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全国文明城 点石成金地
创始人
2025-05-24 08:43:35
0

创文惠及民生,青山蕴含美丽,蓝天洋溢幸福。放眼东楚大地,黄石青绿满目新。

城市更新让黄石老旧小区焕然一新。

在交通路口、大街小巷等处,黄石文明宣导员开展文明宣导,让文明创建融入群众生活。

从 “面子” 到 “里子”, 从 “颜值” 到 “内涵”, 城市焕发新活力,提升市民幸福感。

黄石志愿者服务社区居民。

在创文过程中,黄石好人好事涌现。“钥匙姑娘”于文英18年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长期照顾孤寡老人。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千年窑火红”……这是黄石独有的浪漫。

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摇篮,这里曾诞生了中国工业史上多项第一,留下厚重的发展记忆。

近年来,黄石锚定高质量创成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让这座老工业城市不仅焕发出更为青春的“容颜”,更有了温润的“内涵”。

全国文明城,点石成金地,成为黄石的新名片。

久久为功 接力绘就城市文明新图景

一方土地孕育一种文化,一方土地彰显一种精神。在黄石,文明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更是黄石人矢志不渝的追梦目标。

三千多年前,铜绿山上燃起第一炉火,自此千年炉火生生不息——黄石,成为世界青铜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近现代,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家用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大冶铁矿,建成湖北第一条铁路——大冶铁路,分布着远东第一水泥厂、中南地区第一大电厂、湖北省最大的煤炭基地、长江最大的运矿港口——过去百年间,黄石持续书写工业文明精彩华章。

进入新时代,黄石描绘城市文明新图景。

2012年1月5日,黄石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提出“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开启创文征程。

“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称号,是含金量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城市品牌。彼时的黄石,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旧城乱杂等“城市病”逐渐显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于增强黄石发展活力,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黄石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市委书记郄英才提出五年奋斗目标——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2022年2月,黄石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大会,明确任务书和路线图,吹响了冲锋号:奋力实现年度测评进入地级提名城市全国15名、全省前列。

2023年2月,黄石市委文明委全会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提出,锚定高质量创成全国文明城市。

秉持“创建为民”的初心,黄石坚持高位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市委主要负责人挂帅,通过现场调研、开专题会等方式解决创建难题。市人大出台地方性法规,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法律支撑。市政府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写进工作报告,把文明深植民生肌理。黄石在城市建设、社区服务、环境整治等方面积极投入,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造了良好条件。

13年间,黄石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抓创建文明城市促转型发展的新路子,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形象日趋精美,市民素质不断提高。

群众路线 凝聚一城人的智慧和力量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上个世纪,一首朝气蓬勃的儿歌《小燕子》传遍大江南北。这首歌诞生在黄石,唱出城市山水之美、工业之美,展现了黄石儿女的智慧和朴素情感。

在黄石看来,城市的核心是人。“创建为民”,是黄石文明城市创建最宝贵的核心密码。

在黄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该市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一办十一组”坚持周督导、月调度,对重点难点事项进行研判领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办通过巡查督导、协调督办、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其中枢作用;各城区挂图式作战、清单式整改、对标督导街道社区创建工作……在强有力的举措之下,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文明实践活动。

“你好,我是黄小石。”在黄石,一位头戴矿晶帽子,手持“能量棒”的卡通人物被百姓亲切称为“黄小石”。作为城市文明形象代言人,黄石开设精神文明建设栏目“‘黄小石’说文明”,掀起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热潮。去年7月启动以来,“‘黄小石’说文明”累计推出50期微信推文,10万+爆款频出,总阅读量超300万。

无处不在的“黄小石”,见证黄石人追求文明的智慧和力量。

在黄石港区,“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学习身边道德模范”主题宣传活动如火如荼,让文明实践的种子在城市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在西塞山区,结合城市更新改造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等,打造了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公园、广场和文化长廊,群众在“好听、好看、好玩”中得到了精神享受和生活实惠。

在下陆区,诗词楹联协会、新星艺术团、新爱乐艺术团等一批优秀社会组织发挥特长优势,打造初心同行、与爱同行、“邀邀邻”“合心”心理志愿服务队等具有特色优势的志愿服务队伍。

在开发区·铁山区,文明实践活动“有阵地更有舞台”,推出“翔鹰传党声——红色宣讲”“我爱我楼”“矿山小导游”“家门口的养老院”等一批富有地方特色、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达52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0%左右,志愿服务组织2100多个。

