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市蔡甸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上,侏儒山战役的烽火虽已熄灭多年,但那段英勇无畏的抗战记忆却历久弥新,从未褪色。在那场长达两年的艰苦拉锯战中,蔡甸军民凭借着芦苇荡的天然掩护,将河湖港汊化作战场,手持简陋的土枪长矛,毅然决然地与装备精良的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取得了歼敌千余的辉煌胜利。作为新时代的蔡甸区组工干部,我们更应从这场战役中汲取力量,深刻领悟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让红色基因在组织工作中绽放新的光芒。
伟大抗战精神,彰显着“军民同心”的磅礴团结伟力。回望侏儒山战役,百姓摇橹穿梭于河湖港汊,默默为前线运送弹药;农妇不顾个人安危,勇敢抢救伤员,用柔弱身躯筑起生命防线。正是这种军民血肉相连的深厚情谊,铸就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立足新征程,蔡甸的建设发展同样需要传承这份众志成城的精神力量。组工干部应着力打通基层党建“最后一公里”,通过“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联户”等创新机制,将村(社区)、企业、群众紧密联结,在“十大工程”主战场上续写“同心奋进”的攻坚篇章。
伟大抗战精神,是刻在民族脊梁上的“向难而行”之血性担当。侏儒山战役中,战士们在断粮七日的绝境中以刺刀开路,用血肉之躯撕破日军防线,芦苇荡里回荡的不仅是枪炮声,更是中华民族“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壮烈宣言。站在蔡甸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这份精神遗产恰似破局之刃。组工干部当以战场精神重构干部培养体系,在重大项目一线搭建“赛马场”,通过“揭榜挂帅”“攻坚擂台”等机制,让干部在真刀真枪的磨砺中淬炼“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锐气。当不惧艰险的拼劲转化为“啃硬骨头”的韧劲,当“向死而生”的勇气升华为“向新而生”的魄力,蔡甸的发展必将在新时代征程上刻下属于奋斗者的精神坐标。
伟大抗战精神,是“寸土不让”的初心坚守,是镌刻在民族血脉中的永恒誓言。侏儒山军民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捍卫的不仅是三尺热土,更是民族尊严的脊梁。那芦苇荡中飘扬的,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丹心。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组工干部当以这份赤诚为镜,将“人民至上”理念深植于履职尽责的全过程:在干部考核中突出民生权重,让“群众口碑”成为衡量政绩的标尺;在基层治理中激活红色细胞,使“党群连心”成为破解难题的密钥。恰如昔日前沿哨卡以生命丈量疆界,今日我们更须以初心守护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每寸期盼,让“为人民服务”的旗帜在新时代征程上永远飘扬。
硝烟虽远,精神永驻。蔡甸组工干部当以抗战精神为炬,点燃新时代奋斗引擎,将“万众一心”的凝聚力化作攻坚克难的磅礴合力,把“向难而行”的执行力锤炼成破局突围的利刃锋芒,让“枝叶关情”的宗旨力浸润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用“敢为人先”的创新力激活改革发展的源头活水。这力量,是芦苇荡中飘扬的战旗在新时代的铿锵回响,是血肉长城锻造的基因在新征程的赓续传承。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胡乾(蔡甸区委组织部)
责编: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