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余瑾毅、通讯员裴霓裳)孩子写作业慢、跳字串行、注意力差,家长斥责“不专心”,斥资万元专注力训练却收效甚微,甚至近视度数飙升……直到一次专业的视功能检查,才揪出困扰8岁男孩小宇(化名)学习困难的“真凶”——双眼集合不足。专家提醒,孩子学习困难,别急着贴标签,先查视力功能。
刚上小学一年,小宇就显现出明显的“学习困难”:写作业时磨蹭、阅读时频繁揉眼睛、抱怨“课本上的字会重叠”、抄写时也常常出错。焦急的妈妈认定这是注意力缺陷,花费上万元为小宇报名了长达一年的专注力训练课程,并且配上了近视防控镜片。
然而,巨额投入和漫长时间换来的效果却微乎其微。更令人忧心的是,小宇的近视度数一年间从100度猛增至250度。学习困难未解,视力又急剧下滑,家庭氛围日益紧张,小宇甚至因成绩不佳屡遭责罚。
两个多月前,经人介绍,小宇的妈妈带他来到湖北爱尔眼科医院求诊。该院视光专科副主任医师闫斌娴在接诊时敏锐地发现,小宇在检查过程中异常好动。随后的专业视功能检查结果揭示了症结所在:小宇患有集合不足。这是一种双眼协调聚焦近处目标的能力障碍。
“孩子的表现是典型的视功能异常,这根本不是学习态度和单纯专注力的问题,而是控制眼睛运动的肌肉‘罢工’了。”闫斌娴解释道,集合不足导致小宇近距离阅读时出现重影、跳行,为了看得清楚些,他会频繁眨眼,甚至抗拒看近,频繁抬头,缩短阅读时间,这些代偿行为极易被误解为“多动”或“不专心”。更严重的是,长期的眼肌紧张和视疲劳状态,正是加速其近视进展的隐性推手。
确诊后,小宇的治疗方案立即调整。他接受了针对性的视觉功能训练。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十周的视功能训练,7月6日复查时,小宇的阅读速度、舒适度、专注力都显著提升。提及过往因误解而对孩子的责骂与不信任,小宇妈妈含泪哽咽,悔意难当。
闫斌娴强调,集合不足等视功能问题在儿童中并不少见,却常常被忽视或误判为行为或注意力问题。当孩子回避近距离任务时,应高度警惕视力及视功能异常的可能性。
上一篇:秭归:高峡平湖晨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