城市更新 “绣”出城市宜居好风景

说到老旧小区,一些人会将之与昏暗的空间、锈蚀的楼道等联系在一起。

在黄石的老旧小区里,呈现出另一番场景:悬在空中的“蜘蛛网”被捆扎集束,坑洼路面平坦整洁,居民车辆集中有序停放,游园绿化盎然成趣,加装电梯直通顶楼……

“老破旧”成“样板间”,得益于黄石广泛开展的城市更新行动。2021年,黄石成为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通过政府主导吸引社会资本,开展央地共建,动员广大市民群众参与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繁荣城市经济,传承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质。

文明创建,要从群众感受最强烈的地方抓起。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黄石巧妙地将城市更新与精神文明创建相互促进,从“面子”到“里子”,从“颜值”到“内涵”,让城市焕发新活力。

老旧小区年代久远,设施老化,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2023年12月,黄石出台全国地级市首部既有住宅电梯加装条例,累计完成了1092部电梯的加装,有效解决老年人、残疾人上下楼的难题。

农贸市场不仅为群众供应着“米袋子”“菜篮子”,更是展示城市治理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窗口。黄石将推进农贸市场改造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按照“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监理、统一核算”原则,升级改造全市中心城区40家农贸市场,让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出幸福感。

“原先是有感情,舍不得搬。现在变美了,更舍不得搬了。”在纺机小区住了27年的李元菊指着美丽家园说。5年前,这里还是传统的“老破旧”——外墙普遍风化脱落,路面坑洼不平,楼栋乱堆乱放……如今,老大难问题逐一解决,居民积极开展“我爱我楼”活动,推动小区由表及里大变样。

伴随着文明城市创建和城市更新持续推进,该市提出建设完整社区。以全国城市更新试点为先机,黄石全面改造升级老旧小区,推进完整社区建设,打造一刻钟生活服务养老服务圈。

不断刷新的数据反映出老百姓身边的变化——

至去年11月,中心城区新增2.18万个停车泊位,市级智慧停车平台接入16.39万个泊位,“停车难”不再难;

去年,全市更新改造燃气管道130公里,新改建污水管网103公里,迁改了供水管道120公里,新增了绿地面积51.78公顷,让群众生活更美好;

新增公办示范性托育服务中心7个、托位1445个,新改建县乡两级养老服务中心38家,完成适老化改造1000户,建成了幸福食堂100个,“一老一小”获得更好的照顾;

大广高速东方山互通,黄石新港到花湖机场快速路、大泉路至花湖机场的高架,以及横跨磁湖的明月桥等公共设施建成,城区环线打通,市民出行更通畅,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点石成金 文明催生生产力

黄石,一个点石成金的地方——这是黄石城市形象宣传语。

近年来,黄石经济运行稳健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国家统计局发布黄石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全省第3。黄石经济发展速度、效益、质量连续四年全省领先。

如果从城市文明的角度来解读,这句话道出黄石近年来经济发展实现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一大密码。良好的城市环境、井然的社会秩序、和谐的人际关系、高素质的市民,这些代表着城市文明程度的元素,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和青睐,正逐渐成为一个城市跨越发展的内生动力。

开发区·铁山区是黄石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也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战场。自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开发区·铁山区上下众志成城、合力攻坚,持续推动各项工作走深走实,城市功能品质得到提升,形成常态化创文机制。去年,该区在国家级经开区五十强排名46位,全国高质量发展园区百强排名85位,实现三年三进位。

文明城市,如同一块试金石,检验着党员干部的作风是否扎实,体现出一座城市社会治理是否精细,营商环境是否文明有序——黄石用13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经验证明:出实招、下实劲、求实效,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可以双双跑出加速度,实现双丰收。

一区可窥一城。全球最薄锂电铜箔产地、全国第三大PCB产业集聚区、华中最大的光纤激光器生产基地……一批新型高科技项目成为黄石工业舞台上的新主角。如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引领产业转型积厚成势,更多新质生产力正在加快成长,“一月一签约、双月一开工、一季一拉练”成为黄石近年的工作常态。

以创建“无废城市”为目标,黄石市深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这座老工业城市曾长期面临工业固体废物处理难题,但自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名单以来,已探索出固废利用行业的“厂内+厂外”双循环模式、钢铁行业的“自产自消”模式以及铬盐行业的“干法解毒”模式等“黄石无废模式”。这些模式的成功实践,不仅推动了清洁生产与超低排放技术的改造,还促成了160个500万元以上的工业技改项目。

曾经被称为“光灰城市”的黄石,如今在绿色中崛起,一举完成从生态到宜居的完美转型。

政务文明是营商环境的核心要素,也是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体感因素。去年,大冶市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考核中排名第7位,企业端评价进入第一方阵;阳新县营商环境省评排名从全省63名进到21名。黄石跨境贸易指标连续三年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外贸进出口总额稳居全省第二。

