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先导一期生产车间。荆州经开区供图
湖北日报讯(记者何辉、通讯员周栎、彭丹、马优明)夏日炎炎,位于荆州经开区的湖北先导新材料项目一期刚投产,二期、三期建设又叠浪推进。
湖北先导项目由全球稀散金属“领头羊”——先导科技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额200亿元,是荆州招商引资规模最大的半导体材料项目,主要生产、提纯氧化锆、氧化铪等半导体材料,并引入行业领先的研发中心和供应链基地。先导科技集团联席总裁侯振富表示,力争在3年内将荆州基地打造成华中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高地。
“二三期投产后,电子级应用部分产品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国产替代。”湖北先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崔飞说,届时,在突破“卡脖子”技术的新材料中,将有更多“湖北造”的印记。
联仕新材料湿电子化学品生产装置。荆州经开区供图
荆州是化工大市。近年来,该市强化龙头企业引领,推动传统化工、基础化工向精制磷酸、磷酸铁等新材料领域转型,如今聚焦光电子信息产业,加速抢占半导体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在电子气体、湿电子化学品、光掩膜基板、高纯半导体金属材料等领域崛起一批龙头企业——这也是先导落地荆州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荆州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行业已有36家规上企业,2024年产值约110亿元,部分企业已和长江存储、武汉新芯等企业建立业务往来。太和气体研发的多种半导体特种气体、湖北联仕新材料生产的超净高纯湿电子化学品、菲利华生产的光掩膜基板等产品,在多个领域突破“卡脖子”难题。
太和气体电子特气检测实验室。荆州经开区供图
今年以来,荆州明确将半导体材料列入15条重点产业链,加速打造500亿级光电子信息产业,积极融入武汉“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
“湖北先导项目填补了荆州光电子信息产业上游关键材料的空白,将在荆州电子信息、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间架起联动桥梁。”荆州市经开区经发局副局长林利思说,项目全面达产后,年产值将突破70亿元,并带动上下游企业聚集,加速新材料与高端制造的跨界融合。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裴潇表示,随着湖北先导的落地,荆州有望形成“原材料—精深加工—终端应用”的完整链条,成为荆州“加快打造全省支点建设先行区,努力当好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