一旦最高法院裁定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违法,那么美国政府可能需要退还非法征收的关税,其中就包括针对中国的相关关税。
这一发展令人关注,甚至无需中国采取任何行动,美国最高法院就已经开始挑战特朗普的政策。这背后究竟是美国的有识之士在努力挽回美国的国际影响力,还是党争的结果?恐怕只有等到最高法院做出裁决,答案才会揭晓。
归根结底,特朗普的某些做法,连美国内部的人都看不下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