内外兼修 文明城市迈向城市文明

“哎!哎!打竹板,响连天,美丽黄石气质显,文明城市咱创建,人人乐呵笑脸甜……创建文明新风尚,人人争当好榜样,快看我们黄石市,文明和谐更兴旺!”百姓宣讲员巫东明,用一副竹快板,唱着黄石文明新风。

近年来,黄石锚定高质量创成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外增颜值,内练品质,一座内外兼修、尽显“文明范儿”的新黄石散发独特魅力。

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我爱我楼”等活动蓬勃开展,激发了市民参与文明创建的热情,掀起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等文明新风尚。

以德润城,崇德向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黄石好人好事不断,良德善行蔚然成风。“孝顺女儿”于文英,18年来随身携带34把钥匙,无私照料34个家庭;安达路与湖滨路救人群体接力施救,以行动诠释大爱;大冶全城总动员,助力3岁女童寻回人工耳蜗……

温暖的城市会吸引人、留住人。

自2018年黄石启动“新黄石人”计划以来,近25万人次奔赴黄石,推动黄石成为全省5个常住人口正增长城市之一。全市技能人才总量一路飙升至31.28万人,成为黄石“1133”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摄影:周巍 李航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小米回应YU7门把手冬天是否会... 新闻荐读 5月23日,小米汽车发布答网友问,回应了小米YU7门把手冬天是否会冻住等问题。小米汽车官方...
李嘉诚旗下一近50亿元在建楼盘... 红星资本局5月24日消息,香港廉政公署官网5月21日通报称,廉政公署近日展开代号“战鼓”的执法行动,...
福建舰入列后能发挥怎样的作战效... 我国首艘弹射型航母正加紧海试 入列后作战模式将更灵活 作为我国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在加紧进行...
支付6.881亿美元,波音公司... 当地时间5月23日,美国司法部表示,已与波音公司达成原则性协议,允许波音公司避免因两起共造成346人...
涉嫌内幕交易 美国政界多人在股... 此前一段时间,美国政府的种种关税政策令股市仿佛“坐上过山车”的景象还让人记忆犹新。最近,美国的一家非...
增加降水约5亿吨 多地开展人工... 据中国气象局消息,针对前期甘肃、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出现的气象干旱,中国气象局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罕见!“中国天眼”有重要发现 基于“中国天眼”(FAST)的观测数据,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科研人员发现了一颗罕见的毫秒脉冲星...
孙颖莎晋级!“赛程太紧”不是第... 极目新闻记者 陈凌燕(新华社图)2025多哈世乒赛的比拼正如火如荼,23日下午,孙颖莎、王楚钦战胜对...
台湾同胞随州共植“同根林”,那... 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特约通讯员 白菲斐通讯员 朱琨“来,这边再填点土!”“水来啦,浇上!”5月23日...
乌方:基辅遭俄军弹道导弹、无人... 每经编辑|段炼 总台记者消息,乌克兰首都基辅当地时间24日凌晨传出爆炸声。基辅市市长称当地遭俄方空...
赏金174万元!这对“80后”... 极目新闻记者 袁超一通讯员 袁伊璇近日,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人民法院发布执行悬赏公告,对一起民事案件进...
“护理伙伴”智能机器人上岗 “护理伙伴”上岗 通讯员供图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通讯员宁亚飞 陈海燕)今年5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烈山问祖铸华夏魂 四海同心寻炎... 5月23日,农历四月廿六,乙巳年拜谒炎帝神农大典在湖北随州隆重举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迹 摄)湖...
荆州:以文化之魂浇开文明之花 ... 荆州古城,一眼千年。2025荆州马拉松吸引国内外两万名选手参与。荆州古城内外街道干净整洁、花团锦簇。...
王忠林会见东风汽车董事长杨青、... 湖北日报讯 (记者杨念明、王馨)5月23日下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在武汉会见东风汽车集...
一家三口落水情况危急40岁退役...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王柳钦)5月22日中午,在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滨河公园,一名男子不慎坠河,其...
武汉肺科医生杜荣辉荣获全国道德...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许旷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武汉市肺科医院副院长杜荣辉被授...
我省30户家庭荣膺全国文明家庭...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许旷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我省黄石吕东家庭、荆门邹爱华家...
省检察院举办“‘典’亮生活 守... 湖北日报讯 (记者周寿江、通讯员陈鹏、朱晓华)5月23日,省检察院以“‘典’亮生活 守护美好”为主题...
黄石:全国文明城 点石成金地 创文惠及民生,青山蕴含美丽,蓝天洋溢幸福。放眼东楚大地,黄石青绿满目新。城市更新让黄石老旧小区焕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