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明街道西街村的文化礼堂内,欢声笑语不断,一场竹编美育非遗课堂如约而至,吸引了众多孩子的期待。宁波市文化特派员、天一文化・单霁翔文艺大师工作室负责人张海丽,特邀宁波市非遗竹编的传承人叶商杰,将这项历经千年沧桑的传统技艺带入乡村,赋予孩子们与非遗文化亲密接触的机会。
活动中,叶商杰为孩子们详细讲解了竹编的独特技艺与深厚文化。他提到,竹编是一门将竹子的特性与人类感性相结合的编织艺术,需要耐心与细致。在编织过程中,竹片经过巧妙处理,逐渐转化为形态各异的器物,展现出竹子刚柔并济的特质。孩子们在他的引导下,屏息凝视,逐步理解了这门古老技艺背后的文化精髓。
随后,孩子们亲手尝试制作竹编香囊,从最基础的“起底”开始,他们将竹篾固定成框架,经过一压一挑,逐步围合成形。随着编织的深入,原本零散的竹篾逐渐呈现出立体轮廓,最终,一个个简约而富有韵味的竹编香囊诞生了。
张海丽与孩子们共同参与制作,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她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希望将优质的文化资源带到基层,为乡村孩子打开了解非遗的窗口,注入新的文化活力。”
未来,该团队还将继续开展一系列非遗体验活动,让古老的竹编技艺在乡村中焕发新生,浸润乡土,点亮孩子们的梦想与心灵。
下一篇:中国的垃圾不够烧了?