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52篇10万+的新闻密码 ——湖北日报原创微信报道从细微处发掘选题推进采访
创始人
2025-07-01 07:23:07
0

视频截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鲁腾 刘洁 吴宇睿 胡弦

在信息洪流奔涌的全媒体时代,一则引发全网关注的新闻往往始于细微之处,比如,一条朋友圈动态、一句网友评论、一项修订制度、一个会上“猛料”……

湖北日报编辑部从一个个细微之处着手,顺藤摸瓜,多方求证,深入采访,推出一批阅读量超10万的原创微信报道。2025年5月,湖北日报微信公众号52篇报道阅读量达10万+。

动态捕捉 多方求证 微信首发

朋友圈里的新闻嗅觉

今年“五一”假期,“游客住进文旅局局长家”的故事,从最初朋友圈的一条动态,逐步发酵成全网关注的热门话题,核心话题浏览量超10亿次。

5月3日清晨,宣恩县文旅局工作人员王小辉的一条朋友圈,瞬间吸引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的注意:“我们承认接待能力确实有上限,但我们的服务绝对没有天花板”,配以文旅局局长将自家空房提供给无房可住的游客、热心市民贡献房间的图片。联想到前一日恩施多个景区发布闭园、限流公告,记者察觉到,这背后有故事可以挖掘。

记者立即在多个社交平台展开搜索,浪漫宣恩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游客采访视频,进一步佐证了事件真实性。随后,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宣恩县文旅局局长王菊芳,获取了游客采访原始视频,并采访了多位入住市民家中的游客。

5月3日下午,湖北日报微信全网首发《满了!满了!游客住进局长家》,以文图形式讲述事件经过,联动宣恩县融媒体中心发布短视频,展示游客入住民族体育馆临时住所的画面等,不到2小时阅读量突破10万,短视频《游客订不到房住进文旅局长家,体育馆紧急安排100张免费床位》阅读量超4000万。

央媒转载 回应关切 深度议题

二次传播中的受众参与

5月4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转发了上述报道,半月谈、中国新闻社、观察者网等媒体跟进,“游客住进文旅局长家”登上微博、抖音等多个热搜榜,在全网引发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湖北日报迅速行动,专访宣恩县文旅局局长王菊芳,逐一回应网友关切。王菊芳坦诚回应:旅游旺季出现接待能力阶段性紧张是客观事实,市民自发提供住宿的善意之举,正是宣恩“来了就是一家人”待客理念的生动体现,换作任何一位宣恩人,都会在游客有困难时伸出援手。

湖北日报客户端同步配发多篇评论,推出多条短视频,湖北日报5月5日1版刊发通讯《十万人的县城一天涌入二十万游客 宣恩全城动员暖心护客》,多维度、全方位展现宣恩的待客之道与城市温度。不少曾去过宣恩的游客现身说法,为这座充满温情的小城点赞。众多网友留言形成了二次传播,体现了受众参与的力量。“专业媒体 大众传播”的生态格局,让新闻报道更具群众基础和生命力。

受众积极参与内容生产与传播,源自情感共鸣。记者力求情感共鸣与信息价值的平衡,既聚焦游客住进局长家等暖心故事,以小见大传递城市温度;又深入剖析全城动员背后的城市治理逻辑,探讨旅游经济、城市发展等深度议题。

奇观热点 权威解读 背景延伸

网友留言中的选题发掘

5月22日,武汉暴雨。杨泗港长江大桥,千米长的水柱从桥面倾泻而下,排成银色帘幕。网友拍下视频,瞬间刷屏。

武汉那么多长江大桥,为何只有杨泗港长江大桥呈现如此壮观的一幕?湖北日报编辑部从网友留言中发掘报道选题——不仅要解释雨帘的成因,更要介绍大桥的设计特点和时代意义,展示武汉“桥梁之都”的底蕴,将单一事件置于城市发展的背景中,从“看热闹”到“看门道”,为网络奇观注入宏大意义。

记者决定,以报道杨泗港长江大桥为主,采访权威专家,实地踏访“雨帘”成因;再选择2座有代表性的大桥,以点带面,从宏观上展现武汉桥梁的多样性、独特性。

几经周折,记者终于约到杨泗港长江大桥设计负责人张成东。整个采访过程,如同一堂物理课。张成东是一名工程师,语言专业性很强,外行人有些难懂。记者一遍遍地询问“您能否讲得再通俗些”,他都不厌其烦,给记者画图讲解力学知识和桥体结构。

第一视角 科普基调 哲学思考

银色帘幕里的报道格调

随后,记者到杨泗港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出镜拍摄,采用第一视角带大家看大桥。

“朋友们!今天带你们看武汉最会下雨的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记者黄洁如雨中撑伞进行现场解说。为探索全媒体呈现的最好方式,出镜视频拍摄了多个版本,以供后期剪辑。

