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5日,美国最高法院将就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合法性举行听证会,裁定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否合法。
面临着一大考,特朗普显得十分淡定,他甚至在3天前改变计划,宣布不出席美国最高法院11月5日的听证会。在特朗普看来,他已经胜券在握,差别仅仅在于,特朗普是获得小胜还是大胜。

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在于,特朗普在他的第一任期内做了完善布局。要知道,美国最高法院现任9名大法官中,有6人是共和党的保守派。
在这6人之中,更有3人是由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亲自提名。这样一来,保守派占多数的最高法院大法官们,极大概率会放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
尽管美国近50位跨党派经济学家,包括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拜登时期财长耶伦、小布什时期的曼昆、奥巴马时期的福尔曼等,都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呈书状,要求推翻特朗普的关税措施。

但绝大多数美国媒体都认为,此次最高法院可能出现两种裁决结果。第一,美国最高法院直接推翻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判决,让特朗普获得施加关税的任意裁量权,这对特朗普而言将会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回顾此前消息人们可以看到,8月29日当天,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以7:4的投票结果裁定,特朗普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全球关税是越权行为。
如果美国最高法院明确表示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裁定不合理,特朗普在未来将可以放开手脚,继续随心所欲地打关税战;

至于第二种结果,对特朗普而言也不会差。美国最高法院可能会对特朗普做出象征性的限制,在某种法定原则下,赋予特朗普继续施加关税的特别权力。
对于特朗普而言,这相当于获得一场小胜。毕竟,特朗普的手段花招多的是,就算美国最高法院堵死特朗普的一条路,特朗普还能找到其它的道路来对他国加征关税。
事实上,就算没有特朗普亲自提名的这几位法官,美国最高法院也很难不庇护特朗普的关税措施,因为关税战已经成为了当前美国经济政策的基础,牵扯的利益方太过庞大。
关税战除了让美国获得了大量的财政收入之外,还保护了美国的本土制造业,为美国赢来了几万亿的投资承诺。
就算这一次胜选美国总统的不是特朗普,美国迟早也会用起关税战这个武器,因为关税战可谓是美国的传统本能,并不是特朗普发明出来的东西。

至于耶伦、曼昆、伯南克等人攻击特朗普,特朗普也并没有当一回事。这些不同背景、不同利益的经济学家罕见站在一起,说白了底层逻辑还是美国的党派之争。
这些人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基于对全球经济运作的误解,将对美国经济造成“数以万亿美元计的冲击”。
他们还生动形象地举了例子,“由于美国气候不适宜种植香蕉,须从外国进口,因此长期处于贸易逆差。”
但如今,能推翻美国贸易战的,已经不是这些人。特朗普关税战在国内的真正软肋,是影响了美国的经济民生,得罪了美国民众。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指出,尽管特朗普与日本、韩国和中国达成协议,但特朗普实际上已输了贸易战。

特朗普的混乱政策已经造成三重经济伤害:美国消费者面临成本和物价上升、经济不确定性加剧、以及美国全球信誉受损。
美国曾拥有难以匹敌的经济影响力,但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影响力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