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关于印度空军的排名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美国智库“世界现代军用飞机名录”发布了2025年全球空军实力榜单,印度空军凭借69.4的TVR评分,跃升至全球空军排名第三,而中国则以63.8分排在第七。这个排名引起了印度媒体的热烈讨论,似乎南亚天空的主导地位发生了突变。
这份排名表面上看起来“科学全面”,包括了飞机数量、现代化程度、后勤保障和训练质量等因素,计算出一个“真实战斗力指数”。然而,如果细看排名,发现美国的各大军种——空军、海军、陆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都被单独列为排名,而前五名中有四个席位属于美国,俄罗斯位列第三,印度则借此机会稳坐“全球第三”宝座。这种排名方式,无非是为了给美国留足面子,同时也让印度在国际舞台上更有自信。
然而,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印度的排名其实存在很大的水分。尽管美国智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印度获得了较高的评价,但这其中忽略了许多历史性的细节。例如,印度在面对巴基斯坦的空战时,常常处于下风。印巴空战中的记录显示,印度80多架战机面对巴基斯坦40架战机,依然被中国制造的歼-10CE战机搭配PL-15导弹“打了个6:0”。甚至印度的阵风战机,也被巴基斯坦的战机轻松击落。显然,这样的“理论战力”与实际表现之间的巨大反差,不禁令人感到讽刺。

此外,TVR排名体系对中国空军也并不公平。比如,WDMMA将中国的直升机数量定为仅68架,远低于印度的187架,这导致中国在后勤保障方面的评分大幅下滑。但现代战争早已不单靠直升机,空警-500预警机、歼-16D电子战机和攻击-11无人机的组合,可以在2000公里外建立起强大的作战体系。而印度引进的“万国牌”武器,面临着兼容性差的问题,例如俄制S-400防空系统与法国阵风战机不兼容,甚至在去年演习中,苏-30MKI战机和阵风战机几乎在自家领空发生碰撞。
在战机方面,印度的阵风战机虽然已经服役,但仍停留在四代半的水平,而国产的“光辉”战机经历了几十年的研发,才勉强生产出40架。相比之下,中国的歼-20战机已列装超过300架,而六代机的验证机也已经成功首飞。

更令人咋舌的是,印度在高端军机的维护保养方面,几乎全都依赖外国供应商,而中国则能自行生产战机、发动机、导弹、预警机等一整套系统,显示出强大的自主能力。

这一切背后,显然是美国智库在操控排名,背后有着明显的地缘政治考量。通过“技术性调整”,美国既能鼓励印度购买F-21战机(F-16的改进版),又能在舆论上制造“中国空军衰落”的假象。可惜,真正的战场不承认虚高的排名,印巴空战中,印度的高胜率依靠的是中国制造的作战体系,而非那些虚拟的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