考虑到这是篇科普基调的报道,视频解说词文案反复推敲、修改,既保证科学性,又力求口语化、网络化。例如,把“排水孔”比喻成雨帘“开关”;把“集水”“排水”说成“喝”进去,再“吐”出来;“再看这桥的身高和大长腿”“高空跳水”等表述,提升了视频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传播力。

“为何唯杨泗港能呈现如此壮观的一幕?”报道开头抛出问题;主体部分通过“小型漏斗”“天女散花”等形象比喻,将抽象的工程概念具象化,通俗地解释了形成“雨帘”的根本原因;结尾点出,“雨帘”是现代工程在追求功能与安全的过程中,与自然力量碰撞出的意外之美,赋予工程现象以艺术和哲学层面的思考。

报道将一个热点转化为一次科普,提升了主流媒体的报道格调。用户不仅看到了奇景,更了解了其中的科学原理和工程智慧,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知识增量,引发积极传播和好评。

会上“猛料” 满城寻人 越洋电话

第一人称里的“旧闻”出新

4月,襄阳市招商动员会上的一个“猛料”——当年东津那个5个亿的项目最早是一位的姐牵的线,让记者忙活了大半个月。

5年前的“旧闻”,怎么找到当事人?记者满城寻人,直到5月9日晚,拨通湖北鹏展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越洋电话,才证实了这个招商传说,确定了出租车大姐拉来5亿元投资这一核心事实。

怎样让“旧闻”出新意?记者决定转变呈现视角,采用第一人称写作,以记者自述还原寻找当事人的过程及对话。经过多轮修改打磨,湖北日报微信公众号5月14日推送《突然曝光!她随口一句话,董事长在湖北投5亿!》,阅读量迅速超10万,细节之处引发读者讨论。文中招商人员的朋友看到报道后,专门发了一篇公众号文章,分析稿件中的字词,以展现招商部门的努力。

5月15日,湖北日报1版刊发《一辆出租车“拉”来五个亿 襄阳神秘“的姐”,你在哪里》,引发读者关注、评论。

普通员工 生育福利 企业责任

制度修订下的叙事重构

4月17日,劲牌公司重新修订《员工福利管理制度》,其中新增一项生育福利,引起记者的注意——所有在岗员工,以家庭为单位,新生育二孩的给予一次性奖补1万元,新生育三孩的给予一次性奖补2万元。

在国家鼓励生育但生育成本高企的背景下,劲牌公司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降低员工生育负担,惠及普通员工。记者意识到,这是一条好的新闻线索,该怎么呈现呢?

常规的企业报道,多聚焦于经济大势下的企业战略选择、技术革新、市场拓展、资本突破等,出现在媒体聚光灯下的,往往是企业高管,或有突出技能、贡献的员工。考虑到政策发布第三天,劲牌公司就有员工迎来二宝,记者决定,转换常规企业报道的着眼点,从政策受益者的角度切入,报道该项制度修订对普通员工的意义,反映企业对员工的关怀、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5月27日,湖北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湖北小两口:二胎出生,1万秒到账!》,短短几小时,阅读量突破10万,众多网友评论、点赞,多家媒体转载。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急!急!急!从哪几个方面修改一... 急!急!急!从哪几个方面修改一篇文章?修改一篇文章要从哪几个方面来修改?(比如某文章语言很啰嗦,经过...
solidworks扫描问题求... solidworks扫描问题求解你在选的时候注意扫描命中左边的窗口,轮廓,路径,引导线一定要分清楚。...
博农牛奶是焦作特产吗? 博农牛奶是焦作特产吗?因为有个网页说是,可是我不信。焦作的特产一般指的是四大怀药和武陟油茶,但其实还...
封神榜的四大伯侯都是谁? 封神榜的四大伯侯都是谁?东西南北四大伯侯东伯侯姜文焕 北伯候崇候虎 西伯侯姬昌 南伯侯鄂崇禹
世态炎凉人情淡薄全句 世态炎凉人情淡薄全句世态炎凉人情淡薄全句人们常说人走茶凉这句话。
伊万·斯通的个人经历 伊万·斯通的个人经历 伊万·斯通(英文名:Evan Stone),1964年7月18日出生于美国德克...
今天的知名白酒“白云边”,与李... 今天的知名白酒“白云边”,与李白诗句中的“将船买酒白云边”有关吗?今天的知名白酒“白云边”,与李白诗...
求三国小说 最好现在回到三国... 求三国小说 最好现在回到三国时代类!~~梦三生的《笑倾三国》很好看三国小说在精而不在多,我觉得比较...
湖北襄阳:三水联动构建水资源高...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周健、王浩)7月1日,笔者从襄阳市水利和湖泊局获悉,该局立足水资源...
武汉男子吃生鱼片后眼内惊现十几...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彭祎)生鱼片的鲜甜是不少食客的心头好。然而,32岁的杨先生(化名)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