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骗群众向反诈民警赠送锦旗。
湖北日报讯(记者杨然、通讯员陈雅岚、陈龙)当前,利用AI换脸、共享屏幕、虚假投资平台等新型诈骗手法层出不穷,警方如何应对新挑战?7月24日,在2025年武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新闻发布会上,武汉警方表示,通过建设模型,开展技术反制,日均封堵诈骗APP、域名、短信数十余万条。同时,强化实时预警,细化预警劝阻工作规范,第一时间进行资金保护、分级处置、上门劝阻,日均上门劝阻600余人次。
据介绍,针对新型诈骗手法,武汉公安引入智能识别技术,研发检测系统,依据法律法规和技术双重手段遏制技术滥用;强化快上门、快劝阻、快止付等快速处置,强化“数据建模 + 合成作战”机制,发现虚假投资APP、深挖制作APP的技术团伙。
为了做好预警劝阻,武汉市公安机关与教育、民政、卫健、金融监管、通信管理、街道办等部门定期会商,共享信息,构建“精确预警+精准劝阻”的宣防体系,各派出所对风险等级为“紧急”或“高危”的,规定时限,当面劝阻。
为进一步提高反诈意识,武汉市还组织社区民警进村入户、“进圈入群”,落实“商圈有海报”“单位有展板”“学校有板报”“小区有横幅”“楼道有提示”,并尝试推广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新型形式加大宣传力度。
今年6月,东湖风景区一位陈爹爹接到自称其孙子的电话,称因与人冲突被派出所拘留,需缴纳6万元罚款。陈爹爹不知所措,焦急之下,想到社区曾经宣传提示典型骗局,就主动找社区和民警电话求助,快速识破骗局,避免了6万元的损失。
社区反诈氛围浓,居民警惕性就高。目前,武汉市正通过完善“无诈小区”建设,降低诈骗案件发生率,推动社区警民联动,完善风险预警体系,增强邻里互助意识,构建反诈共同体,不断提升市民群众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